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秦二世 > 第542章 武安君这三个字仿佛有诅咒一般!(第三更)

还有。

嬴高战功赫赫,早已积累不少了,一个左庶长早已经配不上如今的公子高了。

此战归来,嬴高的爵位必将会提升,封爵是必须的。

只是爵位如此,依旧是一个难以界定的事情,按照惯例,以嬴高如此战功,早已经封侯了。

但是,嬴高之前太小了,嬴政一直在刻意压制嬴高的战功,同样的,也在压制蒙寥等人的战功。

这一战后,只怕再也压制不住了。

毕竟,嬴高太妖孽了。

纵然本来就是妖孽的嬴政都觉得有些不同寻常,更何况是其他人了。

大秦公子高,天下无双将!

心中念头不断,一时间嬴政无法决断,正好看到一旁收拾书架之上竹简的赵高,心念一动,道。

“赵高,你觉得公子高赐何爵位合适?”

闻言,赵高吓得脸色发白,连忙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王上,国之大事,臣不敢乱言!”

有道是,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而这战功封赏,便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赵高自然不敢乱言。

“哈哈哈……”

感觉有些好笑,嬴政摇了摇头,意味深长,道:“说实话,就算是错了,孤也不会怪罪你!”

“诺,那臣斗胆了……”

放下手中活计,赵高思考了一下,在心里组织好措辞,方才朝着嬴政,道。

“王上,公子从一开始便是以赫赫武功扬名天下,当封武,公子不论是邯郸之战大败李牧,还是九原之战,亦或者如今西北之战,皆是为了大秦。”

“公子又建立学宫,让大秦不断地变化,假以时日,必然会有齐国稷下学宫的盛况。”

“以臣之间,公子有定国安邦之能,所以,封爵之名,以武安为最佳!”

闻言,嬴政愣怔了一下,开始认真考虑:“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最早出自西周,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

“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公子高有此能力。”

见到嬴政高兴,赵高迟疑了一下,然后朝着嬴政,道:“公子乃王室中人,可以赐君之名。”

“与此同时,公子乃当世战神,蟒雀军与万胜军以及万岁军之主,战功赫赫,当封侯,以激励三军将士。”

……

封侯!

封君!

这一直是大秦朝廷之中,对于功臣而言,最大的奖赏。但是从孝公变法以来,一百多年里,只有商君卫鞅一个人做到了封侯又封君。

对于此,嬴政虽然有些意动,却心中有些迟疑。

一直以来,大秦王室之中,属于储君只有封君的先例,却没有封侯的先例。

盖因,大秦王室之中历代看好的储君,除了武王好战之外,几乎没有一个战功赫赫,一如嬴高。

就算是英雄如武王,却也不如此刻的嬴高,可以说,嬴高打破了一个规则,那便是历代王,不善战。

心中念头闪烁,嬴政赫然发现了一个事实,那便是嬴高若是日后成为了大秦的王,将会是一个霸道而又绝对权利的王。

因为武能率领数十万大军,所向披靡,文能够治国安邦,让天下士人臣服。

这样的王,注定执掌权利于一手,以一人之力,盖压整个大秦。

一念至此,嬴政觉得对于嬴高封侯封君最好,但是对于武安君这三个字,他心里有抵触。

在这个时代,为了分封有功劳的大臣,除了分封裂土分疆,给他们一个食邑。

往往会给他们一个封号,而且这个封号和宗室的封号是一样的。

而武安君这个封号,就嬴政知道的,光在战国末期就有好几个人获得这个封号。

但是无一例外,都死于非命,目前只有一个李牧还活着,但是以嬴政的目光,自然是清楚李牧的下场不会好到哪儿去。

第一个武安君是苏秦。

在他读书有成,认为可以说服天下君王的时候,启程前往赵国,成功的说服赵肃侯同意合纵抗秦。

苏秦在一番陈词之后,赵肃侯采纳了他的意见,封他为武安君。派他游说其他国君。

苏秦也不负所望,成功的组织合纵抗秦阵线。

为此,大秦十五年不敢东出函谷关,直到苏秦死后,张仪崛起。

最来苏秦去齐国给燕国当奸细,被发现以后被齐人刺杀。

第二个武安君是大秦战神白起,一生多次指挥大兵团作战从无败绩。

打残韩魏,大败赵军,最后坑杀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的四十万赵军精锐。

自此,赵国一蹶不振。

但是,最后被昭襄王赐死!

第三个便是李牧,虽然还活着,但是以赵王与郭开的为人,只要大秦稍微运作一下,被赐死轻而易举。

此时此刻的嬴政还不知道,在楚国将来还有一个武安君项燕,兵败之后自杀。

武安君这个名字,仿佛被上天诅咒了一般。

虽然嬴政清楚,大秦武安君白起堪称是一个神鬼一般的人物,而公子高如今的战功,也称得上。

但是,对于武安君这个名字,嬴政心里多少有些忌惮,那是他的儿子,他最优秀的儿子,嬴政自然是不能害他。

一念至此,嬴政有些意兴阑珊,望着西北方向,语气幽幽,道:“此事尚早,毕竟公子高尚未拿下大月氏,也没有拿下极南地。”

……

对于嬴高的战功,一直以来,朝廷群臣都在关注,他们都清楚,嬴政得难处。

一直以来,朝廷都在分散公子高的战功,以至于不论是王虎,还是蒙寥,爵位都仅次于公子高。

甚至于九原一战的功劳,基本上算在了王贲与蒙恬身上,而邯郸一战,战功依旧不在嬴高身上,在老军大营身上。

嬴政心里清楚,这样做对于嬴高不公平,但是在他的心中,嬴高是大秦储君。

只是嬴高心中另有计划,大秦储君目前不能加于嬴高身上,所以封侯封君已经势在必行。

若是这一战大胜,他需要给嬴高足够的权威,而不是等到战争结束,王虎蒙寥等人封侯,而作为统帅的嬴高,依旧还是一个左庶长。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