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秦二世 > 第171章 李牧

我要做秦二世 第171章 李牧

作者:独爱红塔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1 20:18:55 来源:笔趣阁

十万大军。

嬴政心里清楚,在嬴高的手中,最多不会超过九万,根本不会达到十万。

毕竟这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这还要加上三万京师军。

一念至此,嬴政就觉得十万大军,根本就是嬴高的一个幌子,这根本就是一个坑,但是想要这个计策成形,大秦朝廷必须要配合嬴高。

至少,十万大军的粮草需要源源不断的北上九原。

有道是,不管结局如何,但是过程还是要有的,装样子也需要装一下,这一刻,嬴政心中便已经做出了决定。

只是他做出决定,同样的这个样子,过程还需要走一圈,让大秦群臣清楚,他们的王,很是重视他们。

“臣等见过王上!”

在嬴政思考之余,群臣走了进来,纷纷朝着嬴政行了一礼。

“诸位爱卿入座!”

嬴政微微点头,随后一挥手,道。

“诺。”

...........

群臣入座之后,嬴政目光一闪,望着群臣,道:“诸位爱卿,黑冰台传来消息,公子高派遣特使邀请赵国武安君李牧,燕国大将甘屠率领二十五万大军会猎龙龙城。”

“与此同时,公子高派遣死士,前往龙城向头曼下战书,要求进行国运之战,一战决定胜负,不是大秦国灭,就是匈败亡。”

“这一战,名为斩龙!”

“诸位爱卿以为,孤与朝廷该如何应对这件事?”

嬴政心里清楚,大秦虽然经过商鞅的变法,变得极度集权,但是这个天下,终究不是他一个人,特别是这种严峻的国战,必须要群臣全力支持。

国尉蒙武神色凝重,忍不住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王上,匈奴是我大秦的死仇,这一战,迟早都要爆发,只是现在爆发国战是否太早了一些?”

“国尉所言甚是!”

冯去疾目光幽深,沉默了许久,附和:“王上,先前关中空虚,关中青壮全部都在引泾工程之上,此刻的已经工程已经在了关键时刻,不能分心。”

“大秦锐士防备山东六国,在也无法抽调大军北上支援,以二十万大军的力量,发动国战,胜负难料!”

“纵然是赵国李牧也一样,毕竟虽然是封号武安,却不是所有人都如同我大秦武安君一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王上,臣支持发动战争!”

王贲目光幽深,语气坚决,由于王翦前往三川郡,他只能留在咸阳,但是王贲十分喜欢嬴高的一句话,最好的进攻便是防守。

“哦?”

惊讶一下,嬴政对着王贲,道:“王将军,有何高见?”

“禀王上,高见谈不上,但是心中有言,不吐不不快!”王贲对着嬴政一拱手,道:“王上,按照臣的预计,在北境之上我军已经达到了八万左右,朝廷根本不需要派遣大军。”

“如此一来,我大秦需要的只是十万大军的粮草,就算是引泾工程之上的消耗,但是我大秦还是拿的这些粮草的。”

“以十万大军的粮草,换取河套地区作为牧马场,臣觉得十分的划算,这样一来,我大秦便可以建立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骑。”

“臣也附议!”

这一刻,蒙武点了点头,王贲之言,对于大秦的影响并不大,十万大军的粮草,大秦还是有的。

而且只要引泾工程结束,八百里秦川在瞬间便是良田沃土,大秦短时间内并不却少粮草,既然如此,这一战,就势在必行。

“嗯!”

点了点头,嬴政轻笑一声:“就以诸卿之言,王贲负责粮草的押送——!”

“臣等遵诏。”

.........

秦王政一如既往地大气。

不愧是大秦始皇帝,竟然在第一时间就领会了嬴高的全部想法,而且在配合上也是恰到好处,这样一来,反而让嬴高的计策变得天衣无缝。

代郡。

“武安君,大秦三公子派人求见,见还是不见?”

闻言,李牧犹豫了一下,道:“见——!”

“诺。”

李牧清楚赵王对于他的忌惮,要不然,堂堂武安君,大将军,不是坐镇国都,反而是在北地防备匈奴。

这是外放!

也是一种忌惮。

但是,人到了李牧这样的年纪以及地位,对于其他的人并不在乎。

功成名就,他全部都实现了。

若不是放不下赵国社稷,这个时候的李牧只怕是早已经请辞了。

寻一处青山绿水,闲来钓鱼赏花,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

只是每一个热血男儿心头都有放不下的事,李牧也一样,他放不下身后的这些将士,放不下赵国的万里江山。

“大秦使者洪七见过武安君——!”

李牧抬眼,语气幽幽:“公子高,让你前来所为何事?”

对于洪七这样的小角色,李牧并没有为难,他心里清楚,对方只是一个跑腿的,就算是为难也得不到任何的消息,反而会让天下人嗤之以鼻。

其实这便是俗成约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原因。

斩杀使者,除了交恶之外,并没有丝毫的好处,反而有无限的坏处。

“武安君,这是大将军给你的信!”洪七将羊皮纸写成的信递给军司马,随及朝着李牧,道:“武安君,大将军让带话给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打开信件,李牧目光一动,随及一挥手,道:“将他带下去,安置下来——!”

“诺。”

望着军司马与洪七走了,李牧方才脸色开始变化,信件之上,只有寥寥几个字。

“本将邀武安君会猎龙城,敢否?”

在这一句话之后,方才是对于燕国以及各国出兵多少的谋算,当李牧看完之后,便清楚这一份谋算很是全面。

“二十五万大军,想要会猎龙城,犁庭扫穴,这也太过于张狂了一些——!”

感慨一声,李牧盯着地图在大厅之中沉默许久,他心里清楚,虽然嘴上不看好,但是若是这二十五大军都是精锐大军,犁庭扫穴不可能,但是重创匈奴当不在话下。

自古以来,匈奴就是赵国的大患,若不是他常年镇守代郡,匈奴人南下冬猎的就不是九原而是代郡了。

一念至此,李牧心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