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秦二世 > 第139章 一场血雨腥风笼罩在大秦上空。

朝堂之上,嬴高锋芒毕露。

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在大秦朝堂之上,会有一介孩童,爆发出铮铮之言,将大秦朝野群臣问住。

这一刻,群臣沉默。

咸阳令兼咸阳将军蒙恬,老廷尉硬生生的被问的没有了言辞,这一刻,面对秦王政,面对嬴高他们心头有愧。

毕竟在这一刻,他们违背了秦法,他们有愧于嬴高,更是有愧于秦法,以及他们自己的内心。

只不过,此案秦王政亲自交代,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能是蒙恬与廷尉府背锅,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在这一刻,蒙恬等人只能忍不住不言,因为他们都清楚,在大秦之中,秦王政的话,便是最高的意志。

但是这一刻,正如他们所预料的一样,公子高以秦法为武器,让他们彻底的被动了。

“公子高,这件事廷尉府与咸阳令府没有查出来,只是因为事发仓促,时间不够罢了。”

在这一刻,眼见嬴高战斗力太大,无奈之下,嬴政不得不亲自下场。

“只要时间足够,他们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闻言,嬴高目光一闪,从嬴政亲自下场,就可以看出嬴政的意图,只不过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和平收场。

心中念头闪烁,嬴高目光如炬,这一次,他就是要表现出强硬,让大秦群臣为之忌惮。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三川郡之中大展宏图,而没有人找他麻烦。

一念至此,嬴高对着秦王政一拱手:“父王,商君变法以来,惠文王触法,孝公废除太子之位,流放大秦山川之中。”

“昭襄王更是曾言,法不阿贵,王不枉法,在大秦之中,秦法昭昭,高悬于国门之上,铭刻在太庙之中。”

“刺客如此明目张胆,在守卫森严,照身帖已经成为日常的大秦国都咸阳之中发生刺客刺杀一国公子的恶行。”

“这是对秦法的挑衅,是对父王的挑衅,也是对大秦的挑衅。”

……

“呼……”

被嬴高一顿怼,以至于在这一刻,就连秦王政也是愣住了。

嬴高将这一场刺杀,直接是上升到了对于大秦的挑衅,对于秦法,对于嬴政的挑衅,这一刻,大秦群臣都不敢轻易开口了。

“以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无奈之下,秦王政朝着嬴高,道。

闻言,嬴高眼底深处掠过一抹精光,对着秦王政:“禀父王,儿臣以为当彻底遵寻商君法制,杜绝游侠在大秦生存。”

“同时彻查大秦各大家族,商会,等各大势力之中对于死士的圈养。”

“大秦之中,只应该存在大秦锐士一支武装力量……”

……

这便是嬴高的目的!

对于他的刺杀,并非大事,因为从他成为大秦公子的那一刻起,亦或者说从他锋芒毕露的那一刹那开始。

刺杀,必将与他相伴!

毕竟就连这个时代最耀眼的男人,嬴政都遭遇了五次有记载的刺杀,更何况他这种公子呢。

所以,在这一刻,嬴高便打算借助这一次刺杀,以嬴政之手,大秦朝野上下,特别是廷尉府与咸阳令府的力量,重创大秦各郡县的游侠与各大家族。

而且,嬴高相信,这件事必然也是秦王政,想做而没有做的事。

“轰……”

当嬴高的话一出,顿时整个大殿之上,几乎所有朝臣都变了脸色,他们一直以为这只是一场简单的刺杀。

最多不过是涉及了嬴高,涉及了储君之位。

但是,这一次简单的刺杀,硬生生被嬴高上升到了秦王,秦法,大秦国的高度,甚至于涉及游侠死士。

这将会是席卷整个大秦的灾难!

一旦秦王政答应嬴高,整个大秦必然会爆发出血雨腥风,在短短时间之内,将大秦笼罩。

这一刻,就连高高在上的嬴政也是微微一愣,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波澜。

“嗯!”

微微颔首,秦王政嘴角含笑:“就以公子高之言,由公子高兼任三个月廷尉,彻查此事,咸阳令蒙恬协助。”

“儿臣多谢父王,父王万年,大秦万年——!”闻言,嬴高神色一喜,连忙肃然一躬,道。

“臣遵诏!”

这一刻,蒙恬面色发苦,他可是心知肚明,这件事是往死里得罪人的,这一次,只怕是举国皆敌。

……

对于群臣的反应,嬴政自然是一一收入眼底,对于嬴高的建议,嬴政自然是心动,他本就是一个控制欲强大的人。

嬴高此举,暗合他意。

心中念头闪烁,嬴政轻笑一声:“诸位,刺杀一事已经结束,现在商议一下如何重上泾水河渠,根治关中大旱威胁,今日朝会必须要拿出可行之方案!”

嬴政此话一出,一时间,殿中一时肃然,群臣面面相觑,无人说话。

这个时候,众人本就被嬴高之言震撼的不能自己。

一直过去许久,首席经济大臣大田令方才幽幽开口,道:“禀王上,老臣原本主张引泾工程停下,将民力遣返回乡抢挖毛渠。”

“但是,大秦各郡县经过三月大旱,老臣自觉毛渠对于抗旱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大。”

“事到如今,还得重新开启泾水河渠。唯有如此,才能解决关中大旱。只是,兹事体大,举国上下缺粮,一时间,老臣尚无对策。”

大田令对于大秦国人百姓手中的存粮自然是一清二楚,在这个时候,他们连活命都吃力,更别说是重上泾水了。

这一刻,大田令一说完,咸阳宫大殿之上一片安静,粮食成了最大的麻烦。

今日朝会之上,除了大秦重要的大臣之外,基本上都是经济官吏,此时的他们,正是最为凄惨的时候。

不管是大田令,还是其他人,都被这场持续大旱搞得狼狈不堪,早已深知引泾工程的利害。

只是在这之前,他们清一色的认为应该暂停引领工程,开挖毛渠,在这一刻,不由得老脸发红。

所以,在大田令开口之后,以至于在咸阳大殿之上,出现了短暂的安静,因为这一刻,众人皆踌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