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秦二世 > 第124章 欲一中|国者,海纳为本!

我要做秦二世 第124章 欲一中|国者,海纳为本!

作者:独爱红塔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1 20:18:55 来源:笔趣阁

嬴高的有些想法,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就算是嬴政,就在嬴高开口之前也没有想过要杀了李斯,就像是他当初明知道杀了文信侯吕不韦最为稳妥,但是依旧只是斥责一样。

这个时代,诸子百家大行于世,这是华夏历史上对于读书人最好的时代,没有之一。

一介布衣学子,能够与帝王分享半壁江山。

一介布衣学子,傲视帝王,帝王不得不待之以礼。

这便是战国之世,一个大争之世,一个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

而嬴高来自于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自然是可用者用,不可用者,而有大才者,杀。

“杀?”

嬴政脸皮一抖,有些无奈,他心里清楚,对于李斯不可杀。

“王上,三公子此策不可行——!”

王绾害怕嬴政做出决定,连忙出声,道:“当今天下那是士战天下,一旦杀了李斯,等同于将士这一阶层阻挡在大秦之外........”

心中念头一动,嬴政对着嬴高,道:“长史所言甚是,作为大秦必须要吸收六国优秀人才,唯有如此,才能壮大。”

“父王,三川大学的建立便是为了给大秦帝国后续提供人才,而且我大秦统一山东六国从孝公之时就开始准备,父王奉六世之余烈,必然会振长策而御宇内!”

“只要在二十年之中,统一天下,又何必在乎山东之士,山东之士大多有家国情怀,这些人将会是大秦未来的隐患。”

嬴高语气坚决,眉目之间杀机凛冽:“儿臣的意思是,在该杀的时候就应该杀,而不是心慈手软,要不然,这便是对于大秦的不负责任。”

在这个时候,嬴高仗着自己年轻,口无遮拦也会被包容,直接是指出了嬴政在历史上处置的缺漏,希望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嬴政。

“公子高,你是在教本王如何做一个王么?”

嬴政心头有些好笑,一个八岁的少年就这样的杀伐果断,当真是让人惊讶,心中念头闪烁,不由,道。

闻言,嬴高脸色骤变,连忙,道:“儿臣不敢,父王乃是盖世王者,将来的中原之主,天下人皇,儿臣只是觉得对于敌人就应该冷冽如撼动,就应该是斩尽杀绝。”

“有道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儿臣只是希望大秦能够长治久安,少一点波折——!”

嬴政都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嬴高自然清楚嬴政这是心中不高兴了,只好连忙解释,道。

白了一眼嬴高,嬴政沉默了一下,道:“对了,长史,公子高,对于大旱与逐客的风波应该如何解决?”

“大旱风波难平,但是逐客风波只需要撤销逐客令就是了,时间一长,必将会平息——!”王绾目光一闪,对着嬴政,道:“臣以为最麻烦的还是大旱.........”

听完王绾的话,嬴高沉声,道:“父王,儿臣的想法更好与长史相反,大旱风波已经持续了这么久,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只要等到一场雨就可以解决大旱风波。”

“如今本就是已经进入了雨季,随时都会下雨。”

“相反,逐客令不仅是动荡了大秦根基,更是让大秦坚持了百年的国策失去了公信力,以儿臣之间,父王应该对这件事重视一点,唯有完美化解,才是王道。”

“大旱风波会轻易过去?”

呢喃一声,嬴政望着嬴高一字一顿,道:“你从何处得知?”

“儿臣曾询问奉常,奉常称根据日书推算出来的——!”

嬴高的记忆之中记得会下雨,这一场大旱,七月之时最为严重,而在八月末的时候,便迎来了一场雨,大旱的危局便轻易被瓦解。

此刻他提出日书与奉常只不过是为了容易相信,也解释起来方便一点,而且嬴高为了以防万一,也曾找奉常联系过。

而日书是秦人从事婚嫁、生子、丧葬、农作、出行等各项活动时选择时日吉凶宜忌的参考之书,其本质是一种选择时日吉凶的数术。

嬴高记得很清楚,大秦统一天下之后,始皇采纳了李斯焚书的建议:凡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然而,一本关乎着大秦国人百姓生活衣食住行的奇书却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归于“卜筮之书”类目之下的《日书》。

一本《日书》,可谓是大秦国人百姓的生活几乎片刻都离不开它,离了《日书》的生活,用寸步难行来形容都一点儿也不过分。

所以在这个时候,嬴政才会借助日书的名义告诉嬴政这件事,如此一来,将会有更大的说服力。

只有让嬴政相信,才能放下心头的压力,去解决好这件事。

.........

“嗯嗯!”

点了点头,嬴政沉默了半响,在心里思考取舍:“大旱一事先行放过,逐客令一事,若是你,你打算怎么办?”

闻言,嬴高眼底掠过一抹亮光,他本来是打算是让嬴政下罪己诏,只是一想到嬴政的骄傲,便打消了这样的念头。

“父王,赦免郑国,让其继续主持泾水引流一事,与此同时,将郑国的身份公布于四号八荒,然后重用,如此一来,逐客令的来去都将解释的通。”

嬴高心里清楚,嬴政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只能这样退而求其次,争取能够这样完美的解决,毕竟三川大学才刚刚起步。

在没有培养出忠诚于大秦的士子之前,不能得罪这些人。

在这一点上,嬴高心知肚明,而且,他之所以这样,就是想要告诉嬴政一件事,那便是吸收中原六国的精华,才能让大秦更加的稳如泰山。

“公子高,长史,这件事孤做的很错么?”

这个时候,就算是已经决定撤销逐客令了,嬴政心头依旧是在困惑,帝王便是如此,自视甚高,都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

闻言,王绾点了点头:“王上,此事王上却是欠考虑了——!”

嬴高见到嬴政的目光,思考了一下,肃然一躬,道:“父王,欲一中|国者,当海纳为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