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秦二世 > 第1018章有如此真龙在,我大秦社稷将万年!

这个问题很棘手,至少对于当下的嬴高而言是这样的,扶苏的等人,如果不是犯下了叛国之罪,他只能养着。

未必就要待遇多好,但是他们必须要健康的活着,一个连兄弟姐妹都容不下的君王,很难得到天下黎庶的认可。

手刃兄弟姐妹,这是一种丑事,这是道德上的缺失,想要弥补这一点,需要付出极大地代价,与漫长的时间。

纵观华夏历朝历代,嬴高对于此事极为的慎重,因为他清楚,不沾染扶苏等人的鲜血,天下黎庶更容易信任自己。

故而,不到万不得已,嬴高都不想动扶苏等人,所以,他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扶苏等人跟随他东出的要求。

为了此事,他不惜让铁鹰朝着咸阳宫传递消息,打算让嬴政亲自出面压下此事。

........

“王上,罗网的人传来消息,诸公子与公主前往了太子的府邸........”赵高走过来,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

闻言,嬴政眉头一下子便皱了起来,他可是清楚,他的储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是一个杀伐果断,一旦心生杀意,就会不管不顾的主。

一旦扶苏等人与嬴高交恶,只怕是后果不堪设想,嬴政可是清楚,嬴高的狠,扶苏的硬,一念至此,嬴政头都大了。

心中大惊之余,嬴政连忙朝着赵高下令,道:“赵高,立即去查清楚,嬴高的府邸上发生了什么?”

“诺。”

闻言,赵高也被嬴政的反应吓了一跳,随及他就反应过来了,储君可不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那是一尊杀伐无忌得主。

最重要的是,嬴高自幼生存在王氏,以及军旅之中,与扶苏等人关系很淡薄,而且之前嬴高与扶苏等人就有交锋。

一旦扶苏与将闾等人激怒嬴高,今日的储君府邸只怕是要见血了。

一念至此,就算是赵高也是心中挑动,他心里清楚,这件事的关系太大了,他跟随秦王政多年,自然是清楚秦王政的顾虑。

这不光是因为扶苏等人是他的子嗣,更是因为,嬴高是大秦储君,作为大秦储君,最好还是不要有太大的道德丧失。

赵高刚刚离去不久,嬴高送来的消息,便已经送到了顿弱的手中,见到这一消息,顿弱仓促之间便来到了咸阳宫书房中。

“臣顿弱拜见王上,王上万年,大秦万年——!”这一刻,顿弱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

见到是顿弱前来,嬴政神色微变,他倒是没有想到,按理来说,此刻前来的应该是罗网的赵高才是。

“爱卿仓促前来,可是有大事发生?”

顿弱执掌黑冰台,每一次求见他都是简单的事情,这已经成为了惯例,故而,嬴政脸上也是浮现出一抹惊讶之色。

“禀王上,储君府上传来的消息,让臣呈报王上,故而,臣仓促入宫........”

顿弱手握黑冰台,自然是清楚嬴高的府邸之上今日都去了何人,同样也清楚,嬴政虽然在咸阳宫,必然也是收到了消息。

正是因为事关重大,顿弱才会立即赶来,他心里清楚,既然是嬴高让送来的消息,必然不会太简单。

从顿弱手中接过竹简,嬴政翻看了一眼,眼底深处掠过一抹复杂,他没有想到,在嬴高的府邸之中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而且嬴高处理的还不错,至少也没有明确的拒绝,更没有明确的答应。

“顿弱,你去告诫一下扶苏与将闾等人,让他们前往漠北军中历练,有着蒙恬坐镇,足够他们发挥了。”

“至于东出一事,他们就不要去打扰储君了!”

嬴政自然是清楚嬴高的担忧,更清楚,这一次东出的扶苏等人纵然是想要从军建立功勋,但是也不适合与嬴高一同东出。

他是王,更是经历过成嬌一事,自然是清楚,一旦扶苏等人死亡,不管是是不是嬴高所为,舆论的压力都会笼罩在嬴高的头上。

特别是那些对于大秦有敌意的人,他们会将嬴高抹黑,到时候,等天下一统,下一任君王登基,这些黑料都将成为攻讦嬴高的把柄。

作为过来人,自然是清楚,攻击一个君王最好的地方便是道德至上,他曾经也经受过,以至于一夜之间流言满地。

作为过来者,嬴政清晰地知道流言的威力,同样的,也是因为如此,他不愿意曾经在他身上重演的事情在嬴高的身上继续。

“诺。”

点头答应一声,顿弱所谓伴随着嬴政走过来的人,而且还是执掌黑冰台的主,自然是清楚,嬴政想到了什么,以及下达这样的命令,心中的担忧是什么。

一念至此,顿弱朝着嬴政行了一礼,然后走出了咸阳宫,朝着扶苏与将闾的府邸走去。

望着顿弱离去,这一刻,嬴政收回目光打量着手中的竹简,不由得莞尔一笑,他自然是清楚,嬴高将消息送到他这里的目的。

不得不说,嬴高成长不小。

他之前算是小觑了嬴高,认为嬴高在军事才华之上天下无双,但是在政治之上可能有所欠缺,但是通过这一件事,嬴高向他证明了,何为一个合格的储君。

“我大秦王族之中还真是出龙了,有如此真龙在,我大秦社稷将万年!”

嬴政的眼光与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决定东出以后,他的着眼点已经不仅仅是本土,而是整个天下。

在曾经,他认为关中便是秦国,但是在现在的嬴政眼中,整个天下便是大秦,他自然是在思考兼并六国之后的事情。

嬴政敏锐的察觉到,大秦兼并六国,就算是嬴高与王翦齐出,也得五六年之久,甚至于需要十年之久。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大秦完成统一,他已经达到了不惑之年,在这个时代,一如昭襄王那样长寿的君王,往往最为难得。

而且,他清楚大秦一旦兼并六国,需要他操劳的事情将会是五六个大秦,这样一来,日夜操劳寿命必然会减短。

抹平六国之间百年之久的仇恨,至少也需要两到三代人,所以,下一任国君不光是要战争手段出众,也需要政治能力强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