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秦二世 > 第999章在儿臣看来,储位舍我其谁!(第一更)

这个时代,血脉等级森严,贵族存在,王侯将相天生注定,达官贵人与泥腿子之间的差距犹如地狱到天堂,有着天壤之别。

王族公子入军,可以激励将士的奋发之心,可以怂恿将士的死战之意。

这是一个王族公子入军死战,便可以收获将士之心的年代,在嬴政看来,没有什么诺言与口号,比大秦储君在前线厮杀更让人振奋。

这是一个时代的特点,作为秦王,嬴政不会放过这个特点而不利用,他不是这样的人。

只是这一番话出口,让整个书房中的人都沉默,没有一个人接话,书房中出现了短暂的死寂,他们都皱着眉头在思考嬴政话中的意思。

毕竟嬴政虽然将诸公子都叫来了,但是这一番话中的偏向太明显了,很显然,在嬴政的心中,之所以立太子是为了东出灭韩。

而之前不久,嬴高刚刚领了一份差事,那便是灭韩的统帅,这样强烈的指向,让群臣心中有些慌,至少在文吏之中,除了李斯等少数人,他们更偏向于扶苏。

一个性格温和的下一任秦王,而不是杀伐果断,不逊色今上的秦王。

因为在他看来,就算是大秦兼并六国,无数年的战争将会给中原大地带来前所未有的创伤,而战争造成的创伤,需要时间去弥合。

所以,下一任秦王最好而是一个行王道,能够治天下的君王。

只是现在的秦王政正值壮年,虽然群臣心中各有偏向,但是,他们也只是偏向而已,并没有明确的站队。

他们都在衡量是否要为了扶苏去得罪嬴高,甚至于得罪嬴政,毕竟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嬴高未来登上秦王位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扶苏。

人都是利己的。

就算是已经成为当世人杰,成为了大秦的重臣的他们也是一样。

见到众人沉默,嬴政莞尔一笑,他既然说出了这个话题,对于眼前这一幕的场景,自然是有所预料。

将手中的茶盅放下,嬴政目光落在了扶苏的身上,语气幽幽,道:“扶苏,你是大秦长公子,孤的长子,对于立储一事你如何看?”

嬴政此话一出,整个书房中人都震惊了,这也太单刀直入了,见到群臣不开口,直接是将问题对准了当事人。

李斯的等人都清楚,大秦储君的选择,只是从长公子扶苏与嬴高之间选择,至于将闾等人只不过是陪跑而已。

“父王,儿臣........”

在嬴政骤然开口之下,扶苏也是愣住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嬴政会让自己先开口,一时间,心中都是震惊,不知道如何开口。

抿了一口茶水,嬴高的嘴角浮现一抹笑意,秦王政当着是神操作,这样一问,就算是扶苏原本心中有答案,也说不出来了。

其实嬴高心中也有些好奇,他也很想听一听,扶苏会说出来什么话。

“儿臣........”

这一刻,书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在了扶苏的身上,这让扶苏的压力更重了,这导致,心中越发的焦急想要说出来,反而更说不出来了。

看着扶苏窘迫的样子,嬴高都为他着急。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但是同时又很难回答,关键还是要看是何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数道目光落在身上,扶苏压力如山,特别是其中一道,凌厉如刀,更是让他如芒在背,只是他心里清楚,自己再也不能拖下去了。

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朝着嬴政,道:“父王,儿臣以为立储之事,全凭父王一言而决。”

“.........”

这句话没有毛病!

算是中规中矩!

但是正是因为中规中矩,这也意味着这句话没有出彩之处,臣子之中表现各不一样,只是嬴高能够看到嬴政并不满意。

一直以来,嬴政对于扶苏都带有很大的期盼,寄予厚望,哪怕是后来嬴高逆天崛起,但是在嬴政的心中,继承人这个位置一直都在扶苏。

就算是嬴高封君又封侯,嬴政依旧是给了扶苏机会。

凌厉的目光中,夹杂着一丝失望,这一刻,嬴政从扶苏身上将目光移开,落在了嬴高身上,朝着嬴高,道。

“你呢?也和你的大兄想法一样?”

迎着嬴政的目光,嬴高第一次放下了手中的茶盅,这可真是吃瓜吃到了自己。

只不过,对于这一幕画面,嬴高并非是没有预料,他从嬴政询问扶苏的那一瞬间,就清楚下一个必然是自己。

这一刻,李斯等人也看了过来,他们都清楚大秦的储君之争,主力便是嬴高与扶苏,扶苏已经给出了答案,他们想要看嬴高怎么说。

哪怕是扶苏也是这样的想法。

“父王,储君之位,乃大秦半君,在儿臣看来,储位舍我其谁!”嬴高朝着嬴政一拱手,道:“执掌一国,统御万民,纵横四方,儿臣强于大兄。”

说到这里,嬴高话锋一转,朝着嬴政肃然,道;“若父王立大兄为储,儿臣自当遵从父王诏令,儿臣依旧是愿意为了大秦抛头颅洒热血。”

“若大兄能为王,可以带领大秦强盛,儿臣自当甘心辅佐,若是大兄无能,儿臣自会取而代之!”

一番话,散发出凛冽的煞气,很显然,嬴高从来就没有想过甘于人心。

嬴高身上的霸道与自信,这是扶苏不能比的,但是正因为这一点,让嬴政心中有些犹豫,迟迟下不了决定。

论心狠手辣,论杀伐果断,论才华韬略,嬴高一点也不逊色他,嬴高根本就是一个杀性更重一点的他。

嬴政心里清楚,大秦不需要相同的王,但是,有些事情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像是当年惠文王选择武王为储君一样。

不光是嫡子,更是因为武王战功赫赫,得到了军中将士以及嬴姓一脉的宗室的拥戴,这是惠文王也改变不了大势。

而此刻的嬴高也拥有了这样的大势,甚至于嬴高的这股势远远超过了惠文王,纵然大秦,甚至于纵观华夏历史,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君,在少年之时立下如此赫赫战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