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在那些折子下面。”严福收到折子的时候,并没有太过在意,感受到事情应该并不急,便把它与那些需要阅览的折子放在一起,想来皇帝应该还没有时间去看。
“快找出来。”相比之下,乾文帝倒是有些心急的说了一句。随后又补充道:“以后忠国公上来的折子,要先送到朕的面前来。哼!相比忠国公的折子,那些个大臣折子中说正事的倒是不多。”
“奴才明白了。”严福连忙答应着,同时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心中。
很快,折子被找出来,送到了乾文帝的面前。“英烈墓,嗯,名字倒是贴切。呵呵,去,拿最好的宣纸来。”乾文帝呵呵的笑着。
题字之事可以说是读书人的最爱,这代表着一种身份上的像征。只是皇帝的题字又完全的不同,往往谁可以得到,代表着他本身的身份像征和荣誉,那是求也难以求来的。
但这一次,沈傲只是一请求,乾文帝便同意了。概也是因为他看到折子上所写的,说是这个英烈墓会永远的流传下去,那能在这上面题字,也就是流传千古之事,乾文帝自然愿意去做。
奏折中不仅说了请皇帝题字的事情,还说了后天就会进行入墓大典,如果乾文帝可以亲临现场的话,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不仅代表着勇士的血没有白流,更证明他们的所为被大乾所铭记和肯定。如此一来,将会极大的鼓舞军队的士兵,倘若是再遇战争,大家也会拼死而战,会为自己的殊荣而努力。
“不错,不错。严福呀,你去将两位仆射还有兵部尚书找来。”乾文帝很是赞同沈傲的说法,他也曾是带兵打仗之人,自然知道战场之上是凶险无比。但士兵凭为什么给你们卖命呢?
还不是希望可以借此机会出人头地,封官进爵。
可实际上,真正能在战场之上脱颖而出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尤其是那些战死之人,除了回来之后,家人可以得到一些抚恤之外,便在无其它了。即是亲人想去看看亡故的勇士也不知应去何地。
现在有了这个英烈墓,便算是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不仅如此,还给了他们足够的荣耀感,想必这会极大的刺激到军心士气。以后但有死战的时候,士兵们也少了许多的后顾之忧。
想到有这些的好处,那这仪式就不能办的太马虎,相反要弄得更大一些,最好是让所有人知道,如此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将心思放到了英烈墓的事情上,有关襄王之事,乾文帝反而不是那么太在乎了。或是说,他已经对自已这个三儿子彻底的失望。
即已经失望透顶,那又何来的那些怪罪?若不是看在襄王身后有齐王的份上,这个儿子定会被送出去,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
襄王府。
处理自家的事情,足足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待从大理寺出来之后,
韩策更是连家都没有回,直奔向着襄王府而去。他心中还在挂念着,襄王是不是已经将银子给退了回去。
来到了襄王府,王玉却给挡了架。“韩先生,殿下身体有恙,怕是现在不方便见人,有什么事情还请过两日再来吧。”
“襄王如何了,无碍吧。”韩策并没有想到那么多,当真以为襄王的身体不好,这便一脸关切的问着。
“无碍,就是需要好好的休息,不能让其它人来打扰。”王玉一脸认真般的说着。但只有他自己知晓,此时的襄王哪里是身体不好,分明是活蹦乱跳,此时正在里院和那些年轻的女子们嬉戏而不亦乐乎呢。
要说襄王装病,也并非是为了针对韩策,而是史自通给他出的主意。说只要襄王对外说病了,那在这期间就算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有了推脱之词,便是陛下想要怪也不好怪罪。
主意一出,襄王大声叫好,这便有了现在的装病之举。即然是要装,当然要弄得像一些,总不能自家的幕僚一来就可以相见,这要是传了出去,怕是少不得有人会揭穿这件事情。
“无事就好,无事就好。”韩策放心般的点了点头。随后想到昨日之事,便关切的问着,“王公公,但不知道殿下是不是把银子退回到宫中了?”
“哦,这件事情咱家并不知晓。”王玉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但这个回答听在韩策的耳中,却是让他在瞬间就瞪大了双眼,他很快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
王玉可是襄王身边的太监大总管,相当于襄王府的大管家。一旦要动用一千万两这么多的银子,那不可能不惊动他,甚至多半还是要由他来负责这件事情的。
可是现在,王玉却说并不知晓这件事情,那答案只有一个,便是襄王根本没有退银的意思。且很可能,也不是真的生病,而就是为此找了一个推脱的理由罢了。
想一想,人都病了,那想不到退银的事情也很正常,如此陛下也不好直接怪到他的头上吧。
只是当真以为装病就可以糊弄过去了吗?当今的陛下是如此的睿智,又怎么会看不穿这般的把戏?这分明就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嘛。
想到乾文帝定然可以看穿这个把戏,想到襄王会因此而失了圣宠,甚至会在陛下的面前形成自私自利的印像,那可不是一千万两银子就可以找补回来的。怕是经历了这次事情之后,陛下只会对襄王更加的失望吧。
前太子出事之后,韩策曾抱过希望,那就是襄王座上太子的位置。可是迟迟没有动静,尽管群臣上奏,可也只是提了袁贵妃为袁皇贵妃而为,襄王本身是没有获得更多的好处。
这便已是证明了什么,若是襄王聪明一些,当是好好的表现,做一些实事和大事给陛下看看他的能力才是。可襄王倒好,仿佛丝毫没有看到这些一般,反而是只顾着拉拢朝臣,只顾着去敛财。却不知道,这般做,很可能会失去圣宠,
若是如此,便会失了继承大位的资格,那才是最大的失败和损失呀。
只是明明想到了这些,韩策却是半点改变的能力都没有。现在他可是连正主都见不到,何言进谏?
摇了摇头,这一刻韩策似乎瞬间就苍老了几岁一般,双脚无力的离开了襄王府。
襄王的表现让韩策十分的失望,更让他看不到丝毫的希望。如果他继续的跟着襄王走下去,怕是根本不会有什么结果,弄一个不好,还会受连累也说不定。
前太子出事的时候,连累了多少的朝臣呀,那便是前车之鉴,他可不想自已有一天会变成那个样子。可是他离开了襄王府又能够去哪里呢?
这个时候,韩策不知为何有些羡慕起曾桐来。此人被沈傲看中,现在成了忠国公的左膀右臂。想来凭着忠国公的胸襟,在他手下做事应该是很愉快的事情吧。
......
养心殿中,乾文帝叫来了两位仆射、一位内相外加兵部尚书,将沈傲上奏的折子给四人一一流览了一番之后,便开口说着,“忠国公之谏,朕认为很有必要,朕已经题好了字,差人送到了忠国公的府上。后天便是奠基之日,朕思来想去,决定亲自前往,介时满朝大臣包括大梁城内的军兵也要悉数到位,众爱卿,可还有什么问题吗?”
皇帝已经做出了决定,现在在来问群臣有没有什么想法,大家还能说些什么,当然只有抱拳做揖答诺。
“很好,那爱卿们便去通知吧,此次大典,大梁城五品官员以上,无足够的理由者都必须要参加。”乾文帝大手一挥,便是将这件事情给定了下来。
当下,旨意便传了出去,传到了百官之中,且在民间也引来了不少的震动。
大梁城南一座并不起眼的院落之中,封万里正听着手下游侠汇报着刚刚于市井之中打听来的消息。
说是游侠,倒是并不合适。这位属下此时已经是四方教的一位教众。他在把事情汇报给封万里知晓后,还不忘激动的说着,“教主,国公爷果然没有骗我们,当真给兄弟们建了衣冠冢,让他们有了可以安息之地。”
“是呀,国公爷说过的话一向算数,又怎么可能会骗我们呢。”封万里闻言亦是一脸感叹的回着。
“教主,那我们后日去是不去?”教众一脸期盼之意的问着。
“当然要去。但要分散而去,不亦太过张扬了,尤其不能引起兵部的注意。要知道,他们现在还想着招揽我们呢。”封万里想到兵部已经在两天的时间内找了自己三次,但他同时也拒绝了三次,便有感而发的说着。
鉴于游侠们在蛮地的优秀表现,他们一回到大梁城之后便被兵部所注意到,成为了招揽的目标。
要说兵部对他们还算是重视的,为了表示出足够的诚意,也给了一些合适的位置,比如像是伍长、什长、甚至还有百夫长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