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收到话语点头,"你的嘱咐我一定会记住的你放心。"
松赞干布站在远处一直盯着李正和李恪还有王玄策在商量着什么。
原本以为会派出什么有经验的将领,结果就是这么年轻的两个人。
松赞干布看向一旁的李绩说道:"朝中就不能派出更加有经验的将领吗?"
李绩低声说道:"你可不要小看这些泾阳的护卫队。"
松赞干布又问道:"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吗?"
李绩不是很想继续搭理松赞干布,李正的泾阳护卫队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与龙武军的每一次对练中没有一次败绩,就连军中卫府也在李正的护卫队手中吃亏过。
虽说第一次出关外打仗,李绩心里也有些担忧。
同时也有些期待,这支护卫队会做出什么样的功绩。
军中和朝中可是有不少人等着李正的护卫队的笑话。
看到王玄策和李恪已经翻身上马了,松赞干布也骑上马。
李义府跑来说道:"长安令,可以出发了。"
李正又看了一眼队伍说道:"出发。"
"出发!"随着李恪一声大喝,一千名护卫队成员翻身上马,骑着马匹一路离开村子。
马蹄铁踩在土地上,留下了一个个很深的马蹄印。
回过神,队伍已经离去得有些远了。
李正一路走回村子,印刷厂也开始接手印书坊生意了。
原本印书坊的生意全部接入了印刷厂。
看着一份份样书,李正对李义府说道:"以后凡是有印书的,咱们也要区分什么书能印什么书不能印。"
李义府好奇问道:"那到底什么书不能印呢?"
不能印的书多了去了,比如说造谣的。
"你可以找张公谨帮忙。"李正思量了半晌说道。
印刷厂正式投产了,印书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五倍不止。
一张又一张的纸从轮转机出来,把纸张的捣浆和剪裁等一系列繁杂的步骤都省下了。
除了活字印刷这个坎过不去。
如今的活字和以前一样,需要倒模组字。
现在的水平能做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是知道后世的印刷机是如何运作的,没有那种工业水平还是造不出全自动的。
泾阳印书的速度翻了好几倍。
一天上千本书送入长安。
导致不少书商只好一再降低书籍的价格。
这件事同样也惊动了很多人。
李世民收到这个消息就知道当初让李正办的事情,他已经办成了。
放下手中的一本书,李世民看向殿内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说道:"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吧。"
房玄龄点头说道:"没错,如此一来书籍更加地便宜,也有更多的人可以读书,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识字。"
杜如晦也说道:"陛下,其实现如今大唐识字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李正的那个杂志每一次出来都卖得很好,很多人愿意听杂志上说的事情,而且有人为了看懂杂志,更是主动去识字。"
听着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话,李世民的觉得自己可以走下一步了。
"如今是不是可以在中原各地设置更多的书舍了,由各个郡县来主持,招收夫子,招收孩子读书。"
其实这个想法李世民很早就有了,一直没有施行下去也是因为大多数的读书人都在世家的手里。
房玄龄思量半晌说道:"陛下,臣以为有些太着急了。"
杜如晦也说道:"臣也以为太着急。"
李世民皱眉说道:"真的太着急了吗?"
房玄龄和杜如晦相看一眼沉默下来。
李世民拿出眼药水对王鼎说道:"给玄龄和克明都上点眼药水。"
王鼎点头,"喏。"
房玄龄和杜如晦有些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直到明白王鼎要在自己的眼里滴药水,房玄龄是不愿意的。
王鼎微笑着说道:"两位,用了眼药水很舒服的,陛下也经常用的。"
房玄龄看了看李世民的神色。
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左膀右臂这般窘迫,有些无奈。
王鼎自己试了试,见人没事,房玄龄也杜如晦也鼓起勇气扒开了自己的眼皮。
两滴眼药水滴入,再给杜如晦滴入两滴眼药水。
好一会儿之后两人这才睁开眼,确认了自己的眼睛没瞎。
李世民说道:"行了,你们两人退下吧。"
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起走出甘露殿。
一路走着房玄龄开口说道:"克明,你说我们是不是说了陛下不愿意听的话。"
杜如晦也一脸惆怅地说道:"可能是吧,陛下很早有这个想法了。"
房玄龄也是一脸惆怅,"那你说陛下为何还要给我们的眼睛上药呢,匪夷所思。"
杜如晦点头,"不过眼睛挺舒服的。"
房玄龄也是点头,"确实很舒服。"
走到朱雀大街上,有不少的书生士子去长安的各个书商买书。
几日之后,长安的书籍越来越多,以前也就一天三四百本书而已。
而如今一天就是上千本书送入长安城,而且印书的价格也比以前更便宜了。
要买书的书生士子更加高兴了。
要印书的人也省钱了,更愿意拿出各种书籍去刊印。
长安的书商要疯了,卖书要不挣钱了。
书籍太便宜了。
段纶和几个世家子弟正聚在一起,大家都在讨论如今泾阳的印书速度。
颜勤礼如今是著作郎,自然很受到世家子弟的待见。
但是他本就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太会和人谈天说地,不善言辞的人。
所以颜勤礼虽然在这个圈子里,但也属于那种没什么朋友的人。
唯一的朋友也就只有段纶了。
段纶喝着酒水对颜勤礼说道:"我们要不先回去吧。"
听到段纶这么说,颜勤礼如蒙大赦一般长出一口气,"那便回去。"
段纶站起身和这里的世家子弟道别,便和颜勤礼走出了平康坊。
不喜欢花酒之地的颜勤礼走出平康坊这才自在了许多。
一路上走着,颜勤礼说道:"其实我觉得泾阳送来的书越来越多没什么不好的,以前在下看书的时候,都是找别人去借,根本没有自己的书籍,现如今书籍更加便宜了,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