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891 劳动力问题(第三更)

崇祯聊天群 891 劳动力问题(第三更)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03:01:55 来源:笔趣阁

最后这道旨意,自然是纠正引导江南奢华之风的那份司礼监出的奏章内容了。不过崇祯皇帝还加了一条上去,就是助学。捐助幼童上童校一年并能毕业的,就有优待。

这份旨意,以祖制为基础,对于有钱人家不是一棍子打死,只是给出了众多条件,却又导人为善。对于有特权的官吏,又能突显出身份地位,倒是阻力最小。不过要是换了以前的话,估计会有不少人嘀咕,皇帝管得太宽了。但在南浔镇这边的背景之下,谁敢对皇权说三道四?

当然了,这些旨意只是纲要,具体条陈,还是要走正规流程,宣告天下的。

崇祯皇帝忙完这些事情后,一天就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他特旨提拔陈友明为南浔镇乡长。之所以是特旨,是因为陈友明只是一个普通小老百姓,因此赐个功名,又让他在本地为官,就是特旨了。

崇祯皇帝不想这次的事情最终影响南浔镇的湖丝贸易,他又熟悉陈友明,而陈友明又熟悉湖丝交易,本地的那些豪强都被他诛杀的诛杀,流放的流放,又有皇帝给陈友明撑腰,因此他有理由相信,陈友明能最快把南浔镇的事情,重新导向正途。

于是,陈友明的意外之喜,就是成为了大明乡长第一。第一个乡长,也是背景最大的乡长。

忙完了这些,崇祯皇帝公开了身份,自然不可能继续微服私访下去,便打道去了苏州府,准备返京了。

至于海贸的事情,借助这次的事件,锦衣卫搜出了很多来往商人的信息,对于那些交易额大的,都已经发去东厂提督王承恩,由他那边继续暗地追查。

当然了,崇祯皇帝从湖丝的生意上,也能看出海贸的前景会有多大。对于海贸赋税这些,也有了一些想法,在聊天群中拉了温体仁和孙传庭进行沟通,差不多也有了结果,由孙传庭那边进行实施。和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的第一次正式官方的交易,也很快就会结束,总得来说,双方都比较满意。

崇祯皇帝在苏州就只是休息了几天便准备返京,临走之前,兵部给事中刘懋匆匆赶来觐见。

崇祯皇帝看着他似乎白胖了不少,心中有点不喜,便冷冷地问道:“刘卿,朕把大明路桥公司给你掌管,让你为大明多修些路的。可朕在江南这些天,可没看到有什么迹象动工。该不会是应酬之下,忘记了正事吧?”

刘懋一听大惊,连忙躬身回答道:“微臣得陛下重用,自是尽心尽力办差,绝无半点有忘圣恩。”

表白了一番心迹后,他又连忙解释道:“微臣到了江南,便按例召集富户,宣讲路桥之政。可江南之地于北方不同,以至于微臣修路之进程,迟迟未有进展。”

“哦,这是何解?”崇祯皇帝听了有点意外,便略微好奇地问道。

按照他的亲身经历,江南这边,一有下雨,路上多泥泞,来往人车皆有不便。水泥路的好处,在这江南应该是最能体现了!怎么反而北方那边施工没耽搁进程,到了南方这边,却耽搁了进程?

一开始的时候,原本是打算刘懋直接南下,修建大明第一条水泥路。但北方战事变化之快有点出乎意料,因此水泥厂的人力物力,全都用在了北方,最终第一条水泥路,就修在了京师和通州之间。

刘懋听到崇祯皇帝问话,便连忙回答道:“回陛下的话,江南的富商对于水泥修路确实很有兴趣,但他们一则有点担心路修好了朝廷政策要变,把属于他们的份子拿了回去;二则江南这边修路,比起北方要贵很多,富商出得钱多,需要凑集的资金也就有点多了。三则地方官府也多有不配合,种种情况……”

崇祯皇帝听他这么一解释,反而更糊涂了。第一条理由他能理解,这不是问题;第二条,第三条是什么鬼?南方修路比北方怎么会贵很多?地方官府怎么会不拥护这种有利地方的举措?

或者刘懋早就想到了这点,他在说完之后,从袖子中抽出一份奏章,转交给方正化呈给了皇上道:“陛下,个中缘由,微臣皆有记录,事实俱在,请陛下御览!”

崇祯皇帝一听,好奇心更甚,便快速展开奏章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他才恍然大悟,明白刘懋是真没骗他。

原来,江南这边商贸繁华,如果要修路的话,特别是修那些繁忙的路,要改为水泥路,那影响就大了。耽搁地贸易额,就绝对不是小数目。这是其一!

第二,南方这边比起北方,百姓更为繁忙,不说种地有两熟三熟之分,就是普通老百姓,也多有早晚忙碌,哪怕是普通人家的妇女,都能通过纺织等活赚取银钱。江南这边的百姓,要说真有闲暇之时,也多是秋收之后。

因此,一般来说,官府不会在农忙时候征发百姓服劳役,地方官府的反对,其实也是基于这一点,并不是私心作祟。刘懋所说的南方修水泥路成本高,就是基于第一,修路期间的间接成本高,第二,劳动力成本高。

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刘懋在去年冬修完京师到通州的水泥路后,来江南这边一段时间了,还是没有修成路。

看到崇祯皇帝看完了,刘懋便再次躬身奏道:”陛下,修水泥路,需要大量的人手,实在是这段时间内不方便大量征发。要是有足够的人手,微臣再修不好路,甘当领罪!“

这个时候修水泥路,没有后世的工程机械,自然是要靠人力去堆了。刘懋的话,集中到一个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人力问题。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微皱了眉头,沉思了起来。

如果修路影响农事,哪怕是妨碍江南百姓的纺织养蚕等活,崇祯皇帝也是不愿意的。可江南这边,要是每次都等到秋收之后再动手,那也是不妥当的。毕竟这样一来,一年到头修路的时间就少了。而且秋收之后,江南也冷下来,到时候土地冻得硬邦邦地,也会加重修路难度……

他想着想着,忽然想起了他之前有过的决定,这一下联系起来,不就刚好解决了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