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613 高瞻远瞩

崇祯聊天群 613 高瞻远瞩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03:01:55 来源:笔趣阁

也因此,都是建虏抢关宁明军田里粮食的份,而没有出现过关宁明军主动去抢建虏粮食的事情。这也是关宁明军为什么要提前收割粮食,而只有城池边上的粮食会一直留着。因为建虏来攻时,有那个示警时间,足够抢割城池边上的粮食。

而以前的东江明军,也是饿得要死的情况下,才不得已去抢建虏的粮食,却往往碰得头破血流。

综合这两种情况,崇祯皇帝忽然觉得卢象升的作战方案还得改改。考虑了一会后,他又私聊了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详细问了辽东的一些情况。

而后,崇祯皇帝还私聊魏木兰,让她转告卢象升,让卢象升尽量收集辽东粮田的分布情况。不但如此,他还私聊了聊天群中所有知道一些辽东情况的人,当然,也问了现实中的一些人,比如祖大寿等。

等到第二天傍晚的时候,一份在这时期,最为详细的辽东粮田分布地图便摆在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在这份地图上,大部分地方注释着兵力未明,或者大约是多少到多少人马,只有极个别地方,是有明确的建虏驻军数量。

崇祯皇帝看着这份地图好长一会后,便拍照录入聊天群中,给了刘王氏、高应元和魏木兰权限。此时,他忽然无奈地发现,不管是刘王氏还是高应元,都不会画画。没法和魏木兰一样,能把这份地图原样复制出来,摆在孙承宗的面前。

幸好这不是画画比赛,要求不是特别高。他就让高应元和刘王氏都依样画葫芦,画了两份让孙承宗参考。

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在京师的崇祯皇帝手中地图,便呈现在宁远的孙承宗面前,以及在旅顺的卢象升面前。

高应元、刘王氏和魏木兰的临时群中,崇祯皇帝发言道:“朕想过了,既然要做,就要做一个大的。朕决定,对建虏发起破袭战!”

“陛下的意思,是要抢更多建虏的粮食?”魏木兰很快发言,显然是代替卢象升问道。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感慨,就算卢象升这样杰出的统帅,一时也没反应过来,不能明白自己的意图。

这么想着,他便详细解释道:“打仗,其实就是打后勤,换个角度来说,打得也是综合国力。就我们大明和建虏来说,我们大明的综合国力,远胜于建虏。有关这一点,是我大明的优势,如果能体现在辽东战场上,就能更快的打败建虏。”

他说完这话后,群里没有人说话,显然是转述之后,孙承宗和卢象升都没有发言,只是在倾听了。

“如果我大明去抢建虏的粮食,虽然能获得一部分补给,可又能抢多少?就目前在辽东的敌我战力来说,不可否认,目前建虏还占有优势,如果建虏反应过来后,还有抢粮的机会么?”

崇祯皇帝的这番话说完之后,魏木兰终于发言了:“陛下之意,是不抢粮,抢时间,在建虏反应过来之前尽量破坏粮田?”

很显然,这个事情是卢象升想提起的,他听了崇祯皇帝的话后,也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终于领悟了崇祯皇帝的意思。

崇祯皇帝终于有点欣慰,马上肯定道:“对,朕就是这个意思。就抢得那些粮食,对我大明来说,九牛一毛而已。少了这部分虽然有遗憾,却不是致命的。而我大明如果尽可能多的破坏了建虏的粮食收割,那么在这小冰河时期,对于建虏将是致命的。再加上即将开始的朝鲜战役等等,建虏国力必将再次得到削弱!”

“陛下高见,国与国的斗争,并不一定只有在战场上刀枪相见!”刘王氏代表孙承宗冒泡道。

魏木兰见了,也跟上一句:“陛下英明!”

崇祯皇帝不知道,这一句,其实是魏木兰自己说的。她在来回传话中,明显感觉到崇祯皇帝更高瞻远瞩,似乎眼界要比卢中丞高一个档次,因此才由衷地说了句,并不是想拍马屁。

崇祯皇帝心中自然有点小得意,他马上接着说道:“既然观点已经达成一致,那我们就来合计一下,骠骑营和关宁骑军该怎么行动,走什么样的路线,采用什么破坏手段,才能达到尽量多的破坏建虏粮田的战略目标!记住,此次战事,不是杀敌,而是破坏粮田!”

对于这些,就需要前线将领来考虑了。崇祯皇帝该说得都已经说过,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与此同时,远在辽东沈阳皇宫内,满清皇帝皇太极也在开御前会议。从他那胖脸上微微带着的笑意,就知道他的心情不错。

只见他对刚禀告完,退回位置的多尔衮点点头,而后扫视众人,微笑着说道:“朕很欣慰,各旗都很用心,如今掠来的人口,已经足够弥补早前我满洲族的人口损失,甚至还略有超出。只要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同化,我大清的实力便能恢复以前甚至更进一步。”

从某些方面来说,建虏内部虽然也有明争暗斗,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可当建虏面临危机之时,他们也能携手共度难关,这一点,是明末大明官员所做不到的。

也因此,在满洲族人口大量损失之际,各旗都认识到了危机,因此在北进掠夺生女真的战事中,都是尽心尽力,收获也变得很丰盛。

综合夸了之后,皇太极又转头看向济尔哈朗道:“对于蒙古诸部,自从强力镇压敖汉部后,蒙古八旗也得以顺利组建。如今我大清除原有八旗之外,又多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军队的数量,也将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只要经过战事的淬炼,我大清的精锐也将达到顶峰。等到那时候,征讨明国时,就不用全国动员了!”

这也就是说,就算有东江明军这根背后的刺,有了足够的兵力,也不用担心会刺得大清吐血了。

皇太极说到这里,似乎略微有点得意,微微一笑,胖脸上的小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道:“如今,该是明白朕的苦心,为什么得施以恩惠给汉奴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