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322 不霸气但实用

崇祯聊天群 322 不霸气但实用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03:01:55 来源:笔趣阁

原来那个方向,随着鼓声走过来一群人。不说他们走得很整齐,而是他们身上战甲外面披着一件披风,竟然是……是很难看的一条条,乱七八糟的草绿色,这真是浪费了那么多布料,败家啊!

再近一些,曹变蛟看得更清楚了。这些人,都是年轻人,直觉告诉他,这些是宦官。

只见这些宦官个个非常严肃,一排五个人,脚步整齐地走过来,倒也有一番声势。可这披风,就显得太难看了,一点都不霸气!

过了好一会,这支新来的队伍就到了点将台前,就在皇帝前面这边排开。右手提起到脑袋那向皇帝比划了下后,转身面对新军士卒站好。全部过程,都没有一丝喧哗,动作一致,显然是练过多日了。

崇祯皇帝指了下这些人道:“他们就是朕从内书堂选出来的翘楚,是新军的各级监军,将管理你们的日常,教导你们读书识字!”

不管是大明还是以前,宦官作为监军,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而新军军卒对于新式监军这个具体职能还比较模糊,不过他们心中明白这个新式监军和原本监军都是监军。因此,当他们知道这些宦官就是新式监军时,倒也不吃惊。

崇祯皇帝指着新式监军身上披着的披风又大声说道:“这些,是朕特意为你们定制的,是为新军的野战作战披风……”

说完这话时,他看到底下新军将士们,有不少人的脸色有了一丝变化,便知道他们可能对这披风的颜色有点狐疑,就又解释道:“这是春夏季的作战披风,你们想想看,如果你们披着这些披风,躲在树木草丛中时,和穿着大红战袍躲在树木草丛中,那个容易被发现?其中的好处,你们都是打惯了仗的老兵了,相信不用我多说了吧?”

曹变蛟一听,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披风这么难看,竟然是为了这个用处。皇上不是没上过战场么,怎么连这都能考虑到?

曹变蛟自己就经常前去查探敌情,因此对于这个披风的颜色,对于皇帝的话,能第一时间便反应过来。其他将士也都是各边军中抽调出来的精锐,不是新兵了,也差不多和他一样,能很快反应过来,不由得都很是惊讶,皇帝为了新军,真是煞费苦心了!

兵部尚书申用懋倒没觉得什么,不过他也不反对,反正这新军的一切,都是皇帝在操办,是好是坏皇帝自己负责。也就是五千来人而已,随便玩吧!

至于新军总教习茅元仪,他事先就知道了,不过同样没有反对。总不至于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和非常在乎新军的皇帝去争吵吧?皇帝想这么做就做呗,最多浪费布料而已!

倒是满桂,他是从小兵升上来的,在一线战场是有实打实地经验。此时听到皇帝说法后,他看着皇帝背影,那络腮胡子后面的脸上,满满地都是惊讶。

听着系统提示声又开始连绵不绝地响起来,崇祯皇帝颇有点无奈。这些人估计以为自己多花了多少心思在这方面,可只要后世穿越过来的人,对于作战时隐藏自己,不被敌人先发现的这种常识,就连平时只知道洗衣做饭的大妈都知道的啊!

过了好一会,等到声音稍微少一些了,崇祯皇帝才又大声说道:“你们每月的基础军饷为白银一两,有官衔的,每一级加一钱。也就是说,副队为一两一钱,队长为一两二钱,以此类推……”

大明的军饷,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到了大明末年,军饷发不出来时,每月的军饷就定得越加低了。此时的普通军卒,差不多就是五钱左右。如今皇帝宣布,他们最少的都是一两银子时,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你们的军饷,朕亲自过问,绝不会拖欠。”崇祯皇帝自然要把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情说清楚,“朕已下令户部在大明建设银行建立你们的户头,等月初发军饷时,便直接发在大明建设银行中你们的名下。你们自己,或者也可以让直系亲人去取出来用。如发现军饷数额不对,便可向各级监军提出核实。朕要知道,也必严查,绝对不能有短缺情况发生!”

这么一来,不但能增加大明建设银行的本金,而且也算军饷直接发放到士卒手中,少了各级文官克扣军饷,将领吃空饷和克扣的弊端,算是一举二得了!最多是户部克扣军饷,但有各级监军监督,想要什么事都没有,那难度就大了。

这个道理,都不用明说,新军军卒全都明白,顿时,这话比打鸡血还让他们兴奋,一个个握着拳头,眼冒精光。至于那大明建设银行里能不能取出银子来,等第一个月的军饷发下来就知道了。再说了,皇帝都当众这么说了,难道还会有问题不成?

“朕要说的话基本都说完了,具体的细节,你们的总教习随后会说。”崇祯皇帝让他们高兴了一会后宣告讲话结束,而后又大声宣布道:“现在,便是新军正式成立之时!来啊,准备升国旗!”

话音一落,在御驾停留那边,便有音乐响起。曹变蛟闻声转头一看,却发现原来有宫中乐师随驾,此时听到皇帝命令,便开始奏乐起来。这个乐曲并不是国歌的乐曲,以曹变蛟的见识,也听不出来是啥,不过听得让人情绪有点高涨,似乎有点偏军乐那种。

对于国歌和国旗,年前勤王的新军将士都不陌生。他们曾在大明忠烈堂那经历过一次唱国歌,升国旗。而未曾经历过的那些新军将士,也有看到大明忠烈堂那国旗在飘扬。此时听到,都有点好奇,不由得定睛细看。

只见御驾那边,两名锦衣卫校尉护送着一名手捧一叠布的东厂番役,齐步往点将台而来,并在台前站住。

此时,台上的茅元仪严肃跨步下了点将台,走到那东厂番子面前,举起他的右手到了脑袋边一下,而后双手接过了那叠布,再转身往点将台前的旗杆走去。至于厂卫,则护卫他前行。这整个过程,全都非常肃穆。

看到茅元仪准备完毕,崇祯皇帝严肃地下旨道:“升国旗,奏国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