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1289 丧家犬

崇祯聊天群 1289 丧家犬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03:01:55 来源:笔趣阁

夕阳西下,广岛附近,明军步卒有条不絮地打扫战场,安营扎寨。远处,一队队的骑军,来来回回,或者押解俘虏,或者传递命令等等。目光所及之处,已经看不到有任何战事了。

大概的战果已经统计出来,也通过聊天群,第一时间报到了崇祯皇帝这里。拿石头去碰鸡蛋的战事,其实结果并不会有意外。对此,崇祯皇帝都是有经验的。

想前世的时候,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开一张七家的地图,选择混战模式,而后自己就房子坦克堵路,不管外面打得如何天翻地覆,只管在家里不断暴兵,一直暴到两百名额满了之后,不管队形,不管战术,一起A了出去,不需要多少时候,胜利弹框就弹出来宣告结束。

倭国的战事,真是一模一样。任凭岛内各家势力征战,而大明一直在朝鲜屯兵训练,看着差不多了,才登陆倭国,第一战,就把最大的一股势力给歼灭了。

不过,很可惜的是,奴酋并没有抓到。豪格、多尔衮,还有多铎,这些建虏余孽的头目,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便吩咐卢象升道:“就按照原定计划实施,发布悬赏,不管死活,带来京师,祭奠忠烈堂的英烈。”

“微臣遵旨!”卢象升自然也知道这个结果,转头就开始下令。

按照预定方案,明军在广岛登陆之后,并不急着去歼灭各地的大名,追击满清余孽的势力,而是张榜安民,告示倭国所有人:大明天军登陆倭国,乃为救倭国百姓而来。凡倭国百姓,大明庇护之;凡祸乱倭国之乱兵,大明剿灭之;大明只愿天下,不再有兵灾!“

另外,还特别强调,以下战犯,若有擒获则有重赏。

一张图像一份简介,共计有多尔衮、豪格、多铎、英俄尔岱、天皇等各地大名,几乎所有大名都位列其中,基本上囊括了倭国各地势力的头目。

于是,大明军队每到一处地方,当地就会安稳下来。大明军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事实上,倭国早已没什么能让明军看得上眼了),并且还会开仓赈灾,凡来投的倭国百姓,听明军指挥,就能获得一份口粮。而对于倭国的军队,不管是那一方势力,都会行雷霆一击。凡抓获之倭**卒,皆编为奴隶。

这些事情,随便明军登陆倭国的消息传出,没有多少天之后,倭国的形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些在死亡边缘的倭国百姓闻之,拖家携口,闻着米粥的香味,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而那些各地的大名,听闻几十万明军登陆,并且如同摧古拉朽般在第一时间击溃了满清势力,都吓得胆战心惊,夜不能寐。

这些掌握权力的大名,或者还想着联合起来,一起抵抗明军。但是,他们手下的那些军卒,多是临时拉起来的队伍,就没想过要和明军对抗。一开始的时候,今天跑几个,明天跑几个,影响还不大。反正逃兵的事情,原本也有发生。

可是,随着明军毫无阻力地推进,明军的精锐,武器的先进,也随之传开。这么一来,逃兵的事情就多了,有的大名一夜醒来,就发现只剩下自己的亲信手下还在,其他兵卒跑了个精光。而这些逃跑的兵卒,则丢了兵器,当作是老百姓跑到明军那投靠。

一时之间,各地大名势力范围内,全都是人心惶惶。

本州岛的中国山地中,有一座高峰叫做大山。这里的中国山地,是因为附近就叫中国,不过不是指大明,而是近国,中国,远国中的一个,有点中部地区的意思。

在这座叫大山的山脚下,有一个残破的山村,断壁残垣,一副破败的样子,显然是遭受过兵灾。不过在村子中间有一处还比较完整的房子里,有一大伙倭人百姓聚集在这里。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穿得破破烂烂,面黄肌瘦的。

在他们的中间,有一口缺口的大锅,翻滚着的沸水中,不时浮上一些野菜。有一个年纪较大的倭人从怀里掏出一只扁扁的布袋,愁眉苦脸地,在所有人的期待中,拿到那口锅的上方,使劲抖抖,甚至翻了个底朝天再倒,却也没有多少粒米倒进锅里。

“唉!”老人,其实也就四十来岁,看着老而已,叹了口气道,“粮食吃完了!以后……以后……”

说了两次,没法说下去。不过他就算不说,周围这些倭人也都知道他想说什么,不由得都跟着叹了口气。

亏了是夏天,可就算如此,今天之后,不知道还能坚持多少天!

“这个世道……”老人说到这里,又是叹了口气道,“希望来世当一条太平狗,也好过当这乱世人!”

周围人听了,都是默不作声。但他们脸上的表情,却多是赞同之色。

气氛有点压抑,可急促地脚步声却很快传了过来,同时还有惊喜地喊声:“爹,叔,我回来了!”

听到这话,屋子里的人都不由得一愣,随后脸上浮现出了惊喜之色,一个个都站了起来,想要拥出去看看,听声音,就像是有好事。

那个老者更是惊喜,立刻回应道:“山井寿,这里!”

屋子里的人还没出去,就见一个年轻人,带着风,跑了进来,看到还有那么多人,就忍不住先开口说道:“我们得救了,我们有救了……”

“什么?”老人一听,连忙问道,“这个世道,谁还能救我们?”

其他人一听,惊喜地神情淡了不少。确实,这个乱世,谁还会在乎他们这些穷苦百姓,什么幕府,天皇,丰臣家,还有其他大名都是扯淡,他们有得吃,有得喝,什么时候管过他们?眼看着要饿死了,就算外面的战事结束了,那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山井寿只是一看,就知道他们大概在想什么,没有立刻说话,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只小袋,没有丝毫犹豫,全部往那个沸腾的锅里倒了起来。

顿时,袋子里装着的米,犹如银河倾斜而下,顿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眼睛一眨都不眨。直到山井寿把袋子倒空了,再也倒不出一星半点时,他们才回过神来。

那个老人顿时,就一巴掌拍在了山井寿的脑袋上,恨铁不成钢地骂道:“你个败家子,不过了是吧?这么浪费?哪学来的坏毛病?”

山井寿也不以为意,依旧兴致极高,对那老人说道:“爹,没事,吃饱了我们全村人才有力气走出去,只要走出去就有活路!”

他这话,让所有人顿时又吃了一惊,随后一个个都高兴坏了,连忙问是怎么回事?

“你们不知道,我这次外出找活路,正好碰到了天朝上国怜悯我们穷苦老百姓,派了大军前来……”山井寿兴高采烈地把他外出的见闻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生怕他们不信,用手指着锅里翻腾的米继续说道:“我和明军大人说了村子的情况,就给了我这一袋米,让我们村的人都能有力气出山去!”

说着,他又从怀里掏出了一叠纸道:“看看,这就是天朝上国的安民告示,这上面可是有官府印信的。”

听他说得,已经让这些倭人瞠目结舌,感觉在听神话一般。如果没有那一袋米,他们肯定一万个不相信,大明怎么可能派军队来拯救他们这些倭国的百姓!

可是,如今不但有米,竟然还有告示。

于是,这些倭人百姓,不管能不能看懂,全都围了过去看。

果然,就如同山井寿所说,有官府大红印章,不过汉字,他们就都不认识了。但山井寿听别人讲过,就背出来给这些人听。

知道大明确实派兵到了倭国,区别对待百姓和那些军卒,他们一个个顿时都激动坏了。

这日子,有盼头了!一阵欣喜之后,也有倭人百姓有点疑惑,指着一些头像问道:“那这些是什么意思,我看着怎么像那天杀的建虏!”

他们的村子,就是建虏祸害的。

山井寿一听,就马上回答道:“这些是建虏的头目,这个叫多尔衮,就是建虏皇帝,这个叫豪格,就是建虏的皇太侄,后来还当了建虏皇帝,这个叫多铎……这些全都是大明悬赏的,如果谁看到或者抓到,都是有重赏的!”

一听是这,这些人顿时就愤怒了,盯着那图案上的图像,似乎恨不得生吃了他们一般。

“咕噜,咕噜!”

香气诱惑下,这些倭人肚子的咕噜声,终于把他们唤回了神。山井寿当即说道:“大家先吃吧,吃完了我们从小路出山,早点出去才是正事!”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觉得说得有利,又一个个兴奋了起来,搓着手准备饱吃一顿。

可就在这时,他们全都愣住了,因为,他们听到了马蹄声。

犹如惊弓之鸟一般,所有人都立刻跳了起来,也不管来人是什么人,先躲起来再说。当初的时候,正是因为他们躲得快,才逃过了一劫,只是可惜了那些还没来得及逃地乡亲,全部遭了建虏的毒手。

一共五名骑士,到了村口后勒马停住。其中一人对另外一名年轻人说道:“陛下,这里是个荒废了的村子,要不,我们歇息一下吧,相信明军不可能找到这大山来。”

这个年轻人,就是多尔衮了。他们从豪格的包围圈突围之后,就一直想要绕道赶回广岛。可是,一直没有机会。

豪格要抓他,多尔衮不得不东躲西藏。突然之间,明军在广岛登陆,又通缉他们,还是要东躲西藏。更为可悲的是,明军一出现,一切希望都没了,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如今完全是凭着求活的本能,才不断地往深山老林中躲避,最终才来到了这里。

多少天的躲避,如今就只剩下了他们五个人了。他们也是极度疲惫,肚子“咕噜”地叫唤了起来。

“有吃的!”英俄尔岱闻到了香味,不由得立刻抽刀警戒起来道,“这里有人!”

顿时,几个建虏如临大敌。可与此同时,那香味也诱惑着他们。要知道,他们当时突围,那肯定带什么吃的。都是遇到什么抢什么,看到什么吃什么。就这样,他们也已经饿了几天了。这个时候,难能抵挡那闻来的香味。

最终,他们找到了那口沸腾的锅,看着混了野菜的稀饭,顿时就明白了,这里是漏网了的倭人百姓。村子里没有找到人,多尔衮也不管了,立刻就想捞稀饭吃。

还是英俄尔岱谨慎,立刻抢先试吃。也不怕烫,呼噜噜地没多少口,就一口气喝完了一碗,才有空对多尔衮说道:“陛下,应该没问题!”

闻着香味,看着英俄尔岱呼噜噜地吃,多尔衮早已忍不住了,一听之下,也不管了,三七二十一,先吃了再说。他的三个亲卫警戒,可那眼睛,其实就盯着那锅了,好像就怕多尔衮他们把稀饭喝完了。

幸亏多尔衮记得他们,要不然,真敞开了吃,他都怀疑自己一个人就能吃完!

稀饭其实真不顶饿,不过就算这样,他们好歹也吃了东西。躺在地上,这些天的疲惫顿时就拥了上来,一个个困得不行。

“陛下,这里有残留的倭人,奴才看,还是早点转移吧?”英俄尔岱皱眉进言道。

但是,多尔衮却摇摇头道:“就那些矮矬的倭人,能有什么战力。我们就留在这里,看能不能逮到他们,逼问出更多的粮食下落,这样我们就算再走,心里也不慌!”

这些日子的东躲西藏饿肚子,让多尔衮都吃不消了。那三个亲卫听了,也是连连点头。要不然的话,下一顿吃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

英俄尔岱想想也是,以自己这五个人的战力,又怎么可能怕了残留的倭人。他们现在都能有如此浓的粥,可见手头藏着的粮食不少,要是不抢过来就太亏了。再说了,也快要天黑了,离开这里,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房子可以住。

这么想着,英俄尔岱也就不坚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