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1278 扬州瘦马

崇祯聊天群 1278 扬州瘦马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03:01:55 来源:笔趣阁

崇祯九年六月初,正是借着太平洋暖流的东风,大明官方的第一支舰队,在约翰等人的指引下,离开朝鲜省釜山港口,踏上了前往北美洲的航线。

这支舰队里,每艘船上都有聊天群成员。因此,崇祯皇帝能通过聊天群实时知道这支舰队的情况。也因此,虽然他人已经到江南了,却也能知道这支舰队已经出发。

船只停靠到了扬州城码头,前几次基本上都是过扬州而不入,至少没有好好逛逛。这一次过来,崇祯皇帝终于决定在扬州走上一走。

下了船,崇祯皇帝发现扬州这边,似乎比以前更为繁华了。别的不说,就这港口,几次经过,崇祯皇帝还是有感受的,不管是岸边的船只,还是岸上的人流,全部要比印象中要多。

记得以前的时候,扬州码头这里,原本是货人不分的。如今环目四顾,那些纯粹运货的船,都已经是自己单独的一块区域,和客船停靠点隔开了。

码头上,房屋林立,沿着道路一直到扬州城墙。行人,旅客,闲人;男人,女人,小孩,各色人等,一眼望去,几乎都能看到。当然了,大部分是以男人为多。

“老爷,没想到扬州这么繁华啊!”袁贵妃看了好一会后,脸上带着一点惊讶说道。

崇祯皇帝听了,转头看了她一眼,微笑着道:“之前可没有现在这么繁华!”

这个袁贵妃,刚离京的时候,还有点拘束,如今走了这么远的路,终于放开了一些。这性子,还是太静了点。

边上护卫的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听了,便带着点笑容,低声说道:“老爷放开了沿途收税,主要以买卖点收税为主,如此一来,各地货物南来北往,自然比起以前,是要繁华多了。”

说起来,这也和吏治有关。

以前的时候,虽然大明规定是三十税一。但是,比如路上的税卡是多如牛毛。

明代周辉,就在他的《金陵琐事》中记载了一个有关税收关卡的例子。

这个例子说得是万历二十八年,有个叫陆二的人决定异地贩卖灯草牟利,因为异地有价格差。可是,当他雇了一艘船出发之后,就先后遇到了当地知府派人设的税卡,知县派人设的税卡,京城回家休养的赵公公设的税卡,还有正规税卡点外,又有的临时税卡点,反正就是各种税卡,结果,陆二没到目的地就在中途被迫卖掉了灯草回家。要不然,真不够陪的。

当然了,这陆二做不成这个异地买卖的生意,那是因为他是普通人。如果他有背景,有功名在身,那有的税卡就不会收了。如果背景够硬,那基本上一个税卡都不会收。

这也就是原本历史上,虽然大明商业繁荣,其实是官僚商业繁荣,但是,朝廷却基本上收不到税的原因所在了。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先是有孙传庭狠治商税,任何人,不管其背景如何,功名如何,一律按照大明律所规定的交税。这些原本被逃掉的税收,就能进国库了。

另外,崇祯皇帝革新了都察院制度,把都察院的分支院都设到了县一级。这个都察院的职责,不是管民,而是管官的。如果有官吏、乡绅不法之事,是允许百姓去都察院的分支院告状的。除此之外,厂卫的名头,随着之前几次大的事情,也已经重新打响了牌子。

如此一来,那些各地私自设卡收税的事情,自然就不会有了。如果王二再异地贩卖的话,就不用交那么多税,而是正儿八经地按照大明律规定的三十税一来缴纳。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大明的商业随即蓬勃发展起来。哪怕没有官员背景的商人,也能在如今这环境中从事商业贸易赚钱了。

由此,不止是扬州城,其他地方也一样,全都因为商业的兴盛而比以前要繁荣了。

崇祯皇帝其实不用刘兴祚来说,他心里也能明白。不再理会这个话题,抬头望了一眼后,当即一指码头那边最引人注目地一处酒楼道:“走,去看看哪里有没有好吃的!”

不知为何,贴身护卫的方正化一听这话,就想起了之前微服私访的时候,似乎总能遇到一些事情。这一次,该不会又会遇到吧?

这么想着,看到崇祯皇帝已经下船,他便连忙跟上,就随在皇帝和贵妃身后。可惜没有墨镜,光那眼睛扫来扫去,让别人一下就注意到他了。

领近的船只,也都在下客。有三五成群的,也有孤身一人的。崇祯皇帝是微服出巡,自然不会搞什么戒严,只是护卫的锦衣卫围在外侧,把皇帝和贵妃不着痕迹地护在里面。

刚走上码头,忽然,就看见前面一辆准备启动的马车上,帘子掀开,跳下一个小女孩,哭着往船只这边跑过来。

崇祯皇帝正东看看,西看看地,自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情况。

这个小女孩,模样挺不错的,大概十岁左右,梨花带雨,喊着“姨夫,我想回家,我想回家……”

在她的身后,有一个花枝招展的中年妇女也从马车上跳下来,追着那小女孩,让她不要跑。

这小女孩大概是不想和亲人离别吧?崇祯皇帝看着这一幕,倒也没有多想。就这么站了下,便继续往前走了。倒是袁贵妃多盯了一眼,才跟上崇祯皇帝。

“回来干什么?”一个恼怒的声音响起,崇祯皇帝闻声转头看去,却见一个中年男人,衣着有点寒酸,正一脸恼怒地向那个跑过去的小女孩挥手,让她走,同时还说道,“都告诉你了,跟着这位妈妈,以后你吃香的喝辣的,多好的日子!”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眉头不由得一皱,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身停住,看着那边。

只见那小女孩跑得很快,后面那个女人追不上,很快就到了那男热面前,直接跪下,流着泪抬头说道:“姨夫,我很乖的,我能帮家里干活,我能赚好多钱的,不要把我卖了,我不去好不好?”

袁贵妃也早已停下,听到小女孩说这话之后,顿时脸上立刻露出不忍之色,在崇祯皇帝的耳边低声说道:“可怜的孩子!”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那边。

就见那男人脸上浮现出一丝不耐烦,环顾四周,看到周围不少人停下来看他这边,顿时,就有点恼了,低着头,训那小女孩道:“哭嚎个什么,这是让你去享福。再说了,你在我家都几年了,吃喝不要钱?都养不起你了……”

围观的人,大概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基本上也没人在意,低声说着话时,崇祯皇帝还听到了有两个男人的对话。

“这小女孩长得不错,嗓音也好,估计卖了不少钱。”

“可不是,所谓扬州瘦马,估计这个小丫头调教调教之后,肯定能卖个大价钱!”

袁贵妃已经生有一个女儿,虽然年纪没有眼前这个小女孩大,可她心中却立刻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不由得很是同情,对崇祯皇帝说道:“不知道这小女孩的父母知不知道?要是有可能,谁都不想卖自己孩子的吧?这个人只是姨夫,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隐情?”

很明显,她是想干涉这事。只是皇帝在,没经过皇帝同意,她不敢私自干涉。如果换了海兰珠,或者田贵妃的话,搞不定心中想什么,就直接说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点点头,正要上前,就见那后面追着的女人已经赶到了,有点踹气地说道:“你个小妮子,妈妈我又不会亏待你,好好学,五指不沾阳春雪,好日子在后头呢!”

那小女孩没理她,只是看着那个男人,继续哀求道:“姨夫,求求您,带我回去吧,我长大后一定会赚好多好多钱,报都不要,都给您……”

然而,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那男人打断了,就听她厉声喝道:“够了,就这样!”

那女人也开始拉小女孩,要拉着她走了。

围观的人见此,便知道这个小插曲要结束,就都各自散了,准备各走各路。

但是,此时,崇祯皇帝却上前了,低喝一声道:“慢着!”

那女人一听,抬头一看。她的眼睛倒是毒的,一看崇祯皇帝的气质,还有他身边的随从,就知道这是个贵人,不敢得罪,依言先放了小女孩。

而那个男人,却是恼怒有别人管闲事,虽然他看着崇祯皇帝有家丁跟随,像个有钱人,却也不怕,当即说道:“这位公子,小孩子不懂事,惊扰到您了。”

看到崇祯皇帝的脸色似乎并不好看,他就又连忙解释道:“我是他姨夫,家里穷,给她找了条活路,没事。”

崇祯皇帝压根就不理她,只是低着头问那小女孩道:“你爹娘呢?”

小女孩一见有人理她,就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抬头看着崇祯皇帝,连忙回答道:“我爹两年前外出做生意一直没回,我娘在我爹走之后没多久就……就没了。我就在姨夫家……”

“听,这位公子,我没说谎啊,我就是她姨夫。”那男人听到这里,就打断了小女孩说话道,“他爹肯定是死在外面了,两年多了,一点音讯都没有。我家里也不富裕,养了两年了,没办法,只能帮她找个更好的出路。”

这个年代,外出,不管是去干什么,都有很大的风险的。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客死异乡。两年多没有音讯,一般来说,很可能是在外头出事情了。

正是因为有这种常识,这个男人才会做主卖了这个小女孩。

但崇祯皇帝依旧没有理他,只是皱着眉头,两年前,那个时候还没有新的户籍制度,因此没有给全国百姓编写身份证号,有点难办。

他转头看了一脸同情的袁贵妃一眼,而后转回头问小女孩道:“你爹叫什么名字?”

“我爹姓陈,名玄,字通贵,扬州仪真人氏。”小女孩认真地回答,甚至还说了是是怎么写的。

很显然,以前的时候,应该家境还可以,或者说父母都认识几个字,因此也都有教她。

江南这边,识字率确实比较高,家里条件稍微好些的,就算在童校开设之前,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认识一些字的。

崇祯皇帝听了,立刻进入聊天群,去户籍文件夹里按照名字搜索。虽然不一定找得到,可终归是报了一分希望。

叫陈玄的人有不少,崇祯皇帝在这个基础上,再搜字,结果,满足条件的人,还真得有一个人。再看详细资料,去核对信息。

那个男人等了一会,看到这名贵公子好像有点愣神的样子,等了一会还没动静,就不耐烦了,转头一看,好像他的船要开了,也不说话,转身就走。反正钱已经拿到手,他也不想留在这应付了。

那女的一见,稍微犹豫了下,也想拉着那小女孩走了。

刘兴祚是知道皇帝大概在干什么,不过就算不知道,刚才皇上已经说了话,没他的允许,这面前的几个人也别想走。因此,他只是一个眼神,立刻,几名锦衣卫就上前两步,拦住了这对男女的去路。

一见这个情况,那个男人就有点恼了,当即喝道:“什么意思?我又没有犯法,你们要是仗势欺人的话,这里可是有都察院的!”

这年头,都察院对于官吏乡绅的震慑,也是比较大的。毕竟新官上任,还要三把火。新设地方衙门,要是开张了不搞下事情提高知名度,那都察院的地方分支岂不是成了摆设?

这男人就是这么想着,因此哪怕看着这个管闲事的像是贵公子,他也不怕!

那个女人倒是没有说话,面对锦衣卫的拦住,很听话地站住,同时放开了小女孩。她瞅瞅崇祯皇帝,又看看小女孩,心中有点舍不得。要不是看出这个小女孩有大卖的潜质,她还真不愿意去得罪贵公子,宁可这桩买卖黄了。

周围的人,看到这里有动静,不由得又围了过来。带着点好奇,围观者当起了吃瓜群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