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1250 奇葩的猜测

崇祯聊天群 1250 奇葩的猜测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03:01:55 来源:笔趣阁

战船的速度快,拐了个弯,比出使明国的两艘船先一步回到了江户的港口。

还没有靠岸,船上的倭人就忍不住向岸上等消息的官员先喊开了:“出使明国的船回来了!梅川尚艺大人回来了!”

岸上的人听到这消息,不由得都是大喜。其中有一名官员,更是立刻翻身上马,往城里飞驰而去。

最近这个月,满清余孽和那些反贼所带给德川幕府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得已,为了鼓舞士气,德川幕府就已经放出了风声,说将军大人早就派出使者前往明国求援。这次是备了重礼,真心实意朝贡,肯定能换来明国出兵,至少会把满清余孽干掉的。

还有那些反贼,都是丰臣秀吉的孙子手下。而丰臣秀吉是当年入侵朝鲜的罪魁祸首,和明**队也是打过仗的。说起来,也是和明国有仇,搞不好,明国出兵,也能顺道灭了丰臣国松。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背景,因此江户这边都热切盼望好消息快点传回来。也是因此,不管是战船上的那些倭人,还是岸上的那些倭人,一见是出使明国的船只回来,都一个个喜出望外了。

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正召集家臣商量事情,在为前线的战事头疼,特别是建虏骑军较多,避开主力,侵袭后方,严重影响了后方的稳定。就连江户这边,都多了不少难民了。

正在这时,听到手下来报,说梅川尚艺回来了。

“终于回来了?”德川家光一听大喜,连忙吩咐道,“快,快让梅川尚艺赶紧来见本将军!”

“嗨!”他那手下连忙答应,又一溜烟地跑去传令了。这种大家都高兴的事情,做起来都是劲头十足。

德川家光也不讨论战事了,笑呵呵地等着,对他的一众手下说道:“本将军就知道梅川尚艺口齿伶俐,乃我国之苏秦也!“

他的家臣听了,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至少在表面上,都一个个喜笑颜开地拍他马屁。

“将军大人高瞻远瞩,小人是佩服万分!”

“这也是将军大人知人善用,其他人是万万没有这个本事的!”

“哈哈,等明国派兵过来,那些叛逆和建虏估计会被吓死了!这可都是将军大人运筹帷幄之功啊!”

“……”

花花轿子人人抬,听着手下这些家臣的恭维话,德川家光乐得哈哈笑。这些日子来的郁闷心情,一扫而空。于是,他下令,摆酒庆祝。

可是,这边的酒宴都摆上了,梅川尚艺还是没来,这就有点反常了。因为从时间上估计,该到了才对。

看到德川家光有点皱眉的样子,他的家臣就自动脑补,帮着解释了。

“将军大人不必担心,肯定是明国皇帝赏赐了很多东西,所以就来得晚了!”

“对啊,明国皇帝都很好面子的,回礼绝对丰厚!”

“将军大人,搞不好我们来年的军费都有了,不用另外筹集了!”

“……”

德川家光听着他们的这些话,觉得很有道理,刚有的担心就没了,又笑呵呵起来,他挥手说道:“这次出使明国,梅川尚艺君是辛苦了,诸位稍等,这宴席还是等他到了才开始吧!”

他既然这么说,他的家臣自然不会反对,都连声附和。

又过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还是没见梅川尚艺出现,德川家光就又有点皱眉了,到底搞什么?

“将军大人,要不属下去看看?”有人见此,便试探着问道。

德川家光听了,正要同意时,却见之前派出去的手下回来了,脸色惶恐,一看就没有好事。

顿时,大堂内一下安静了下来。

就见那人跪在地上,磕头禀告道:”将军大人,梅川尚艺大人已在船舱破腹自杀……“

“什么?”德川家光一听,顿时吃了一大惊,感觉有点不妙,便厉声喝道,“到底怎么回事?”

那些家臣一听这个消息,同样吃了一大惊,瞪大了眼睛,盯着跪在地上的那人,静等进一步消息。

那人不敢抬头,双手捧上东西道:“梅川尚艺大人没能完成出使任务,没脸见将军大人,这是他的遗书,还有明国的国书!”

德川家光听了,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他这次的贡品可是精心准备了的,按以往的经验,明国皇帝肯定会高兴,应该会答应出兵的啊!

他这么想着,眉头紧皱,也不要侍从去转呈,自己快步走了过去,一把抄过了国书和遗书。

德川家光没管遗书,先展开国书看了起来。

这个时候,倭国的上层,都是懂汉字的,无需翻译,德川家光都能看懂国书上的内容。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顿时有点傻眼了。

就见国书上写着,基于倭国以往的恶行,看在大明太祖当年有旨的份上,大明皇帝决定倭国做出赔偿,赔礼道歉之后才视倭国危大明藩属国。赔礼道歉没有问题,关键是赔偿,他娘的竟然要一千多万两,这怎么可能拿得出来?

要是倭国没有乱的时候,那这一千多万两,说不定凑凑还是能凑出来的。但关键问题是,如果倭国没有乱,凭啥要给明国一千多万两?现在打了这么久的仗,花钱如流水,那可能还凑得出来一千多万两?

德川家光看到这里,非常地生气,明国显然是存心的,竟然要一千多万两的赔偿!这梅川尚艺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这样的条件竟然也能答应?脑子有屎么?

这么想着,他又去看梅川尚艺的遗书。

在这份遗书中,梅川尚艺把他登陆天津港之后的所见所闻,说明国百姓、武人、文官因为当年的事情,特别是朝鲜战事,特别仇恨倭国,明国皇帝为了给他的子民一个交代,就要求赔偿,金额是明国一年国库收入的一半。但是梅川尚艺觉得也就一百多万两银子,要是能让明国出兵,他认为是值得的,因此就答应了下来。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明国的国库收入,竟然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万两之多。

后面还有一些话,主要是梅川尚艺如何悔恨什么之类的,德川家光压根就不想看了,一把撕了梅川尚艺的遗书,同时红了眼睛,大声吼道:“该死,该死,该死!还想一死谢罪,做梦!去,把他给本将军碎尸万段!”

倭国人之所以切腹,就是怕死后尸首不全,不被天照大神待见。

大堂内的人听到德川家光的咆哮声,他们便明白,梅川尚艺绝对是干了非常蠢的蠢事,否则将军大人不至于如此生气!

不过他们有点好奇,梅川尚艺到底干了什么蠢事,让将军大人如此生气?

他们此时不清楚,德川家光却是明白的很。因为梅川尚艺这蠢货,明国那边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明国不来打建虏和叛逆就已经算不错了,搞不好回头明国百姓再闹起来,明国皇帝很可能会怪罪自己这边又背信弃义,戏耍明国,到时候,很可能还会出兵对付自己。

这不但是没有求到援军,甚至还能引来明国的报复啊!

梅川尚艺,八格,混蛋……

一阵子闹腾之后,还得面对混乱的战事,德川家光想了一阵,便吩咐道:“传宫本武藏来见本将军!”

和德川家光的闹心不同,崇祯皇帝却是开心地很。这不,交通部尚书刘懋刚有奏报,说京师到通州的铁轨铺设完毕,可以通车了。

这可是大明的第一列火车通车,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列火车通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崇祯皇帝当即下旨,他将和皇后一起,领文武百官去现场庆贺火车通车。

另外,为表彰大明匠人所做出的贡献,崇祯皇帝下旨,废除匠人世袭的制度,此后,匠人身份如同农民,全凭自愿。

之前的时候,军户世袭的制度,接着卫所制度革新而有变动,有一部分军户,摆脱了军户制,成为地方衙役之类的,但是,并不完全。

而这一次,崇祯皇帝是明确下旨,从开国以来的匠人世袭制度,要被废除。理由是匠人的贡献很大,代表之一就是这火车。

这么一来,崇祯皇帝的这道旨意,顿时引起了全天下的轰动。不管是火车也好,还是匠人户籍的变动也好,全都成了最火的话题。

“你们听说了么?那个什么火车要通车了,皇上和皇后亲自领着文武百官去看通车。真是不得了了,这火车肯定好厉害!”

“可不是,这火车可是吃铁的啊,你们看到没,那么多铁都铺在地上的,据说力大如牛,能拉很多东西呢!”

“皇帝和皇后都亲自去了,那可一定要亲眼去看看这火车通车才行!”

“……”

京师的百姓,都是好凑热闹的。反正京师这几年来的大事,都能调动他们的积极心。如今又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不参与参与就怪了。

相对京师的百姓来说,其他地方因为看不到火车,他们就把话题更多的放在了匠籍制度的废除上。

“你们听说了么?以后匠人不是匠人了,皇上仁慈啊,匠人算是熬出头了!”

“什么匠人不是匠人?什么意思?”

“就是没有匠籍了啊,那些匠人再也不用被官府征召轮班了!”

“不会吧,不是开国以来就是这样的么,怎么匠籍就会废除呢?”

“你真是孤陋寡闻,皇上下旨,说是匠人对大明贡献巨大。嗯,好像起因是京师那里的火车要通车了。什么火车?就是喷火的车啦……”

“……”

围绕着这个话题,大明范围内的百姓都开始讨论匠人所做的贡献,从蒸汽机开始算起,都在衡量到底匠人有多大的贡献,才让皇上下了这么破天荒地一道旨意。

于是,争论就出来了。

因为有的人认为,蒸汽机是皇上发明的,不能归于匠人身上。包括水泥,热气球等等。可也有的人认为,这个离不开匠人的努力,确实是有功劳的。

大致来说,商人一般都支持这道旨意,光是蒸汽机所带来的改变,带给商人的利润,特别是南洋那么多藩国都急需产品的情况下,他们就觉得匠人贡献很大。

其他贱籍则是强烈支持这道旨意,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匠籍废除了,那他们是不是在将来也有会机会呢?

大致来说,倒是士人阶层,对于这道旨意并不感冒,觉得皇帝这么做,对匠人太好,有违祖制。不过基于崇祯皇帝的声望如日中天,朝中大佬都是皇帝的狗腿子,倒也没有多少人敢明着反对。

要是以前的话,他们就敢凭着“祖制”两字来反对。这个法宝一祭出,很少有皇帝会顶着干的。可是现在,之前那些喊着“祖制”来要挟皇帝的官员,都已经不知道去哪了。

不过有一点,比较奇葩地是,民间在传说,先皇爱好做木工活,当今皇上更是喜欢各种匠人的活,爱屋及乌之下,当今皇上就有心废除匠籍制度了。

崇祯皇帝听到厂卫的密报,不由得摇头好笑,连这样的理由都能牵扯上,也是服了。

不过没关系,有这样的误解也无所谓,崇祯皇帝心中想着,反正工匠精神,以后还是要继续提倡、鼓舞的。民间这么认为,也有利于提高匠人的地位。

这么想着,他的心思就又回到火车通车上面了。

这一日,是钦定的火车通车时间,又到了收割一波成就值的时候了!

崇祯皇帝预估到了自己和皇后领文武百官去的话,到时候场面肯定很热闹。但他没想到,京师百姓的热情,还要超出他的现象。

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沿着铁路线,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从京师一直到通州,铁路沿线全是人,都准备看看让皇上如此重视的火车,到底是什么玩意!

崇祯八年八月十五,崇祯皇帝和皇后领着文武百官见证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列火车通车。这原本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不过崇祯皇帝没想到,还是出了一点意外,让他有点揪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