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1118 崇祯皇帝的心愿

崇祯聊天群 1118 崇祯皇帝的心愿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03:01:55 来源:笔趣阁

就听到崇祯皇帝在奉天门城头上大声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就给自己立下一个心愿,不是收复辽东,更不是打败建虏,平定蒙古……“

听他这么说,所有人,包括文武百官和普通百姓,都稍微一愣。崇祯皇帝在登基的时候,辽事败坏,收复辽东,打败建虏,平定蒙古,可一直是历代皇帝的心愿,如今皇上这么说,又会是什么心愿?是虽远必诛么?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不由得有点好奇,由此,他们一个个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崇祯皇帝的声音忽然提高了一些,缓缓却又坚定有力地说道:“朕之心愿,乃是朕之子民,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童年有其乐!读者有其校!弱者有其助!老者有其养!车者有其位!工者有其薪!农者有其地!商者有其利!优者有其荣!能者得其用!阅者有其悟!学者有其为……”

在奉天门广场上,有穷者,也有富户,有读书人,也有屠夫,自然也少不了做买卖的人。有老者,也有小孩,有勤劳者,也有聪明人……

不管是什么人,他们听到崇祯皇帝的心愿中,都有有关他们的一方面,一时之间,都有点呆住了。

皇上这个心愿,也太宏大了吧?他们如此想着,在心中默默地念着: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

忽然之间,他们感觉,皇上这个心愿要是能实现的话,世外桃源,莫过于如此也!甚至,比起世外桃源,还要世外桃源吧!可这,可能么?

在这个疑问出现在脑海中时,他们又立刻回想起了崇祯皇帝自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忽然,他们又觉得,皇上好像是真得一直在为这个心愿而努力着。

比如,居者有其屋,崇祯皇帝亲自发明了水泥,从而能快速建造牢固的房屋。至少在河套地区,就建了无数的房屋,让迁移到此的汉人,还有草原上的牧民,都有了住的地方!永平被建虏烧毁,也是用水泥修建房屋,让活下来的永平百姓能有住的地方……

还比如,是崇祯皇帝下旨服舍违式所得,用来创建童校,年龄到了的学子,可以免费入学,这不就是少者有其学!读者有其校么!

再比如,是皇上创立了大明建设银行,面向大明百姓开放借贷,只有一点少得可怜的利息,就能让勤者有其业!

是皇上设立了大明版权专利局,设大师称号,让商者有其利!优者有其荣!能者得其用!

……

这件件桩桩,虽然还没有在大明境内大规模普及,可却都已有苗头。由此种种,可见皇上的努力!或者在未来的某一天,皇上这宏愿,还真有可能实现呢!

想到这里,特别是广场上的大明百姓,一个个非常地激动了起来。相比较而言,大明强大起来,能征服天下,让万国来朝,在这些老百姓的心目中,根本就比不上皇上这个让大明百姓得到实惠的宏愿。

这样的皇帝,才是真正一心为民的皇帝!什么秦皇汉武,什么唐宗宋祖,更不要说什么成吉思汗,又有谁能比得上当今皇上呢?

不止是这些普通百姓,就连崇祯皇帝身后的一大帮文官,对崇祯皇帝的这个心愿,也都很是震惊。

他们一个个自诩为孔孟门生,天天喊着为国为民,要效仿圣人,或者最初确实有这样的理想,可多年的宦海沉浮,又有几个人能有此初心?

那些普通老百姓能从皇帝的所作所为中知道,皇帝一直在为之努力;这些朝廷官员,和皇帝打交道更多,也更了解皇帝所实施之政策,自然就更明白,皇帝确实在这么努力着。

有宏伟的目标,言行合一,一直为之努力,这不就是古之圣人也!

当今皇上乃是当今圣人?得到这样的结论,对于这些孔孟之徒来说,真是再震撼不过了!

此时,崇祯皇帝并没有管别人心中在想什么,而是在那继续说道:“……朕这个心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难,持之以恒就更是难了!但不管有多难,朕也一定会努力去完成!”

“朕知道,朕之子民,有很多的日子并不好过,生活负担重!”崇祯皇帝说到这里,顿了顿,目光再度缓缓扫视城下,同时大声宣布道,“因此,朕决定,在今年过年,朕将给朕之子民一份大礼,减轻朕之子民的生活负担!”

崇祯皇帝这话说完之后,顿时所有人的脑海中都冒出一个问号:大礼?什么大礼?所有人都受惠,能减轻生活负担?

他们的心中,不由得热切起来,同时也份外的好奇,就想知道,这个大礼,究竟是什么大礼?

然而,让他们不甘心地是,皇上竟然没有宣布是什么大礼?而是下了圣旨,宣布这支征辽大军为京营,驻守京师。新军师将镇虏将军曹变蛟,年纪轻轻封勇武伯,一跃成为京营总戎,而监军监掌印太监冯德华则负责为京营监军。

吴三桂、李过、曹文诏等人,则为京营各军中的统帅,也都一样又封赏。

说起来,也是搞笑,曹变蛟当年死活要进入新军,曹文诏拦不住,无奈放行。那个时候,他恐怕是怎么都想不到,自己这个侄儿,有朝一日会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对于征辽大军的主要将领封赏下去后,崇祯皇帝便摆驾回宫了,具体的论功行赏,自然不可能在这种大机会,大众广庭之下公布,否则的话,一天都忙不完。

于是,这么一来,心中惦记着大礼的京师百姓,心中就有点抓瞎了。他们一个个在心中想着,皇上所说的大礼,到底是什么大礼啊?

京师百姓,虽然逐渐地散去,可这个大礼的猜测,却开始盛行在京师的酒楼茶馆,甚至各家各户中。大部分百姓,都在盼望着,到底是什么大礼,能减轻所有百姓的负担?

“你们说,皇上所说的大礼,该不会是给大家伙儿发钱吧?”

“你想得美,朝廷哪来那么多钱,就算是一人一文钱,你算算我们大明朝有多少人,朝廷给得出这个钱么?”

“就是,就算一人给一文钱,能减轻多少一点生活负担?”

“那你们说这大礼是什么?每人给一块地?据说福王的那些赐田也在拍卖了。哦,不对啊,这是拍卖,不是免费送,而且这也不存在每个大明百姓都有的大礼啊!”

“……”

琢磨来,琢磨去,硬是没人能想出来,到底皇上所说的这份大礼,到底是什么大礼!

为了这事,甚至京师中有赌场还开出了盘口,就赌这大礼到底是什么大礼,罗列了很多选项,然后给出赔率开赌。并允许别人增加选项,最终得中者有重奖!

一时之间,响应者甚多,这赌场的火爆程度,竟然成为年前京师的一道特殊的风景。

当然了,也有的人没有参与,他们对身边人提醒道:“算了算了,猜不到不猜了,反正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到时候皇上会宣告天下,我们自然就知道了!”

然而,好奇心之下,反正这大礼是什么的竞猜游戏,一直是热门话题之一。

始作俑者,崇祯皇帝,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也没想过会引起这样一股热潮。他暂时不说,有他不说的道理。从厂卫那听到京师如今的情况后,只是笑笑而已,并没有过多关注。

年前这几天,文武官员,特别是文官,都在做总结,喜讯是一个接一个。

这一年的开海所得,已经达到了七百万两之多。如果不是那佛郎机人突然反目的话,这开海所得税收的金额,估计都能突破到九百万两了。不过不管如何,明年开海所得,肯定能到达九百万两了。

大明建设银行这边,终于开始小露一点威力,这一年的利润所得,已有三百万两之多。之所以比上一年要多不少,主要原因在于大明内部的逐渐稳定,银行信誉体系的建立,以及银行越做越熟练。可以预见,随着大明建设银行本金的越滚越多,以后的利润肯定会越来越多。

大明路桥公司这边,倒是还没有盈利。主要原因,第一个是路桥公司是基建项目,修路铺桥,回收成本的周期长。而且所修道路少,大都还在摸索试验中,愿意走水泥路的商人,游客还是比较少。而且还有一个原因,水泥路对于马车并不是那么友好。

但不管怎么样,基建项目乃是千秋大业,利于子孙后代的,就算是亏本,也要继续搞下去。

倒是大明皇家水泥公司,由于水泥越来越多地为人所认知,这销量是越来越大,不管大明干旱的北方,亦或多雨的南方,又或者东部沿海或者西部内陆,都是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因此,虽然皇帝有旨意,水泥乃是基本军民两用物资,不得谋取暴利,可架不住量大,只是这一年,就有三百万的利润了。

……

以前到了年底的时候,最是发愁的,莫过于户部尚书和内阁首辅了。朝廷穷啊,没钱,过年了,到处都要钱。这户部尚书和内阁首辅,就如同民间的躲债人一般,恨不得谁也不见。

可是,如今的户部尚书和内阁首辅,看着一份份财报,一个个地笑得合不拢嘴。特别是户部尚书毕自严,这腰杆都硬了不少,走路轻快了,白头发少了,皱纹也少了很多。有人没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其他衙门的主官,在这年底的时候,其实也都不错。原因无他,朝廷有了大笔收入,特别是朝廷牵头成立,由朝廷占了多数股份的公司和银行,一个个都赚了大钱,这到了年底了,分红就有不少,又怎么可能不高兴!

当然了,要说最赚钱的衙门,其实还是宫内管着的兵仗局,不说军械这块的利润,光是各项改良,就赚了不少。自从蒸汽机船经过改良,不但缩小了体型,还增加了功率,定型之后,越来越多的地方用到,买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这只是第一年,兵仗局在科技创新上就赚了有五十万两之多。

这个情况,让其他衙门都看得心中痒痒,恨不得伸过去插上一脚。然而,蒸汽机这块还是皇上自己琢磨发明出来的。如今的皇帝,是那么的英明神武,这些文官还没有胆子,敢直接伸去皇帝的口袋里掏皇帝的东西。

不过,他们听说兵仗局如今又在试验什么新设备安装东西,经常听到兵仗局那边的巨大动静。已经有不少部堂高官在打听了,要是可以的话,他们都想着,向皇上上奏,仿效大明建设银行一般,抽调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公司,然后大家一起分股发财。

就在他们打着这样的小心思的时候,宫里传出旨意,着六部九卿,内阁辅臣前往文华殿议事,商讨钱财用度之事。

这可是好事情,所有接到通知的大明高官,全都带着笑容,匆匆赶往文华殿。

这年底之时,按照惯例,是要分红以及对国库收入预分来年的财物用度。

没多久,群臣全都到了文华殿,文官一列,司礼监太监一列,一起恭迎圣驾驾临。内阁首辅温体仁手中有各项数据,作为文官之首,自然是由他来主持此次会议。

而崇祯皇帝,则多是听着底下臣子对于钱财的讨论。一般情况下,司礼监代表着皇帝这边,和外臣协商,得到一个最终的方案,由皇帝批准,就算是完了。

在会议一开始的时候,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硬说有特别的地方,就是今年随驾前来的,还有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他的出现,一开始还真让文华殿的气氛不如往年。可随着钱财讨论地深入,渐渐地,一直不说话的刘兴祚,似乎被人遗忘了,气氛又慢慢地恢复了。

“……陛下,这就是今年各部的分红!”温体仁得到统一意见,确定方案后,便向御座上的崇祯皇帝禀告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