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1107 蒸汽船

崇祯聊天群 1107 蒸汽船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03:01:55 来源:笔趣阁

在对岸远处,视野位置最好的这些地方,几乎都是京师和通州以及附近的有钱人。他们之中,有的人是早就派了家里仆役过来占得位置,还有的人,则是过来后看到满意的位置,直接用钱砸出来的;

他们这些人,或者是好奇心爆棚,想要一睹那传说中的蒸汽船,到底怎么让水上的船动起来;或者是感觉这其中有什么商机,想来看看,证实一下……

在等待的过程中,自然不会鸦雀无声。事实上,在船厂对岸这边,几乎一直是嗡嗡嗡的声音,那些站在河边的衙役官差也不会管,甚至他们自己,基本上也都在瞧着船厂这边。

“你们说,这蒸汽是用煤炭来烧,就能让船动起来的话,简直是不可思议啊!”一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虽是冬天,却也穿得比较华丽,看来似乎是有钱人,缴个人所得税比较多的人有点感慨地说道。

“咦,你没去看看礼部在大力推广的那些科技之书?你这也太孤陋寡闻了!”有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看着也像是读书人,不过衣服穿着中规中矩的一人,用鄙视地眼神和语气说道,“能量转换你懂不懂?你给本公子说说,什么是能量怕也不知道吧?“

他的同伴听了,当即跟着说话,带着一点嘲笑道:“都别说,他肯定是来自江南吧!呵呵,他们和我们北人可不同,那精力和学问,都用在空谈上了,夸夸其谈,谈天说地,谈朝政谈女人,谈风花雪月,哪会去看一些实在的书籍?朝廷可是说了,这科技之书乃是致富之书,开民智之书,划时代之书,他们南人不懂的!”

“……”花俏年轻人听了,顿时满脸通红,楞了一下后,就有点底气不足地反驳道:“请你不要乱说,本公子……”

他都没说完话,就被刚才这人给打断了:“还不承认?看看你这身衣裳,这衣裳税缴过的吧?宁可交税也要好看,爱慕虚荣就是你们江南人的特点,还有,你别给本公子说,你没有加入复社,哼,那些复社中人不就是这样一群人!”

“你……”花俏年轻人一听,那脸色似乎更红了,指着鄙视他的人,却一下说不出话来,很显然,应该是被人说中了。其实这也不奇怪,在崇祯初年,江南那边,只要是文人,只要是稍微有头有脸的,全都加入了复社。

这个复社,其实是由多个社团糅合而成的。而社团的出现,一开始是吟诗作对而结的诗社团体,但因为是读书人,不可避免地会谈及和科举有关的东西,性质就慢慢地变了,最终各种社团都发展了起来,而且都以科举为目的,而这,就吸引了更多的读书人进社团。

于是,很自然地,这些社团的人就开始追求怎么科举得中,那些学问好的,自然就慢慢成为了领袖,又或者,是那些官宦子弟,在官场有家里关系的,资源利用了起来,又吸引更多的人进团,最终许多社团进行合并,才有了如今遍及江南的复社。为了获取政治上的地位,不可避免地会谈及朝政,抨击朝政,吸引朝野官员的注意,以博取声望。

复社领袖张溥,就以一篇连后世都有名的《五人墓碑记》扬名天下,从而奠定了他的领袖基础。而这,又吸引了更多的江南士人的效仿,在江南那边文人聚会,不是风花雪月,吟诗作对,就是抨击朝政,语不惊人死不休。正因为如此,才有刚才这些北方文人的冷嘲热讽。因为,他们终于找到比文风鼎盛的江南文人,更为优越的地方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复社几乎控制了崇祯朝的生员科举,如果不拜复社的码头,想要成为秀才几乎是不可能的。等到崇祯末年的时候,甚至连举人、进士都被其掌控。复社领袖张溥,更是隐隐有“民间皇帝”之称。

周边的那些人,听到他们的对话,南人出身的,基本不说话了,免得招来嘲讽;而北人出身的,则一个个议论起了科技这个新鲜事物,不少士子侃侃而谈,口沫横飞,似乎一个个都是科技大师,在南人面前很是显摆了起来。

很明显,在以京师为起源、中心的科技推广中,北方这边受到的影响最大,而在大明南边,多少缓慢了一些。毕竟风气的转变,不可能那么容易!

但只要大明百姓以了解科技为荣,以对科技的精通为荣,那么迟早有一天,大明现有的风气,都会为之转变。而这,就是崇祯皇帝不惜大张旗鼓地鼓励开智,并广为宣传和科技有关的事情,从而来推动科学技术的传播。比如眼下的改良船只,就是最好的例子。

正在他们谈论的时候,忽然听到了“嘭嘭嘭”地声音响了起来,随后就看到远处河边,御驾所在那边的几条船,冒出了浓烟。

“开始了,开始了……”

不少百姓兴奋地宣布,随后这对岸的百姓,都自觉地不再说话,敛声屏气地关注着对面河上冒黑烟的蒸汽动力船。

等了一会后,就见海面上的四膄冒着黑烟的船,果然都动了,慢慢地驶离港湾。

见此情况,不少百姓都欢呼出声,欢庆新船的出现,欢庆见证新鲜事物的诞生。

然而,就在他们的欢呼声中,就看到有一艘蒸汽机船,慢慢地落后,而后似乎不动了。很显然,是出了什么问题;这还没完,紧接着,另外三艘蒸汽机船中,又有一膄停了下来,似乎还出了什么比较大的问题,就见船上的匠人手忙脚乱起来,好像……好像还进水了。

船厂中,很快就有几艘普通的船划了出来,拖着那两艘有问题的船回船厂里去了。

不过最后那两艘船,却没有再出什么变故,一前一后,就在河面上往前驶着。

“看到没有,那有两个大轮子的船,这个叫做明轮,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了,只是轮子没有这么巨大!”有见多识广的人,赶紧给身边的人介绍道。

“哦,原来如此,蒸汽机是带动了这两个大轮子在水面上转动起来,才让船在河里能往前的啊!”也有别的人恍然大悟,“以前的明轮,可是有两排人坐在船底,用脚踩着的。”

这个蒸汽明轮船,不少百姓还能说上一说,毕竟有他们熟悉的东西。可另外一艘蒸汽机船,他们就没人能点评了。

“那船是怎么搞的?没有风帆,也没人划桨,更没有明轮,它到底怎么动起来的?”有人一脸迷惑地说道,“而且看速度,好像越来越快了,明显要超过明轮蒸汽船了!”

“哇,超过明轮蒸汽船了,而且还越来越快。”另外也有人惊呼了起来,“厉害,厉害,好厉害……”

那膄没有明轮的蒸汽船,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越来越快,不但超过了明轮船,甚至还远远地甩掉了明轮船,简直是”一骑绝尘“而去。

如此奇迹之下,几乎所有的百姓,甚至连警戒地衙役和官差,都不由得欢呼了起来。这欢呼的声响,可谓惊天动地,声浪一声高过一声。他们一个个喜笑颜开,为自己能见证一艘厉害的船,一艘新式船,一艘能改变如今大明船只现状的船而兴奋不已。

“看,看到没有,那船又开回来了,看到没有?”

“哇,这速度还真快,这真是太厉害了!”

“……”

然而,意外又发生了,就在这艘蒸汽船离船厂,也就是御驾所在只有一里左右的地方时,忽然又慢了下来,船上的匠人也开始忙碌了起来,最终有小旗帜挥舞,船厂那边又派出了大船,前去拉那艘蒸汽船了。

看到这个情况,岸边的百姓,不少人都惋惜地很。他们也都很可惜,这一幕没有完美。然而,刚才这艘蒸汽船的之前表现,还是让他们兴奋不已。此时的他们,都有相当高的包容性。

“真是可惜了!要是不出问题该多好啊!没想到,最终,还是趴窝!”

“不是还有那明轮蒸汽机船么,那不是没事,看到没有,又安全地开回来了!”

“呀,这速度也太慢了!”

“你就知足吧,这明轮蒸汽机船的速度慢,是因为刚才那艘蒸汽机船太快了好不好?你拿这明轮蒸汽机船去和其他船比比看,真是!”

“这个倒也是,比以前的船好像也是要快一些的!”

“没事,没事,刚才那艘最快的蒸汽机船不是开了这么远的地方么?回头工匠们再改改,搞不好就不会有事了!”

“对啊,就说这蒸汽船,有皇上亲自参与,都试验了好多次,才造出如今这种蒸汽机船的。这蒸汽机船不试验个多少次,一下就能行驶才叫怪事了!”

“……”

在崇祯皇帝刻意地宣传下,并没有掩盖皇帝如何英明神武,一蹴而就,而是把发明蒸汽机的过程,都广而告之,让大明百姓明白这个蒸汽机经历了多少次失败。这使得大明百姓在不知不觉间都已经接受了试验…改进…再试验…再改进…这种发明模式,

因此,对于此次的蒸汽机船的首航试验,大多人都是很满意的,他们的兴奋点有可能不同,讨论的侧重点也不同。可观点最终是一致的,即这蒸汽机船,最终肯定能真正造出来。以后大明的船,肯定都是这种蒸汽机船。

穿着华丽的那年轻士子,也被现场的情绪所带动,心中更是打定了主意,回头一定要好好了解那科技之书,那样回转江南后,当这种蒸汽机船出现在江南时,自己也能比别人了解得多,更能引人注目,为他人仰视了……

不说这些百姓这边最终是如何兴奋地散去,就说在造船厂这边,各条蒸汽机船所出的事故原因,随着船被拖拉靠岸,自然有人禀告到了御前。

而这些原因,其实也和历史上出现的原因差不多。热能带动螺旋桨转动,会有振动,而这,在木船上非常明显。一开始便抛锚的那只,就是因为振动太大的原因导致。

综合起来,明轮船虽然比较稳定,但浪费的动能太多,转化为推进船前进的能量消耗太大;而螺旋桨的那船,却也要克服很多问题,比如木船上可怕的振动,在水线下的螺旋桨轴轴承磨损,桨轴密封,推力轴承等等。

对于最后那艘机船,能航行那么长时间,速度也比明轮要快,这让崇祯皇帝非常振奋,当即下令放弃其他几种形式螺旋桨的研发,转而攻克这种螺旋桨,要把问题都改进掉。

他不知道,因为有他这个后世人的参与,使得这螺旋桨蒸汽船没有遇到原本历史上螺旋桨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在原本的历史上,对于蒸汽轮船最开始的试验中,其实螺旋桨船是比不上明轮机船的快速。有各种原因,比如螺旋桨的设计模式,轴的长度问题等等。

非常地巧合,崇祯皇帝给出的几种螺旋桨中,就有一种和后世大名鼎鼎地“关刀桨”差不多的螺旋桨。这种由后世解放后国人发明的螺旋桨,类似于关公刀,因此才得了“关刀桨”之名,它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不但提高了船的航速,更奇的是螺旋的振动却大大地减弱了。

在崇祯皇帝对蒸汽机船的研发方向做出明确指示之后,造船厂管事太监又向他禀告道:“陛下,铁甲船如今遇到的困难,是船体之间的契合,不过奴婢已经在组织人手,打造一个巨大的模具,直接用浇灌的方式尝试,或者不久之后,铁甲船也能有了。”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无语。不过他的脑海中,立刻想到的,却是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

虽然他没去参观管事太监所说的那个巨大的模具,可他却能知道,这种方式或者还真能行,只是不计成本而已,而且造出的船,不可能太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他便指示道:“可以多种方式去尝试,但最终研发的方向,是要具备简单操作,能流水线作业,能量产的,铁甲之间的契合打造难题,也要攻关,现在没法解决不代表以后也没法解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