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1080 魂兮归来兮

崇祯聊天群 1080 魂兮归来兮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03:01:55 来源:笔趣阁

次日一早,旨意一下,全军开拔。

在队伍的最前头,是李过所部,应该是事先已经有所准备,因此引导着军队,引导着御驾一路前行,并没有走什么弯路。

没多久,李过亲自到御驾之前,抱拳禀告道:“陛下,前面这山,就是萨尔浒山了。”

没错,这就是目的地所在。崇祯皇帝领军前来,就是要到萨尔浒来的。

一六一九年,也就是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在二到三月间,发生了明清历史上影响最为深刻的两大战事之一。

一个是松山之战,当时大明所有的家底,在这一战中损失殆尽,关外重要的据点也全部损失,甚至连当时的统帅,洪承畴也被俘投降。这一仗,可以说是明清之间最后的决战,从此大明再也无法出关。

而另外一大战事,就是这萨尔浒之战了。这一场战事,大明共损失兵力约四万余人,战死将领三百余人,丧失骡马近三万余匹,损失枪炮火铳两万余支,元气大伤。后金军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而明军自遭此惨败,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当然了,这是整个战役的情况。如今崇祯皇帝所在的萨尔浒,其实是当时明军主力,杜如松所领部队,共三万多兵力,就在这里,全部战死,包括主将总兵杜松、保定总兵王宣、原任总兵赵梦麟,都在战斗中阵亡。

崇祯皇帝看着青山绿水,心中不由得无限感慨。

如果当年这一仗,要是赢了的话,还会有以后的历史么?或者,大明就会少一些战事,能有更多的精力来治理小冰河时期所带来的南涝北旱了吧?又或者,大明还能挺过这段时期也不一定,又或者,内阁制度最终演变为最高权力机构,皇帝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思绪万千,最终又回到现实,崇祯皇帝一道旨意下去,大半军卒被派了出去,搜山寻找当年战死将士的骸骨。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些英烈,他们来自于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等边镇,另外还有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北直隶、南直隶、浙江等省份,甚至都还有永顺、保靖、石州各处土司兵,河东西土兵。他们远离家乡前来剿灭穷凶极恶的建虏,可最终却战死异乡,为国捐躯,埋在了远离家乡的穷山恶水间。

可在这个位面,朕已经打败了满清,为你们报仇,也算完成了你们未曾完成的事情,大明重新踏足辽东。

你们为国捐躯,朕从未忘记,如今,朕来了,朕来接你们回去,接你们去大明忠烈堂,享受大明的香火,与国永存!

崇祯皇帝想着,思绪又回到现实,看着眼前的大山,心中却是知道,就算知道当年发生战事的地点,可经过了快二十年的时间,估计也找不到多少烈士的骸骨了。这一片,或者应该划为禁区,建一座大明烈士纪念碑吧!

他一直想着这些事情,其他人,在这特殊的地方,同样也是感慨万千。

真要说起来,当年萨尔浒之战,大明出动军队达十多万人,比今天这次要多。可那一次,却成就了建虏的威名,那么多同袍战死在异乡。而如今,皇上御驾亲征,灭满清,只是在旦夕间。几乎是大军一到,便是大胜一场!大明军旗所指,便是摧古拉朽,势不可挡,也无人可当。满清那些威名赫赫的奴酋,全都自杀的自杀,被杀的被杀……

仔细地搜寻着山间遗骸,毛承祚等人的感受又特别地深刻。想当年,他们东江军是辽东大地上不愿受建虏欺压的百姓、逃卒组成。军中所有人为了向建虏报仇雪恨,虽条件艰苦到了极点,却依旧奋力杀敌。想当年,战死疆场的不知道有多少,那个时候,甚至都没想过死后的事情。

然而,没想到,皇上竟然会惦记着当年战死的同袍,在打下辽东的第一时间,没有欢庆,更没有凯旋,班师回京,甚至在战事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计划了要来接昔日战死同袍回家。李过直接奔袭抚顺,便足以说明皇上的一颗心了!

有这样的皇上在,我大明为国厮杀,保家卫国的将士,又如何不会拼死作战?自古以来,帝王多冷血,可当今皇上,却始终把自己这些位低的大头兵放在心中,不但在京师设立了忠烈堂,甚至还来当年的萨尔浒旧址寻找英烈!这样的皇帝,历朝历代可曾有过?

有这样的皇帝,作为大明军卒的一员,是何其之幸!

他这样的想法,在这些大明军卒中是最为普遍的想法。毕竟将军难免阵上亡,当兵一辈子,谁也无法保障自己就一定会活到最后。可皇上连万历年间战死的同袍都如此惦记,那自己为皇上征战沙场,还有什么可以顾虑地么?

军中气氛是有点压抑的,或者说有点肃穆,可每个将士对大明皇上,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皇上的爱戴之心,又进一步得到了加强。这种情况,在三日之后,崇祯皇帝登上萨尔浒山顶开始祭奠战死的英灵时,达到了顶峰。

群山之中,山林之间,大明军卒排队肃穆,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摆着一个个的战死同袍的骨骸。很遗憾,经过这么多年,找到的遗骸实在不多,但他们却正在接受大明皇帝的祭奠!

崇祯皇帝始终一脸地肃穆,带着丝沉痛,领着贵妃,带着各级将领,哀悼战死的英灵。长长地祭文,饱含深情地在这萨尔浒山上回响着……

萨尔浒之战中那些战死的同袍们,你们可以瞑目了!辽东已经收复,满清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而你们也会由大明皇帝亲自接应回去,入大明忠烈堂,享香火,与国永存!

长长地祭文念完之后,崇祯皇帝从方正化手中接过一杯酒,双手举着,面对战死英烈的牌位前,大声却有充满感情地说道:“这酒是朕从京师带来的,你们保家卫国,战死疆场,虽败犹荣,朕敬你们三杯……”

三杯酒,一杯接着一杯,洒在萨尔浒山上。

做完这一切,崇祯皇帝转过身,面对着大明将士们,他大声宣布道:“已经找到的大明忠烈,朕亲自带回京师,带去大明忠烈堂。长眠于萨尔浒山的英烈,朕决定在这里建一座大明英烈纪念碑,这一块地方,化为禁区,让大明英烈永远安息,不受打扰……”

听到皇帝的决定,几乎所有的大明将士,都不约而同地单膝跪地,面对他们的皇上,真心实意地大声回应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之大,响彻在萨尔浒山上,响彻在这天地之间,久久地回想着,似乎是当年的英烈也在跟着回应,感激大明皇帝亲至,感激大明皇帝能记得他们!

接着,崇祯皇帝一挥手,一群满清俘虏被押了上来。这些俘虏,都是四十来岁左右,甚至更大。这些人在当年基本上参与了萨尔浒之战。他们万万没想到,以为当年的萨尔浒打赢了,结果却在这十多年之后,还是要死在这萨尔浒,这命运,还真是会开玩笑!

在崇祯皇帝祭奠萨尔浒战死的英灵之时,远在辽东北方的松嫩平原上,皇太极为了避免被明军破坏,派了佟养性在这里开荒种田,虽然去年被科尔沁族骑军破坏过一轮,可今年,在佟养性的努力之下,又重新长满了庄稼。

看着数不清的这些庄稼,巡视在田间地头的佟养性,不由得很是满意。大清最为在乎的,就是这些庄稼,只要今年能丰收,那他佟养性就将是大清第一功臣。对于每个满洲族人来说,自己都有对他们的活命之恩。以后有这样的一份功劳在,不说加官进爵,至少是富贵无忧。就算朝堂争斗地再凶,也不会影响自己了。

想着这些,他愈发地尽心。这一次,再没有了科尔沁族军在背后捅刀子,远离明军,定能安然无忧。就等着这庄稼熟了,那就是自己最为荣耀的时候了!给皇上的奏章,是不是也该早日准备起来?

他自然不知道,皇太极早已被黄马褂剁成了肉酱,准备奏章?准备祭文还差不多!他心中的那个大清,也已经灭亡,沈阳,已经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怀抱。

佟养性正在想着的时候,忽然察觉到有什么动静。闻声抬头看去,却见那边的手下兵卒,都在惊慌而逃,目光再远处,却见红色的海洋,从地平线上伴随着“隆隆”地声音,迅速放大接近。

这一下,佟养性不由得傻眼了。作为曾经的大明人,那远处红色的海洋,他不用想都能知道,那是大明骑军!可是,大明骑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意外,实在是意外!佟养性实在想不明白!如果之前的科尔沁族军队,突然出现在这里,还能理解,毕竟当时科尔沁族军队还是大清盟友,突然叛变,让沿途大清军队措手不及。

可如今,明军在那么远的地方,要来这里,可是要经过一道道关卡,皇上更是不会允许明军来破坏这里的粮田,可这些明军却出现在了眼前!这些明军,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难道说,今年又将是一番白忙活?这么多粮田,又要被明军毁去?自己这一年的心血,又要白费了?

佟养性傻在那里,心中非常地不甘心。

此时,远处的明军已经越发地近了。滚滚而来的铁蹄,踏在这片土地上,隆隆地声音,宣告着大明军队的到来。

佟养性的亲卫见喊不醒自己的主子,便不管了,几乎是用拖着,把佟养性往战马存放处跑去。

可是,大明铁蹄来得飞快,离战马存放处还有一段距离,明军的旗号就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吴”字大旗之下,一员年轻小将正领军疾驰。

这些建虏彻底地慌了,甚至都顾不上去拖拉失魂落魄地佟养性,扔下了他四散而逃。可大明铁蹄铺天盖地,只是两条腿,又能完那里逃去?

佟养性被扔下后,才彻底回过神来。他慌了,连忙喊着求保护,求战马。落到明军手中的下场,他自然清楚,心中已是惶恐至极。

听到了他的喊声,有两名亲卫忽然跑了回来,这让佟养性有点欣慰,看来还是有忠心的奴才的。

然而,他又没想到,这两名亲卫返回来了之后,一把抓住了他,把他按在地上不动,而后向越来越近的明军挥手,大声呼喊道:“大清屯田总兵官佟养性在此……”

这一刻,佟养性不由得恨死了这些吃里扒外,把他这个主子给卖了的奴才,心中愤怒之极,不由得厉声大骂起来。

有一名亲卫听到,低头看了他一眼,冷笑道:“闭上你的鸟嘴,你不也是背叛了大明,出卖了大明得来的荣华富贵,你哪来的资格骂我们?”

这一声喝骂,让佟养性不由得一愣,忽然无言以对。一直以来,他觉得自己做得是对的,事实也证明,大清崛起辽东,而他娶了大汗的女儿为妻,在大清享受着荣华富贵……

他正在想着,铁蹄已经到了近前,或者是这两个奴才的喊声,让领军奔袭而来的吴三桂注意到了,他勒马停在了他们面前,居高临下,看着那个被两名满清兵卒踩在脚底下动弹不得的老头。从穿着上就看出品级不低,顶戴花翎什么的,搞不好就是自己奉旨要擒拿的人。

果然,见他到了,那两名佟养性的亲卫便慌忙禀告,把佟养性卖了。

吴三桂听了,一挥手,就有亲卫上前去把佟养性拎了起来,就像拎一只鸡一样,毫不费力地拎了起来。

佟养性已经回过神来,惊慌地他,企图垂死挣扎,对吴三桂大声恐吓道:“我告诉你,大清皇上最重视这里,肯定会派援军到来。吴克善知道么?他去年领军前来破坏粮田,就被大清抓住,碎尸万段。你要放过我,我可以给你求情……”

听到他这么可笑的话,吴三桂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