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1072 他来了

崇祯聊天群 1072 他来了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03:01:55 来源:笔趣阁

夜深了,虎皮驿的满清军卒虽然达到了历史最高,可终归也是安静了下来。然而,不知道有多少军卒或者闭着眼睛假装睡觉,或者干脆就睁着眼睛,看着漆黑的屋顶,全都无法入睡。

生死存亡之战,一旦失败,大清国灭,而他们个人的命运,也绝对不会好。对于这点,他们有自知之明。如果要是有可能,要是知道有一天大清可能会亡,或者自己就不会那么虐待汉奴,手中就不会沾满那么多汉奴的鲜血了吧?

明天一战,将会如何呢?希望在皇上的带领下,真能打败那些明军吧!

虽然是这么想着,可形势不容乐观,这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明天……明天啊……

这一夜,不知道有多少满清军卒,在心中暗暗地向所有满天神佛祷告。为他们自己,也为满清祷告。

当黎明即将到来之时,紧张的满清军卒才刚刚睡过去。可当东边的天空露出一丝鱼肚白,当太阳的光辉,即将洒在这片辽东的土地上时,满清的军卒突然被吵醒,不是上官的命令,而是急促地马蹄声。

虽然马蹄声不多,甚至可以说就只有几匹,可虎皮驿原本就不大,马蹄急促踩踏辽东大地的声音,对于老于军伍的满清兵卒来说,不要太熟悉了。

虎皮驿城头下,两名满清探马从北疾驰而至,看着城门依旧关闭,便急拉缰绳,战马吃疼,“咴咴咴”地叫着直立而起,满清探马犹如黏在马背上,可见骑术了得。然而,这满清探马却丝毫没有一点自傲,反而满脸焦急,向城头上大声喝道:“禀告皇上,城北二十里发现明国骑军,大约有三千。”

虎皮驿的城北,那是沈阳的方向,三千明国骑军突然出现在背后,不但是切断了这支军队退回沈阳的可能,还让他们意外的是,怎么会有三千明国骑军会出现在背后的呢?他们从哪里来的?

城头上的满清轮值守将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去向皇帝禀告。

然而,他才刚派出人去,就见城西方向,也疾驰而回几骑大清探马,绕到北边城门,一点没有顾及为什么会有同伙在城下。一如之前的探马一般,急停之后,向城头上焦急万分地大声喊道:“禀告皇上,城西二十里多,发现明国骑军,有四千左右!”

城头上的满清轮值守将吓得差点没站稳,这一次,他没有立刻去禀告,而是满脸不信地大声喝问道:“哪来那么多明国骑军?是不是看差了。谎报军情,仔细你的脑袋!”

“奴才敢以脑袋担保,四千明国骑军,只多不少!”那名从西边过来的探马指着自己的脑袋,几乎是吼着回复道。

这一下,轮值守将不得不信,哪怕他想不通,也不敢怠慢,连忙又派人去御营禀告。只一会的功夫,就见济尔哈朗匆匆赶到,那脸色异常地难看,大声喝问道:“怎么回事?哪来如此之多的明国骑军?”

这时,已经核实了城外探马的身份,城门打开,探马刚进了城。听到贝勒爷问话,他们也不知道,就只好复述了一遍之前禀告的消息。

不过其中一名探马的年纪比较大,或者是见识多了,他补充一句回复济尔哈朗道:“贝勒爷,奴才猜想,可能……可能是投靠了明国的蒙古人!”

或者也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解答为什么明军会有那么多骑军了。要知道,骑军可不是一般兵种。明国以前的时候,那可能有这么多战马!

他们正在说着话,却又听到有急促地马蹄声响起,正诧异间,就听到在城头上的轮值守将带着一丝恐慌之音大喊道:“东边……东边的探马赶回来了!”

济尔哈朗的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也不再管眼前几个探马,三脚并作两步,几乎是小跑着上了城头。就只这一会的功夫,城外的探马已经到了城下。

济尔哈朗低头看去,就见那探马一脸慌张地大声禀告道:“快禀告皇上,东边三十里不到,发现明国骑军,有三千之多!”

这都是上万骑军了,怎么可能!济尔哈朗第一个感觉,就是假的。可他很快,就想到了刚才那年纪大点探马的猜测。

明国怎么都不可能有这么多骑军的,也只有蒙古人也来了,才可能有这么大规模的骑军!可是……可是登莱巡抚卢象升,不是临时出战辽东,他有那个权力,有那个时间,把蒙古人也调过来么?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关键之所在,立刻厉声喝问城下道:“确认是明国骑军,不是蒙古骑军?”

“千真万确,奴才所见,的确是明军军服!”探马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这一下,济尔哈朗又有点糊涂了,对于这个军情,他实在难以搞明白?不过军情不敢耽搁,他立刻派人回去禀告皇太极,同时又喝令,继续派出探马,去查探莫名其妙的明军骑军情况。

没过一会,皇太极匆匆赶到,眼中都是血丝,很显然,昨晚就没睡好。他还没来及说话,另外一个方向,代善也匆匆赶了过来,那脸上,挂着两个大大的眼袋,很明显,一如皇太极,昨晚估计是失眠了。

两人都没顾上什么君臣礼仪,纷纷逮着先到城头上的济尔哈朗问情况。

“怎么回事,哪来那么多的明国骑军?”

“明国怎么可能把九边骑军都集结了派过来?”

济尔哈朗面对两人的问话,他也有点无奈,没法回答,只好强调自己发现的一点异常道:“按理说,那么多骑军,来得是蒙古人倒也解释得通。可臣已确认,这些骑军都是穿明军军服的!”

一听这话,皇太极呆呆地站那片刻,忽然失声说道:“朕知道了,朕知道了,这是明国河套那边的骑军。如果真像你所说,那绝对是明国归化城的骑军!”

听到这个猜测,代善就不理解了,立刻问出他的疑问道:“卢象升只是登莱巡抚,能统领明国前线各路人马,已是极限了,他又怎么可能有权去调动河套那边的骑军?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时候的皇太极,并没有转头看代善,只是低着头。此时的他,脑海中闪现出了那个年轻皇帝的身影,站在京师的城头上,当着两军军卒,指天发誓:“有朝一日,朕必定御驾亲征,收复辽东!”

这么想着,皇太极的脸色惨白地就像死人脸,就在那里喃喃自语道:“他来了,朕就知道,是他来了!对,肯定是他,他来了……”

他这话,听得周边几个人都有点吃惊,一时之间,所有目光都转向他,代善更是忍不住问道:“陛下,谁来了?”

他们能看出来,他们的皇上,似乎连胆子都吓破了,在他的身上,没有丝毫的斗志。这个“他”,到底是谁?他们非常地好奇!

在代善连续问了几声之后,皇太极抬起头来,不过却不是去看代善,而是看向那边方向。不过他们此时都在北门,根本就看不到南门外边官道的情况。

与此同时,皇太极也在继续喃喃自语,同时也算是回答了代善的问题:“他来了,朕就看出来了,他当年在京师城头誓言之时,朕就看出来了,他绝对不可小觑……”

听到这里,代善忽然恍然大悟,失声大叫一声道:“明国皇帝?”

说出口之后,他也一下确认,除了明国皇帝御驾亲征之外,其他人,包括蓟辽督师孙承宗那个老头,都无法调动河套地区的兵马。而到调动河套地区兵马的程度,明国皇帝既然已经承诺了御驾亲征,那十之**,肯定是明国皇帝真来了!

济尔哈朗当时没有和皇太极和代善两人就近去和崇祯皇帝喊话,可他随后也知道了当时两皇的对话,此时一听这两人的话,顿时也明白过来,肯定是明国皇帝来了。皇上如此失魂落魄,也是因为他明白,明国皇帝御驾亲征而来,必定是携重兵而至,就是要一举收复辽东的。

以明国的国力,消耗了大清的国力如此,这简直是一个壮年汉子和年老体迈等死的老汉过招,大清生死存亡之战,竟然没有一丝胜算。而且从目前来看,大清一出沈阳坚城,刚入这虎皮驿,明国骑军就四面包围而来,这已经说明,大清落入了明国皇帝的算计了。

一时之间,城头上的这几个满清头目,都各怀心思想着事情,没人说话。城头上,便安静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有雷声传来,隐隐约约,隆隆地声音,由远及近。

但凡是满清的老兵,只要稍微一分辨,就吓得一个个相顾失色。他们听出来了,那隐隐约约传来的隆隆声,不是雷声,而是成千上万地马蹄声所合奏而成的。大清全部兵力至此,蒙古盟友早已背弃投明,都不用去看那些骑军会是什么人的骑军了!

皇太极等在城头上的奴酋,包括城头上轮值的满清军卒,一个个都抬头远望,只见在天际的尽头,无论官道还是野地上,慢慢地拥出一条红线,犹如天边的惊雷,滚滚而来。

离得近了一点,便能看到大红地鸳鸯战袍,无数的骑卒,卷起铺天盖地的尘土,直扑虎皮驿而来。

东边、西边和北边的明国骑军似乎是约好的一般,几乎在同一时间到达虎皮驿,上万不止的骑军围住了小小的虎皮驿,这气势先声夺人,光是马蹄声响,就已经震得满清兵卒毫无斗志。

皇太极在城头上放眼望去,果然确认,在围城的明国骑军中,有不少人都是蒙古人。只不过他们此时穿着明军军服,很显然,是已经被明国吞并了的蒙古人。

可从他们的脸色神态上看,一点都看不出那种被吞并后的不甘。他们每个人似乎都很满足,都带着自信,似乎为他们是明军而自豪!

在这些军队簇拥着的,有一杠“洪”字大旗下,是一位身穿大红绯袍的文官,不用说,这人应该就是明国归化总督洪承畴了。对于这人,皇太极也曾听说过,知道他也是非常有能耐的人,明国皇帝派他治理新占的河套,也能看出一二。这洪承畴的身份,比起登莱巡抚还要高,能指挥得动的,就只有京师城头上誓言的那个年轻人!

这些到达虎皮驿的明国骑军并没有攻城,也没有上前喊话,只是围住了虎皮驿而已。所有人就地休息,衣袍不解,似乎是在等待什么人。

虽然明军不动,可这气势却似乎已经攻进了城内,攻进了每个满清军卒的心中。在满清军卒开饭的时候,原本是满清军卒最为期待的这个时刻,却格外的沉静。有的人反常地没有胃口去吃,而有的人,却在拼命的吃,就像是死也不愿当个饿死鬼那种。

城头上的皇太极等人,也没有一点食欲,慢慢地移动沉重地脚步,往南边城墙而去。等确认了这次明军来犯的主帅,其实不是登莱巡抚,而是明国皇帝之时,他们这些奴酋就已经知道,从战事发起的一开始,大清就已经没有胜算了!

不知何时,皇太极等人在那边城头上看到,城外明军主帅,那个身穿大红绯袍的洪承畴,也已经到了南边,没有关注虎皮驿,而是向南而望,不时还有夜不收到他跟前禀报,而他始终望着南边。

看着这一切,皇太极便知道了什么,他也望向南边官道的远处。他就想看看,几年未见,那个年轻人到底如何了?

这期间,鳌拜等侍卫,几次劝谏皇太极,想让皇太极去用膳,他都没理。到后来,哪怕代善和济尔哈朗相劝,他也一样没理。

此时的皇太极,就想看看那个年轻的对手。大清最为强大之时,那年轻人一番誓言之后,却能扭转乾坤,把大清磨成如此,如今甚至到了要国灭之时,那年轻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年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