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1035 福王

崇祯聊天群 1035 福王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03:01:55 来源:笔趣阁

因为这些国家,不会因为大明说不会看上你的国土就放心不当回事。他们肯定会想,要是明国哪天想着把藩王封过来怎么办?有这种想法的背景下,只要有心人稍微一唆使,就会有一起对付大明之心。

而大明目前的实力,并没有足够强大,能以一国之力,把周边所有国家都一一打服。大明接下来的重心,还是要先把辽东的建虏灭了,把辽东收复了。

不过,藩王封建海外之事也不能停。如今只是找了借口,把唐王改封洞吾。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再找个不同类型的藩王改封。不知不觉间把这事的影响面扩大,以后等国力足够强大了,正式提出藩王一律封建海外的国策,就不会突兀了,也会少很多人反对。

如此想着,崇祯皇帝便传旨,让那小土豪进京面圣。

之所以称之为小土豪,并不是说他年龄小,恰恰相反,他的年龄,至少比崇祯皇帝要大一倍。他的小,主要是体现在财富上。分封时间太短,当年就藩时,赏赐的财物再多,也不可能多过几百年积累起来的藩王。

这个小土豪,就是崇祯皇帝的亲叔叔,就藩洛阳的唐王朱常洵。想当年,在大明也是风云中的人物,国本之争,闹了十多年,乃是万历三大案之一,差点就成为了大明朝的皇帝。

不过他虽然没抢赢皇帝之位,却在其他方面成为了胜利者。当年的皇帝死了,皇帝的儿子又死了,他还活着,不愁生活,每天乐呵地活着。

当他接到旨意,要他进京之时,却又心中忐忑了起来。对于如今这位年轻皇帝,他的亲侄儿,说句实话,他心中是有点害怕的。

当年的那个废物哥哥当皇帝,他是不服气的,对于最终失去皇位,他是不甘心的;后来那位木匠侄儿当了皇帝,他更多的是看热闹心态,对于大明朝各地闹出的事情,幸灾乐祸地心情都是有的。特别是对那些文官,让你们当年为他们抢皇位,如今好了吧,都是什么皇帝,还推出了一个阉人,骑在你们的头上拉屎拉尿,把大明搞得乱七八糟,活该!

当天启皇帝突然去世,崇祯皇帝继位时,福王甚至都在想着,那一支一个个不得好死,这是报应。搞不好,这个小侄儿也会不得好死!

虽然原本的历史上,确实不得好死。可在这个位面上,崇祯皇帝却做出了一件又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取得一件件令人震惊的成就时,福王就害怕了。

毫无疑问,这位崇祯皇帝是个英主,大明在他的手中蒸蒸日上。如此有为的一个年轻皇帝,肯定是强势的。他会不会翻当年的旧账?这个好像不好说!

在他看来,越是厉害的皇帝,对于别人就越是苛刻。一言九鼎的时间久了,要是哪天想起来要为他父亲出出气,那他的麻烦就大了。

之前听到唐王的事情时,福王就琢磨不透了。按理来说,这个侄儿皇帝这么厉害,更应该抓着权力不放吧?可为什么唐王却能封建洞吾,还握有军政大权,这和当皇帝有什么两样?

还没等他想出个一二三来,地方官陪同着锦衣卫上门,让他进京面圣了。藩王就藩之后,很少有再进京面圣的例子。福王一路上是想了很多,担心了一路,就算在紫禁城见到了笑容相待的崇祯皇帝,这提着的心也没放下。

崇祯皇帝看着大腹便便的福王,想起从地方报上来的消息,这个亲叔终日闭阁酌饮醇酒,所爱唯有妇女、歌舞。看这样子,似乎是真的,年纪也有点大了,该不会没有任何想法了吧?

这么想着,他又转头看看福王下侧的世子朱由崧,虽然是一个大胖子,一个年轻的大胖子。对于他,崇祯皇帝还是知道一些的,在原本的历史上,走了一点狗屎运,被拥戴为皇帝,不过也就当了一年左右的皇帝而已,而后就被满清杀了。这个,或者还能有点激情的吧?

客套话说完,崇祯皇帝就不再啰嗦,直接问福王道:“洞吾那边的事情,想必都知道了!朕最近收到的消息,唐王已经到达阿瓦,是洞吾最为富裕的地区。军队现在正在休整,等过段时间之后,便会继续南下,攻占洞吾全境……“

说着话的时候,他注意他们的神态,福王的表情不变,似乎无动于衷,可二十多岁的朱由崧却脸上露出了一丝羡慕的神色,虽然崇祯皇帝看过去时,他这丝羡慕的神态马上隐去,但还是被他给看到了。

崇祯皇帝不动声色,继续给他们说道:“……对了,唐王已经决定,他的藩王府,就设在阿瓦,就是洞吾……哦不,唐国最富裕的地区。”

他说完之后,福王还是保持着表情不动,也不说话,好像只是在聚精会神地听着而已。朱由崧似乎想说话却最终还是扮了个乖乖宝宝。

崇祯皇帝见了,知道这福王已经是老狐狸了,轻易不会表露出心中想法,便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大明的宗室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社稷江山。如果不妥善解决的话,祖宗基业都可能不保。这点,朕没有危言耸听。具体的情况,这里有一些资料……”

说到这里,他一挥手,边上伺候着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王承恩,立刻把两份奏章呈送到了两个胖子面前。相对于朱由崧马上伸手去接,唐王倒是犹豫了一会才接了过去。

崇祯皇帝见了,便继续说道:“因此,朕必须要解决宗室问题。唐王之事,就是解决的办法。皇叔以为如何?”

藩王封建海外,别人可以不知道,但当事人,比如唐王都是要事先沟通好了的,因此不得不说。如今要把福王封建海外,那这个国策,也必须得事先告诉他们了。

唐王虽然表面一直不动声色,可当他听到这里时,才真正恍然大悟。他也没翻看手中的奏章,那里面的东西,他没兴趣,反正又不是他当大明的皇帝。

此时见崇祯皇帝盯着他,等待他答复,知道不开口不行,便低着头开口说道:“国家大事,孤一点也不懂!”

这是拒绝发表评论的意思了,朱由崧听了,略微有点诧异,稍微看了他老子一眼。

崇祯皇帝一听,眉头稍微一皱,不过随即松开,他最是烦这种老狐狸,轻易不说出心中的想法。既然如此,那就再直接点得了。

这么想着,他便又对唐王说道:“既然皇叔没看手中那奏章,那朕可以简要说下,我大明几乎每一代都有一些世袭藩王,如今在大明国土上,皇叔可知已有多少藩王了?除世子接替藩王之位外,其他子女的爵位则逐代递减,可就算这样,领取国家俸禄的宗室又何其之多。不说别人,光是皇叔,都已有五个子女了吧?我大明开国将近三百年,宗室俸禄已是朝廷最大的开支,最近这几十年来,有多少宗室因为朝廷发不出俸禄而活得像乞丐一样?这该是太祖子孙应有的待遇么?“

对于这个情况,作为藩王来说,自然是知道的。在一开始听皇帝说话,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时,唐王内心丝毫不波动,可此时皇帝换了个角度说时,他不由得心中一动,抬头看了下崇祯皇帝,不过还是很快低下头去。

朱由崧倒是听得不自觉间点了点头,这是事实,很多血缘稍微远了点的宗室,混得简直连乞丐都不如。

“虽然在嘉靖年间,对宗室制度有过一次革新,允许宗室远亲自谋生路,可科举,但我大明宗室又有多少人能因此改变生活困境?”崇祯皇帝说着,似乎有点感慨,稍微停了下后才继续说道:“因此朕思前想后,最终才有了唐王之策,海外土地幅员辽阔,与其让外人统治那里,不如让宗室能在那里当人上人,如今唐王做到了,朕想着,这样的好事,朕总要照顾血缘近一些的亲人才行……”

说到这里,目的已现,唐王和朱由崧都不由得抬头看着崇祯皇帝。

“……朕已经谋划好了一处地方,想赐给皇叔,可以去那里如唐王一般,尽展所能,为自己,也为大明开疆拓土!”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忽然加重了语气问道,“这地方,就是安南,皇叔以为如何?”

唐王听了,因为脸上的胖肉太多,导致有点显得小了的眼睛眨巴了几下,竟然挤出了几滴眼泪,一边用手去擦,一边带着哽咽说道:“孤自认为一直在洛阳安分守己,从无半点逾越之处,不知道陛下看孤何处有不满,竟然要把孤流放至如此蛮荒之地?“

说完之后,他竟然还从坐凳上站了起来,缓缓地跪了下去。

他的这番动作,让朱由崧都吃了一惊。如果没有唐王的先例,第一次听说这事的话,朱由崧恐怕会和他老子一个想法,皇上是要把他们流放到蛮荒之地去。可唐王确实是要在洞吾建立唐国,拥有军政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藩王。这对朱由崧来说,是相当羡慕的,宁为鸡首不为凤尾!唐王在唐国那,该是何等威风!

因此,他有点不理解老子的想法?

唐王是长辈,他这一跪,份量有点重。不过好在这殿内,事先已经屏退了他人,王承恩又不会乱说,因此唐王来这一处,崇祯皇帝并没有多大为难,反而多了一丝反感,自己并不去扶,只是让王承恩去扶他,而他自己,则坐在那里,声音有点冷了地说道:“皇叔这是理解有问题,朕是照顾皇叔,先把如此好的机会让给皇叔。安南和大明交界,其繁华甚至唐王更甚。这样好的地方,又怎么会是流放?皇叔可有见过,流放后能在地方建国,号令诸臣的么?”

王承恩此时已过去,伸手扶起福王,同时却低声在福王的耳边说道:“殿下三思,抗旨则后果自负。”

他这声音虽然可以压低了一点,却能让福王,甚至连边上的朱由崧都听到。这种**裸的威胁之语,崇祯皇帝不好说出口,但王承恩说出来,却是没有什么顾忌的。

福王和朱由崧一听,顿时都吓了一跳。王承恩虽然年轻,可他是东厂提督,去年的时候,刚才南方闹了个大案出来,不知道有多少户有钱人家被抄家流放,这可是崇祯朝规模最大的案子之一。

崇祯皇帝就当没有听到,其实王承恩这话,就是他授意的。此时的他,依旧在苦口婆心地说道:”朕是看出来了,皇叔是年纪大了,不想动,就想这样过着日子算了!可世子还年轻,还有其他兄弟姐妹,他们又该如何?难道真得要一代代下去,最后沦为乞丐一样么?皇叔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子孙后代考虑一下吧?“

确实,冲动热血基本和老人无缘,他们只会谋划,只会计较得失,但好在朱由崧是年轻人,听到唐王能在洞吾建国之后,他心中就有了冲动。此时一听皇帝的话,虽然他是世子,不用担心爵位问题,可他的儿子呢?

这么想着,他就几次看向他老子,看老子不答话,就有点急了,惹恼了皇帝,虽然皇帝不好亲自对亲叔动手,可东厂上门来找事,甚至授意地方官来找事,而皇帝假装不知道,这样的事情,福王府能抗得起么?

这个情况,福王也考虑到了,甚至他都想到了,有以前的国本之争在,搞不好崇祯皇帝是故意先拿自己开刀的。要是自己再拒绝的话,还真可能会有各种问题。这皇上的手段,这几年来可一直是层出不穷的!

这么想着,福王就有点不敢依仗亲叔的身份了,他犹豫片刻后,带着点怀疑说道:“唐王要是真心为陛下镇守边荒之地的话,孤乃是陛下亲叔,自然义不容辞!”

这言外之意,崇祯皇帝听懂了,他转头看了朱由崧一眼,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