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1017 得罪了谁

崇祯聊天群 1017 得罪了谁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03:01:55 来源:笔趣阁

凭借着多年在建虏军中的经历,范文程一下就听出了这是训练有素的骑军才能发出的马蹄声。顿时,他立刻紧张了起来,这里怎么会有明军的骑军?

范文程下意识地吹了灯,一把抄起那些信纸,就想往外跑。可到这时候,他忽然又听出了点什么,便止住了动作,再仔细一听后,便坐了回去,同时展开信纸,重新捋平。

门外响起声音,范苟推门而入,看到范文程的样子,不由得心中很是佩服。刚才的时候,他是吓到了,就以为是明军来抓他们了。

“师兄,刚才庙外那条官道上,有一队骑军经过。从他们的旗号上看,是关宁骑军,新军骑军和东江骑军三个部分,一共大概有八百骑的样子。看方向,是往京师而去。”范苟低声禀告道。

范文程一听,眉头一皱,这三支骑军,不正在鞍山驿堡那边和大清对持么,怎么又派了一部分回京师?难道是明军又在辽东打了胜仗?

他没想过大清能打胜仗,因为他知道,就算再能打的军队,如果没有粮草物资的话,那也不可能打胜仗的。以目前大清的实力,能维持住他离开之前的局势,其实就算不错了!

这时候的范文程很是有些担心,皱着眉头想了会,就问范苟道:“现在外面有什么动静没有?”

也是由于永平府城那边的情况,因此范文程很是谨慎。他的手下并没有全在身边,而是撒在外面警惕着的。

范苟一听,稍微犹豫了一会后回答道:“似乎江湖上不是很平静,外面不时可以看到一些江湖人士,气势汹汹地样子。这都临近年关了,还没个消停!”

一听这话,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因为之前那个被抓的壮汉,就是江湖中人。

范苟见范文程的表情,知道他在担心,便发表自己的看法道:“师兄,这里离永平府城已经有点远了,那边混江湖的,也没听说也什么大帮派,不可能影响到这边的。再说了,死了个江湖人而已,就算他们发现了尸体,又有谁会知道是我们干的?”

古代的时候,如果是普通百姓的话,基本就生活在出生地方圆几十里而已。一般来说,很少人是会出远门的。像后世那样一百公里的路,开车走高速也就一个小时不到而已。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走路至少要六七天,这路上的花费不少,代价很大的。

范文程听他这么一说,想想也是这个理,心中便松了口气。而后脸色一正,把手中信纸折叠好了递给范苟道:“你立刻回沈阳一趟,把这封信交给皇上。记住,这信非常重要,务必亲手交给皇上。我在信中还向皇上要求几倍的财物,皇上会给你的。”

范苟听了,心中有点吃惊。这次出来,随身所带财物一共值多少钱,别人不知道,他作为范文程真正的心腹,自然是知道的。

心中这么想着,表面上却没露出来,只是点头应道:“老爷放心,我这就立刻出发,一定把信送回沈阳的。”

没多久之后,范苟只带了一个人,出了庙门准备离开。

这时候,正好遇到了庙里的主持迎面走来。范苟合什道:“大师做法事回来了?”

那主持见到范苟,脸色似乎稍微有点异样,点点头应付了一句,便带着手底下的和尚进庙了。

范苟也不以为意,以为主持被人请去做了一天一夜的法事,是累到了。

他却不知道,就在庙门对面的一处树林里,一群人围着一个似乎病得比较厉害的瘦子,其中为首那人问道:”侯三,认得么?“

这个瘦子正是侯三,他在野外冻了一晚上,身体已经冻病了。可就算这样,只要有什么地方发现异常,他都会坚持着赶去,亲眼确认下是否是范文程那伙奸贼。也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降低打草惊蛇的可能性。

因为侯三提供的线索,说范文程一伙人是假扮和尚,因此,各地的寺庙是重点关注的地方。这个庙里来了挂单的和尚,虽然人数上对不上,却还是由本地的江湖豪侠出面,以请主持去做法事为理由来核实情况。

此时的侯三,只是看了一眼,就激动了起来,死死地盯住范苟等人,咬牙切齿地说道:“大人,这两人是范文程一伙的,草棉敢以性命担保!”

一听这话,为首的锦衣卫百户顿时大喜,他立刻吩咐手下,悄悄跟上去,找个没人的地方把这两人抓了。

这次为了抓捕范文程这些狗汉奸,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厂,都是出动了精锐的。人多欺负人少,又是突然袭击。没多久功夫,范苟两人就被五花大绑地押到了百户跟前。

范苟心中非常地震惊,他看这些人的服饰,便连忙开口求饶道:“各位好汉饶命,贫僧只是……”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抓他领头的那人向其中一人禀告道:“大人,人已抓到。”

一听这话,范苟顿时就如五雷轰顶,要是江湖中人倒还好说,用钱砸,说不定能砸出一个平安来。可这一声大人,却道明了这些人的身份,竟然是官差。

身上的东西被呈送上去,范苟绝望之余,又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说道:“这位大人,小人也是迫不得已做事而已,只要各位能放了我,钱要多少有多少,这比你们干一辈子……”

他在想着,信中有言明财物的,这数额之大,就算是官府中人,说不定也能收买收买。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那在看信的人,忽然一拍信纸,大喜过望道:“确认无误,那范文程狗贼就在庙里,这是他写给奴酋的信。呵呵,这次我们锦衣卫总算比东厂先抓到了人……”

范苟已经听不清后面的话,因为,当他明白眼前这些官差,竟然是锦衣卫时,他就知道,自己最后一丝希望都没了。

锦衣卫,乃是皇帝亲军。如果只是一个两个,还有收买的希望。可这么一大伙锦衣卫,那是断然不可能被收买的。

边上的侯三听到,不由得仰天悲呼道:“大哥,您在天之灵听到了没有,那些残害你的贼人,如今已经被抓到了。那一晚,你为了小弟宁死不说,临死还怒睁双目,如今,可以瞑目了!”

锦衣卫百户心情不错,看着侯三生病还坚持着到各地认贼人,心中也着实感动,便对他说道:“你且放心,这次抓到范文程这伙奸贼,你们的功劳不小,本官必会如实上奏,呈送御前。”

之后,就开始审问范苟两人。他们两人的骨头,可没有壮汉硬,锦衣卫只是用了一点点手段,想让他们招什么,他们就招什么了。

寺庙内,范文程几乎是用了一个通宵时间完成了写给皇太极的信,刚躺在床上想合一下眼时,就那么悄无声息地,突然之间,厢房的门被人突然踹开,一条条大汉用了进来。哪怕范文程自诩文武双全,一下子拥进一大伙大汉,顿时把他叠罗汉般压在床上,甚至差点把他的屎给压出来,捆了个结结实实之后,才把他押下了床。

范文程此时已经没有一点羽扇纶巾的风度,一脸的惊慌,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们……你们是什么人?贫僧不曾得罪你们……”

实在是这来势太凶猛了,读多了书的他,也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心中有些明白的绝望之余,又带了那么一点点侥幸心理。

“不曾得罪?”锦衣卫百户嗤笑一声道,“你得罪的是你祖宗,得罪是大明百姓,得罪了皇上,你这个数典忘祖之辈,助纣为虐,范文程!”

一听连名字都叫出来了,就算是范文程文武双全,也瘫了。因为他知道,他所做的那些事情,落在明国的手中,那是彻底完了。

崇祯皇帝在第一时间,通过聊天群获悉了范文程被活捉的消息,便立刻传旨,押解这些奸贼进京。同时,在知道了侯三等人立下的功劳后,又追加圣旨,让侯三一起进京。

退出聊天群,崇祯皇帝不由得笑了,心中想着,这个狗汉奸,这个时候落网,刚好赶上了自己在准备的这场大典。这该是冥冥之中那些被他害死亡魂的心愿吧?

他这边,是接二连三地好消息,可在洞吾他隆王这边,却是接二连三地坏消息。

这一年来,他一心想实施新政,可总是事与愿违,各个地方,特别是北方地区,老是出现和他作对的事情。平了一波又一波。更让他最在意的是,阿赫木旦人中不断地出现逃亡。这些是他的统治基础,要是出问题就麻烦大了。因此,可以说他在这一年中,精力就主要放在阿赫木旦上面。

可这还没完,如今的他,正在大殿内大发雷霆,北方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先是明军突袭,木邦失守,而后整个木邦地区在很短的时间沦陷。接着又是孟密、孟养等地,也宣告失守。明军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在北方整条线上一起动手,连给他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其实,如果只是这的话,也没什么。毕竟这几个地方原本就是明国的地盘,以前夺了过去,如今失去也就失去了。可是,他最在意的阿瓦地区,如今却暴露在了明军的兵锋之下。那里可是洞吾最为重要的产粮区。原本他都已经做好了打算,就准备在这两年迁都阿瓦的,因为那里非常重要。

阿瓦绝对不能落入明军手中!他隆王又摔碎了一个杯子,心中发誓说道。虽然他在那里布置了重兵,也有心腹手下镇守。可是,明国这次绝对来势汹汹,竟然是木邦、孟密和孟养一条线上几乎同时动手。他很是担心,阿瓦也会被明军夺去。

他一直掌握有兵权,也是因为如此,他才能从他侄儿的手中,把王位给夺过来。真要说起来,他在洞吾的历史上,也算是一名有为的国王了。只是很可惜,在这个位面上,他被蝴蝶翅膀影响到了。

虽然不知道明国攻过来的军队数量有多少,他隆王都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可以说,他是尽起全国之兵,什么炮兵、水兵、象兵、步兵、弓箭手、圆盾兵、长盾兵、宫廷卫队和掸族兵,全都随他一起出征。

其实也是,他御驾亲征,要是失败了,就洞吾这么小的地方,又不是明国可比,也没地方可以逃。这种战事,对于明国来说,可能只是边疆的一场战事而已,可对他来说,就是倾国之战!

他隆王也是狠人,一如洞吾以前的国王,对于汉人最为防范。和明国的战事一起,他立刻下旨,把阿瓦地区的明人,全部逮捕起来,押到江边杀害,而后推入江中了事。

顿时,大金沙江的下游,几乎就成了红色的大金沙江。明人的悲惨,再次在异族人的屠刀之下,血洒大地。

他隆王的新政,随着这场战事一起,也几乎全盘作废,洞吾全国上下,立刻进入了战争状态。但他隆王的大军进入阿瓦城时,他才算是松了口气,终于赶在明军攻过来之前赶到了。

他隆王也算是打惯了仗的,立刻派出探马,不断地往北探听明军的动静。半个多月后,终于大概清楚了明军的情况。

这不知道还好,搞清楚之后,他隆王顿时就感觉压力山大。因为他发现,明军并没有趁胜攻击,而是打下了北部地区后就驻守,并在那里出榜安民,显然是打算长久待下去。

大军就驻扎在北方,能够随时南下,地势便利,其以下攻打阿瓦的话,犹如高屋建瓴之态。如此一来,阿瓦地区的压力可想而知!

对于他隆王来说,这场战事,他耗不起。明军虽然没再往南攻,可他却不敢撤军。可全国的大军集结在阿瓦,这后勤压力也非常大,对于洞吾国力的消耗也非常大,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他一边继续刺探消息,一边苦思良策。

还真别说,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他隆王,明军的这种策略,还真被他找到了一处致命之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