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聊天群 > 1011 男儿大丈夫就当如此

崇祯聊天群 1011 男儿大丈夫就当如此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03:01:55 来源:笔趣阁

“什么?没有从北方过来的人?“两天后,中年男人听到手下人的禀告,大吃一惊,有点不信地问道:”你是说没有商人过来还是说……“

他的话还没说完,他手下就连忙禀告道:“是北门那边进出的多是城中外出劳作的那些人,小人今天在城门处看了一天了,确实没有从北面官道上来人!”

中年男人听了,便再也坐不住,他转头看看天色,立刻站了起来往外走去。这种情况很蹊跷,他要亲自去核实下,否则贸然去打扰大人的话,怕会吃不了兜着走。

以他的身份,虽然不被洞吾人所待见,可还是能上城头去的。

在上了城头后,他便仔细打量着城外的一切。这个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夕阳红彤彤地挂在西边的天空,给大地也撒上了一层血色,不,是红色。

中年男人纠正着心中的想法,同时看到,城外的农夫,正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地回城里了。

咦,好像不对!中年男人忽然发现了什么,连忙定睛看向那成群结队而来的农夫。

他比较关注农事,因此立刻察觉到不对了。城外的农夫,多是汉奴,一天到晚,不是干活就是干活,哪有心思成群结队,做伴儿行,顶多两三人一起属于一家洞吾人的,才会一起走。好像城外的农夫,也比以往多了不少了!

这么想着,他忽然又发现了一点不同,城外好多个农夫,都是身材魁梧的汉子,在精瘦的农夫衬托下,很是显眼。

中年男人的精神立刻紧绷了起来,他立刻吩咐跟在身边的手下道:“去,到城外拦着,核实下他们的身份!”

他在城头上说话的声音有点大,正好被走在城下的一名农夫听到了。这名农夫立刻转身,对城外摇晃了手中的锄头。

城外的许多农夫一见,立刻加快了速度,快步往城门这边走来。

“你们站住,不得再进城!”中年男人在城头上有点慌了,立刻用手指着大声说道,“谁敢抗命,小心收拾你们一家老小!”

那些农夫听到,抬头看去,把他的外貌深深地印到了脑海中,而后不但不停,也不是快步,而是跑了起来。

中年男人一见,知道不妙,正待大喊时,忽然眼角看到什么,立刻抬头看去。

只见官道地远处,有骑军出现,足足有上百骑,正飞快地往城门这边奔驰而来。而在骑军的身后,得益于道路的泥泞,并没有尘土带起,清晰地视野中,明显看到许多穿大红战袍的步军,正往这边狂奔。

“不好,敌袭,明军来了,明军来了!”中年男人看清楚之后,吓得连忙大喊大叫。

城头上,懒散地洞吾守军慢了好几拍,在中年男人大喊大叫了好一会后,才发现城外的情况,顿时,一个个都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好?在此时他们的脑海中,城外那是密密麻麻的明军,这可怎么办?

还是中年男人先回过神来,连忙大吼着交代道:“快,快关城门,关城门啊!”

然而,此时的城下,那些强壮的农夫,已经杀了城门下的守卒,抢了他们的兵器,守住了城门洞,同时大声喊道:“大明百万天兵杀到,降者免死!”

这话喊得那些惊慌失措地洞吾军卒更是不知所措了,虽然有中年男人的提醒,可他们的骨子里,其实还是有对天朝上国的敬畏。只是因为这些年来的得意,有些淡忘了。但此时面对明军的攻城,他们终于还是想起来了。

中年男人已经顾不得是不是低人一等了,一把抓住城头守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使劲摇晃,同时大声喊道:“明军要是杀进来,岂会饶过我们,还不快夺回城门,晚了就来不及了!”

城头守将被他唤醒,一把推开了他,连忙指挥手下开始夺取城门。

城门这边,毕竟是守城重点所在,守兵的兵力也比较多。因此,在惊慌失措之下,还是有上百军卒被组织了起来,他们虽然没有几个人穿着盔甲,可至少手中都是拿着长枪等兵器的。对上城门洞下的那些明军农夫时,至少比锄头要占优势。

看着人数比己方多,兵器比己方优,那些明军农夫丝毫不露怯,甚至不但不退,反而主动杀上前,同时大声喝道:“降者免死,敢有抵抗者,杀无赦!”

“杀,杀,杀!”后面的明军农夫齐声大吼,声势惊人,甚至都影响到了那些准备夺回城门的洞吾兵卒。

不过城头守将和中年男人都在大声喝令,洞吾的兵卒最终都犹犹豫豫地上前,准备进行接触战了。

可就在这时,他们的身后,很多地方都冒出了浓烟,燃起了大火,同时有一些人拿着短兵器从城中冲了过来,和城门洞的明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这些人中领头的那个,正是聊天群成员之一,木邦人巴登顶。他之前已经混进了城,联络好了以前布置的人手,就等着夺城的这一刻!

洞吾兵卒慌了,可终归还是在他们头目的催促下,双方战到了一起。一时之间,城门下的这片地方,不时有人倒下,有明军的,也有洞吾兵卒的。虽然洞吾兵卒的装备更好,可明军的士气明显更高。

稍微僵持一下后,听到城外的马蹄声越来越响,终于,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洞吾兵卒发一声喊,纷纷抛了兵器逃跑,引发了其他洞吾兵卒也跟着逃跑,溃败之势,随着铁蹄入城,不可避免地蔓延到了全城。

骑军一路不停留,根据早已得到的城中地图,直接杀到了守将府这边,正好看到有个大胡子将领出了衙门,要骑马逃走。

为首那位骑军头领,二话不说,摘弓搭箭,就没见他瞄上一瞄,“嗖”地一箭,正中刚翻身上马的大胡子后背,直接又把他射下了马。

骑军头领对此似乎很有把握,射箭之后,转头看了下后方,看到穿大红战袍的明军已经杀上城头,并沿着城墙向两边扩散时,脸上微微一笑,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道:“看来洞吾人一点都没长进,难怪爹当年能以五百人就杀得他们几万人大败!”

源源不断地明军不断冲入城中,除了一部分上城头之外,其他军卒立刻沿着大街小巷攻过去,沿途之中,只要看到有拿兵刃的,一律格杀。杀到后来眼红的时候,是看到前额有纹身的,一律杀无赦。

这是因为,洞吾的兵其实叫阿赫木旦,是直属于国王的兵农合一的军队制度。这个有点类似明国的卫所,这些阿赫木旦既是国王的佃农,又是国王的士兵。洞吾国王是否有力量进行统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有效地控制阿赫木旦。

他隆王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下令调查阿赫木旦人员的户口,重新进行登记,编为炮兵、水兵、象兵、步兵、弓箭手、圆盾兵、长盾兵、宫廷卫队和掸族兵等等。

他隆王又多次下令,严禁阿赫木旦的洞吾人混杂到阿台和奴隶中去。这点和明国的卫所军制又很想象,许多人不愿意当这阿赫木旦,想要逃走。,他隆王严旨下发,警告每一个洞吾人,不准窝藏从阿赫木旦中逃离出来的军户,还下令检查债务奴隶,不让阿赫木旦混杂其间。由此可见,身为阿赫木旦的军户,其实有的时候,比奴隶还不如!

为了遏制阿赫木旦的逃跑,他隆王在前不久颁布一道旨意,学宋朝时候的制度,加强阿赫木旦军户的人身束缚和控制,颁下旨意,阿赫木旦军户不愿在前额刺花纹者,以违令罪论处,送去割象草。

这些明军兵卒,多是逃民和灾民,他们自然知道,造成他们家破人亡的人,大都是这些阿赫木旦军户,因为他们才是洞吾发起战争的主力。这杀红了眼的情况下,又有唐王在出发前的许诺,他们顺手就杀了起来,就当这些阿赫木旦军户全部都抵抗。事实上,在城门口那边时,也已经给了他们机会,但他们没有立刻投降。

再说富御蛮领着一百余骑占了守将府之后,扔给了随后赶到的步军,而他自己,又领着一百余骑,出了南门,继续向前追杀。

一路之上,就没有一个洞吾军卒敢反抗,全都扔了兵器在路上狂奔。富御蛮和他的手下在这种追击溃兵的过程中,轻松地收割着人命,或枪或刀,只是轻轻地往前一送,借助马力,一条人命就已经到手了。

杀到后来,洞吾人终于醒悟过来,发一声喊,全都往两侧山林逃了进去。就像猴子一般,三窜两跳的,几下就隐没于浓密的森林之中。富御蛮等人是骑兵,没法追赶,而且这也不是他们的重点所在。他们只是往前追击,一直到看不到溃兵为止。

调转马头,稍事休息之时,有明军骑卒笑呵呵地说道:“这些洞吾人真不经打,连个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听说北方的建虏那才叫一个凶悍,我们明军往往几个对付一个才行!”

富御蛮听了,笑了下说道:“这些洞吾人其实在骨子里还是怕我们朝廷大军的。想想看,洞吾这边,其实也就我们大明一个行省那么大而已,而且还地广人稀,境内多是山林而已。此次我们大军突袭木邦,他们又不知道有多少军队,兵又不是精兵,不跑才怪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下,往北的方向望了一眼又道:“建虏以前是厉害,不过从邸报上能看到,这两年我大明在对虏战事中,不断地打胜仗,建虏虽凶悍,也不可能是我大明的对手!”

他爹最终是以游击之职退下去养老的,以他爹的地位,要想看到邸报,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比起这些手下,见识自然就多了,知道的事情也多一些。

“怎么回事,以前可是一直打不过建虏,听说辽东的很多地方都丢了,前两年,皇上还发下了勤王诏书。”有一名骑卒有点好奇地问道,“怎么这转眼间,就又不断地打胜仗了呢?该不会是我大明又出了绝世明将了吧?”

听到这种没有见识的话,富御蛮摇头一笑,打了胜仗,心情好,就给他解释道:“其实,这是当今皇上的英明神武。建虏打胜仗,夺下辽东是前朝的事情。当今皇上登基之后,开始革新朝政,那些奸臣杀得杀,流放的流放,我们大明的国力、军力才又好转了起来。说起来我们皇上确实是个雄主,你们不知道,十万建虏大军攻打京师的时候,皇上可是上了城头的,还在城头上当着奴酋的面,许下了御驾亲征的诺言。”

说到这里,他又感慨一下道:“可惜我等是南兵,估计是不可能随圣驾前去剿灭建虏了,这可真是遗憾!”

云南离京师那边太远,而这些骑卒原本又是普通百姓,军户等等,消息知道得有限,此时听到这些意外的消息,一个个都非常震惊。他们没想到,皇上竟然这么厉害。

就这样,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这些事情,不自觉间,心中有多了一份身为大明人的自豪。一阵子之后,才重新出发,前去清理官道上的洞吾逃卒。

一天后,明军已经全面控制了木邦,大军休整了一日后立刻开拔,前往攻打孟密。而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唐王,则是喜不自禁。他在聊天群中,在城破之后,巴登顶就找机会说了拿下木邦的消息。

唐王在汉龙关再也待不住,一再要求前往木邦坐镇。锦衣卫在收到捷报之后,才护送唐王前往木邦。

而等唐王到达木邦,看着这座飘扬着大明旗帜的城池,看着百姓跪道迎接他的到来之时,他内心地激动,简直难以言表。此时此刻,他似乎感觉到了当年太祖打天下时候的豪情。男儿大丈夫,就当如此!

不过,按照约定,木邦以后还是大明的国土,分封他的乃是洞吾的领土,是要完成第一阶段的战事后,才是为他打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