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楼春 > 第四十七章 拜访

秦楼春 第四十七章 拜访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8 20:58:40 来源:笔趣阁

那下人不明白秦老先生为何这样问,忙答道:“确实是温家没错,来人坐的马车打有温家印记,为首的是温家长房长子,随行的人都称呼他为小少爷的。”

秦老先生顿了一顿:“他们此时就在门外等候?来了几个人?那温家小少爷是什么年纪?”

下人回答:“他们此时就在门外,有四个人,除去一名车夫,另两人都是随从打扮。温家小少爷看着约摸有十四五岁年纪,甚是年轻。”

秦老先生怔了一怔,一旁的吴少英已经思索起来。

十四五岁年纪,想必是已故温家大爷的独子,那位传闻中极得温家老爷看重的温家嫡长孙温绍阳了。却不知他为何而来,总不能是为了张万全吧?

张万全对秦家而言,固然因为张妈的存在,而有些体面。但他对温家来说,不过是一个极寻常不过的小皮货店主罢了。即便是温家听闻了承恩侯府的事,对张万全网开一面,也没必要让嫡长孙特特上门一趟。吴少英又想起方才老师的异样神色,心想莫非这里头还有别的缘故?

吴少英便问秦老先生:“老师,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秦老先生苦笑了下:“并无不妥。我本不认得温家人,只是这拜帖上面,却有我一位故人的印记,因此我才会多问一句罢了。”他将拜帖放到身边茶几上,淡淡地对那下人说,“请客人过来吧。”又吩咐丫环上香茶。那下人忙忙应声退下,转身往大门外请人去了。

牛氏见状,就有了猜测:“老爷,是你哪位故人?难道是从前在京城里认识的人么?”

秦老先生叹道:“若我没有记错,这拜帖上的印章,应当属于我一位少年时的至交唐复所有。唐复是大学士之子,本身也极有才华,不满二十就考中了进士,入了翰林院,堪称是京城有名的才子。我与他自幼相识,十分相得,只是家里出事后,便断了联系。我只知唐家平安度过了那一场动乱,却不知后事如何。三十多年未见,今日忽得友人下落,心里不免有些乱了。”

他顿了一顿,才继续道:“说来也巧,这温家的女儿嫁入了辽王府,她夫婿辽王长子,为辽王元妃所出,这元妃恰好便是唐复亲妹。想必是因为这层缘故,温家长孙才会知道唐复的印记吧?”

牛氏撇嘴道:“原来还真是你从前富贵时的旧交。你既然自幼与那个唐复相识,想必也认得他妹子了?我却是不耐烦听这些事的。你且在此待客吧,我先回去了。张妈要收拾行李离开,桑姐儿小小的孩儿也不知道懂不懂如何处置,我得去看看。”说着就仍旧扶了百灵的手,出了客厅。

吴少英大气都不敢出,盯着手边的茶碗作研究状,见牛氏要走,便起身恭立一旁。秦老先生淡定地喝了口茶。

牛氏要往二门去时,正巧遇见来客从大门外走进来,隔着三四十尺的距离打了个照面,只见来人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生得高挑白晳,气质温文,颇为不俗。听方才门房下人来报,这少年是带了随从来的,如今却只身一人入宅,态度十分谦逊,穿着打扮也不象是个富商人家的小少爷,倒更象是书香人家的子弟,让牛氏略略产生了一些好感。

她放缓了神色,多看了那少年两眼。少年抬眼望来,有些讶异,但很快就露出恭谨的微笑,向牛氏行了一礼。牛氏扯了扯嘴角,也不多言,就转身进了二门。少年深吸一口气,把腰杆挺得更直些,就在门房下人的引领下,直往正厅走来。

牛氏进了内院,就听见西厢书房里一片欢声笑语,引得章姐儿那边都忍不住探头张望了。她也不理会章姐儿主仆几个,径自进了孙女秦含真住的屋子,就看到春红、夏青两个都围着张妈,脸上满是笑容,都在逗趣呢。秦含真就坐在床边看着她们笑。

春红笑道:“张妈妈真个好运道,如今这一去,可就是当家的奶奶了。往后令郎再高中金榜,妈妈还要做诰命呢,那可是享不完的大福气!真个羡煞旁人。”

张妈一边止不住笑,一边脸红摆手:“别这么说,别这么说。”

夏青瞥了春红一眼,想起她在一个时辰前还在秦含真面前告张妈的黑状,如今不但一副没事人的模样,还对着张妈满口好话,不过是因为张妈要走,碍不着她的道了而已。夏青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但并没有揭穿对方,瞥见牛氏与百灵进了屋,忙迎上去行礼。

秦含真见状,忙也过来与祖母见礼,笑着跟牛氏说:“我刚刚跟张妈说呢,要送她些体己。她留下来做念想也行,将来有难处了,变卖了做路费,来找我们也行。张妈却不肯收,祖母帮我劝劝她呀。”

牛氏笑问:“你送了张妈什么东西?”秦含真便把东西拿给她看,却是一对银鎏金的镯子,上头有“瓜瓞绵绵”的图样,寓意子孙昌盛,十分吉利。牛氏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个是前年年下,王家送来的年礼里的东西。我见这镯子也就你娘配戴,便给了她。你娘却不喜欢,收起来了。没想到你把它也带来了。”

秦含真知道这对镯子的来历。生母关氏去世后,她在屋里休养身体的时候多,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张妈。张妈闲来无事的时候,总是陪在秦含真身边,把关氏屋里的杂物一样一样整理好,拿箱盒装了封存。因张妈本身是个话唠,整理一件东西,就总爱提起这件东西的来历等等。秦含真虽然祭出了失忆的大招,但对母亲的遗物,还真是知道得不少。

她了解的比牛氏可能还要再多一些。比如牛氏把这对镯子给长媳,其实是有盼着她能为秦家多多开枝散叶的意思。可是在关氏看来,她与丈夫秦平成婚多年,聚少离多,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这对镯子给她,却多少有些讽刺的意思,她当然就不喜欢戴在身上了,寻了个借口把它收起来,只等日后有了儿子再拿出来戴。没想到等这对镯子重见天日时,已经是物事人非。

秦含真无意留着这对镯子,却见过张妈整理这对镯子时,眼中透露出的几分喜爱之意。再加上她离家前把一应金银饰物都带上了,就存了进京后有必要时,将它们或是赏人送人,或是换成银钱备用的主意。于是她便对牛氏说:“这对镯子只是银鎏金的,说来也不是十分贵重,但做工精细,寓意也吉祥。我想张妈一家团圆,乃是一件大喜事,所以送她一件喜庆的礼物,也好添些喜气。”

牛氏笑道:“这个主意好。张家的,桑姐儿一番心意,你就收下吧。我再给你添一副鎏金的头面,与这对镯子凑成一套。你日后就不再是人家的仆妇,而是位老板娘了。这行头也要置起来才是。”

百灵机灵地笑着插了一句:“那是不是还该有两匹好料子做新衣裳?”

牛氏拍掌:“说得对!这话提醒了我!你快去寻你虎嬷嬷,问她拿钥匙开箱,拿几匹鲜亮的好料子来给张家的做新衣。咱们秦家出去的人,可不能叫人笑话寒酸。”春红眨了眨眼,暗自哂笑。

张妈忙不迭地屈身行礼:“太太折煞我了。这可使不得!”

“我说使得就使得。”牛氏一挥手就把她的话挡了回去,“你奶大了我嫡亲孙女儿,又一向侍候得周全,我不会亏待你。况且,你男人跟你分离了这么多年,虽然一直念叨着你们母子,也算是难得的老实人,但人心难测,我们家得给你多多添些体面,好让他不敢亏待你和浑哥。你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想想浑哥。他这点年纪,日后读书进学,娶妻生子,事情还多着呢,少不得要叫他老子费心的。”

张妈心中有些不安,但她一向敬重牛氏,从来都是顺从听命的,便答应下来。

不一会儿,百灵就向虎嬷嬷讨了一套银鎏金的头面与四匹料子过来,虎嬷嬷还亲自来送了自己私人的礼物——一根镶青玉的银簪子,再加上秦含真送的对镯与十两碎银,已经是十分丰厚的礼物了。其他丫环仆妇,与张妈有私谊的,又各有体己赠送。夏青悄无声息地就帮着把张妈的行李给收拾好了。她们本就是在旅途中,行李要收拾都是极简便的,也不愁会漏下什么。夏青还在张妈的包袱里塞上了自己的两瓶没用过的面脂和唇脂,正好是大同这等地界合用的。如此一来,张妈不必动手,她的东西就都整理好了。

张妈看着两个满满的大包袱,眼泪就直往下掉,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了。

秦含真笑着说:“妈妈别哭呀,又不是这就分别了再不能相见。你今晚先回家去,明天再过来跟我们说话嘛。我祖父肯定还有很多事要告诉浑哥呢。不可能就这样叫你们走了。”

张妈又破涕为笑,道:“这是自然。二爷还在这儿呢。我日后若想念太太和姐儿了,就托泰生兄弟给你们送信去。”牛氏笑着点头。

这时前头的婆子来传话:“浑哥都收拾好了。因老爷有客,没空见他,因此张万全说先回家去,明儿再来说话。”牛氏便对张妈说:“既如此,你便去吧。”

张妈又向她磕了头,便依依不舍地抱着大包袱离开了。

秦含真一直送到大门外,看着张妈一家三口上了马车离开。

回过头,她看到门上有几个陌生人,门外还停着马车,心里正疑惑,这是否就是祖父的客?一错眼瞥见那马车车檐上挂着一个熟悉的“温”字灯笼,她的脸色就不由得变了一变。

是错觉吗?她刚才好象看见……车帘被风吹起,里面似乎还坐着一个人?

一个……有些熟悉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