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楼春 > 第二十章 人多

秦楼春 第二十章 人多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8 20:58:40 来源:笔趣阁

秦家祖孙三人就这么把丫环人选给定了下来。剩下的人里,除了秦老先生觉得妻子牛氏处只有一个百灵,人还是太少了,就从小丫头里又挑了一个机灵懂事些的,给百灵打下手,其他人全交给金象,算是退了回去。

这个小丫头其实是擅长游戏的,不过跑腿传话打杂什么的,只要有耳朵有嘴巴,不拘什么人都能做,倒也不必非得局限到哪个人头上。这小丫头也很机灵,见秦老先生点了自己,立刻上前给牛氏磕了头,把差事给定了下来。

她可不傻,本来在侯府也不过是打杂做粗活的人罢了,虽是家生子,但父母都只是寻常仆从,她进府几年却连四等丫头都算不上。本来,她用心学习各种游戏,就是想在几位小主子院里挣一份差使。如今能到三房太太身边侍候,绝对是意外之喜。若是她回了侯府后也能保住这个位置,少说也有一个二等,那对她来说差不多算是登天了。相比于其他连临时差使都没挣上的同行人而言,她着实走运得很。

秦老先生又问她的年岁与名字,得知她已经十二岁了,心里还算满意。偏偏她的名字不巧,叫作秋菊,冲了牛氏的闺名。

秦老先生便道:“你这名儿犯了太太的讳,还是改了吧,就顺着百灵的名字,叫‘百巧’好了。希望你果真能人如其名,做个巧姑娘。”

秋菊愣了一愣,便迅速再磕下头去:“谢三老爷赐名,奴婢日后就叫百巧了。”脸上倒也露出了喜色来。侯府里的丫头,按着春夏秋冬起名的太多了,秋菊这个名字也太普通,显不出她的伶俐来。改叫“百巧”,不但跟“百灵”这样的大丫头拉近了距离,还颇为别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反正她原本的名字也是入府后让嬷嬷们改的,她自然乐得改一个更好听的名儿。

改了名的百巧站起身,就站到了百灵边上,讨好地向她笑了笑。百灵素来是个脾气温和的,抿嘴回了她一笑。两人日后就要在牛氏身边共事了,大家都是初来乍到,还要守望相助呢。

鹦哥在旁见了,抿了抿唇。她被安排去了虎嬷嬷那里,虽说是跟着管事嬷嬷办事,但很显然,虎嬷嬷身边没有别的小丫头做跟班,这意味着她是虎嬷嬷的跟班了。跑腿打杂等事,就该是她的活计了吧?在一等大丫环手下学习多年,她在承恩侯夫人院中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只等着上头的姐姐年纪大了放出去嫁人,就该是她上位了,没想到如今又做回了小丫头的差使。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她奉命而来,只要尽心做好自己的事,倒不必担忧日后的前途。

此时此刻,鹦哥心里更在意另一件事:这位据说是乡下土财主出身的三太太,似乎对夫人不大和善。按理说,两人并未见过,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三太太还未回侯府,就已经生出二太太一般的心思了么?还有,三老爷说秋菊的名字犯了三太太的讳,那到底是犯了“秋”字,还是犯了“菊”字?不管是哪一个,三太太若是个计较的人,日后回了侯府,丫头们要改名字的可就多了去了……

且不说鹦哥在想什么,丫环被挑完之后,接着又开始轮到婆子们。秦老先生对此倒没什么意见,除去两个执事婆子是必不能少的以外,其他人都由得金象安排了。祖孙三人此番上京,并没打算要各人坐一辆车,跟车的婆子肯定要减的,灶上的婆子还需要试过手艺再说。打杂的倒不必了,杂事自然是各人分担着来。

人选都挑好了,金象见秦老先生与牛氏都没有别的要求,只好将剩下的人都带了下去。八个丫头只有五人中选,地位最高的鹦哥沦落到虎嬷嬷身边做帮手去了,婆子也至少有四人落空。这些没能被挑中的人都有些沮丧,也有人私下来求金象的,金象并不理会。他若是能做三房的主,就不会到了米脂后,伏低做小了这么久,才敢冒头了。

等把丫头婆子们带了下去,金象又要再陪着秦老先生去挑男仆。不过这回秦老先生没打算自个儿出手,只让虎伯安排就罢。虎伯先是安排了几个车夫,给自己挑了一个帮手,给儿子虎勇挑了一个小厮,再有两个跑腿办事的,加上金象,也就够使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落了选。这些人有可能跟着秦家车队上京,也有可能先行离开,但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只是大过年的,好不容易出京一趟,走了几千里地,却什么都没得到,又白白回去,也是倒霉得很。

这种事却不由得秦老先生、牛氏与秦含真祖孙三人去管。反正人挑不挑得上,也都是侯府的人,只是路上用用罢了,难道还要考虑他们各人的前程?

牛氏对秦老先生说:“今儿添的丫头婆子不少,咱们家地方虽大,却没那么多空院子。倒是何氏带回来的那群丫头婆子,关了这许久,到底是放了,还是送回大同去?若是送回去,也未免太便宜了她们。一个个都是何氏的帮凶,没一个好东西!”

秦老先生便道:“她们被关了许久,也算是受过惩诫了。一会儿叫人去问,愿不愿意回去。若是不愿,就把她们打发了。若是愿意,捎上一程也没什么。等到了大同,叫儿子处置,也就是了。”牛氏这才作罢,又命人叫那些丫头婆子挤了挤,腾出两个小窑洞来安置新挑的人。

当然,这两个小窑洞是挤不下所有人的,上院的西厢房如今也空出来了,给两个执事的婆子与得了差使的丫头们暂住。退回去的人,金象自会安排,用不着三房上下负责。

秦含真带着两个新得的丫头回自个儿房间。

这两个丫头,春红十五岁,夏青十四岁,都不是不懂事的小丫头了。她们各有所长,在承恩侯夫人院里也算是有些体面的,只是不如鹦哥罢了。她们被派过来的时候,满心以为会被安排到平四奶奶身边,谁知这位奶奶竟已香消玉殒了,她二人倒落了空,只能侍候姐儿了。幸好三房的这位三姑娘乃是嫡出,瞧着也十分受三老爷三太太宠爱,若能长长久久地跟在她身边,日后的前程想必是不用愁的。

春红心思多些,脑子里已经转了几个弯。她一进门,瞧见张妈站在那里,就知道这是三姑娘的奶嬷嬷了。她眼珠子一转,已经有了个主意。

夏青笑吟吟地上前再次给秦含真见礼,春红也随后跟上。秦含真摆摆手:“我这个人很好侍候的,你们不必拘谨,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现在快到午饭时间了,我们先吃了饭再说。”

张妈忙将拿上来的食盒打开,夏青很有眼色地上前摆炕桌,春红便帮着摆碗筷。她看了一眼食盒里的菜色,便面露疑惑:“三姑娘不是正在孝期内么?妈妈怎么把鱼给端上来了?莫不是跟上房的菜弄错了?”

张妈怔了怔,抬头看向她,有些没反应过来。

春红细声细气地道:“妈妈莫非不知道?孝期内是不好动荤腥的。三姑娘年纪小不知道,身边的人也该提醒一声。否则叫外人知道了,岂不是要笑话三姑娘不懂礼?”

张妈这时才明白了,笑道:“这规矩我懂。先前家里以为大爷没了,姐儿守孝,也是吃素的。”她看向秦含真,“那时候,为着二房章姐儿顿顿大鱼大肉的事,姐儿跟她还吵过一架呢,不过姐儿如今已经不记得了吧?我们奶奶跟二奶奶也没少为这些事生气。”

秦含真眨眨眼,她还真不知道这个典故。可是……自从她穿过来之后,似乎再也没有戒过荤腥,这是怎么回事?

张妈就解释给她说:“姐儿伤得厉害,流了那么多血,张医官说姐儿元气大伤。因姐儿年纪小,平日本来就要喝许多药,药吃多了也会伤脾胃的,所以张医官就告诉老爷,可以用食补。老爷就下令,不许姐儿光吃素了,什么补身子就吃什么。不然,姐儿哪里能好得这样快?”

原来如此。秦含真笑着说:“是祖父吩咐的吗?我明白了。我不会辜负祖父的一片慈爱之心的。等我身体好起来了,再按规矩吃素不迟。”她转头看向春红,“多谢姐姐告诉我。”

春红怔了怔,微笑着垂下眼帘:“三姑娘言重了。”

夏青微笑着拿温水打湿了块帕子送上来:“姑娘净手吧。”

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秦含真在三个人的围观下,压力山大地吃完了午饭,又打发她们去吃饭。等屋里只剩下她一个人的时候,她幽幽叹了口气。

人多了就是麻烦啊……

秦家大宅忽然多了二三十个人,顿时变得拥挤起来。外界也有许多传闻,纷纷扬扬的。虽然秦家自称有丧事,闭门谢客,但还是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客人。县令与齐主簿是熟人,自不用说,几位学生和他们的家人也都闻讯赶过来了。还有姻亲关家,关大舅也来了一趟,一脸的不自在,欲言又止,但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就回去了。后来有传闻,说他回去后,夫妻俩吵了一架,还是关老太太出面,才把关舅母给镇压下去。

还有传闻,说那珍宝阁的小李掌柜闯了祸,欠下巨债,本来还想跑到秦家来讹一笔的——他还在怨恨当日秦老先生推说季节不合适,时间又太紧,不肯答应接下那装裱的活呢。但听闻秦老先生与京中承恩侯府有亲,他顿时就萎了,不但不敢上门闹事,连在人前都不敢再抱怨——听说这里头也有金象的功劳。不过秦老先生见他闹得不过分,也就没过问。

新年很快就到了,上门的宾客也渐渐消失。大过年的,各家都爱喜庆,谁也不会没眼色地跑来有丧事的人家找晦气。秦家人过了一个安静而温馨的新年。

秦含真窝在自个儿屋里,坐在炕上一边嚼着新来的灶上婆子做的糕饼,一边看书温习祖父教过的功课时,心里只念叨一件事。

表舅说好了要送来的人,怎么还没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