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楼春 > 第十八章 定名

秦楼春 第十八章 定名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8 20:58:40 来源:笔趣阁

秦含真不想抛弃本名。她挺喜欢自己的名字,而且这么多年也用惯了。要是真改了别的名字,她心里总觉得有些膈应。

秦含真低头想了想,觉得要是能让祖父同意,给她“取名”为“含真”就好了。记得以前小时候,她爸爸跟她说过她名字的来历,是出自“抱朴含真”这个成语,是指人应该保持朴素、纯真的天性的意思。这应该是出自道教典籍,好象是《老子》来着。还有陶渊明的诗《劝农》,里头也有一句“傲然自足,抱朴含真”。要不……她从这上面做做文章?

秦老先生还在回忆:“我这一辈的手足,无论男女,起的名字都是树。比如我的长兄,承恩侯,就是单名一个‘松’字。我二哥早逝,单名一个‘槐’字。我单名为‘柏’。而我的姐姐,则是单名一个‘樨’字。若我没记错的话,你父亲这一辈,因当是江河湖海吧?不过我给你父亲和二叔起名的时候,只盼着他们能一世平安,故尔没照秦家的排行来给他们命名。”

他低头看看若有所思的小孙女儿,笑道:“到了你这一代,倒也不一定要遵守规矩。前儿听金象提起,你的几位堂兄弟,起名时都是照着言行人品来的,什么简啊,素啊,端啊。女孩儿照这个起名,就不太好听了。你几个堂姐妹都没照着这个排行来,你也不用。”

这是她几个堂兄弟的名字吗?秦简,秦素,秦端?

秦含真歪头想想,觉得照这个思路想下去,就很不错,连忙道:“给堂兄弟们起名的人,是希望他们也做到名字的意思吗?要他们做人简朴、朴素、端正?其实这挺好的,很有内涵呢!我也想要有这样一个名字。”说着就跳下祖父的膝盖,朝书架跑过去。

秦老先生还在捻着胡子想:“嗯,你这主意不错。本来‘素’字也挺好的,可惜你二堂兄已经占了这个字,不如‘静’字如何?秦静……会不会稍嫌拗口了点?或者秦淑?秦贤?”

秦含真一边心想,这些名字她都不喜欢,一边在书架上找到了一本《老子》,似乎还是祖父常常翻看的书,封皮边上都起毛了。她一页一页地翻着,脑子里回忆着她爸跟她提过的,自己名字出处的那一章,是第几章来着?好象是十八还是十九?

等她翻到第十九章,终于看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八个字时,顿时松了口气。但这口气还没有松完,她又僵住了。

这八个字里头,可没有“含真”两个字呀!

秦含真只好先用手指卡住《老子》第十九章那一页,然后把书抱在怀里,又去找其他的书。祖父那么有学问,藏书里应该会有陶渊明的诗集吧?可到底在哪里呢?祖父这间小小的书房,怎么倒放了四五个大书架的书?满满当当的,叫她从何找起?!

对了……诗词歌赋应该都是放在一处的吧?她连忙退后两步,又端详起了几个大书架的归类。

秦老先生见她抱着一本书,还要再往书架上看,就笑着走了过来:“桑姐儿是想从书上找一个好听的名字?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看你喜欢哪个字?你怀里抱的是什么书来着?”

秦含真犹豫了一下,把怀里的《老子》拿出来,翻到自己想找的那一页,拿给他看:“这个……我也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来过祖父的书房,好象看到这一页的这句话,就觉得很喜欢……”

这句话能蒙混过去吗?

幸好,秦老先生被她的话给吸引住了,没有多想,就拿过《老子》,看她指出的那一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由得叹气:“这句话很有些意思呀,果然是至理。人世间若人人都能少私寡欲,也就没那么多乱子了。”他心中想起了何氏所作所为,以及关氏的冤死,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秦含真不知道祖父心里都在想什么,只是在暗暗紧张。自家祖父该不会在看过这行字后,就给自己起名叫“秦见素”或者“秦抱朴”吧?如果是前者,那还罢了,如果是后者……她都想哭了!

事实证明,她想得太多了,秦老先生比她以为的要靠谱得多!

他拿着书,对小孙女慈爱地问:“你既然喜欢这一句,可明白它的意思么?”

秦含真迟疑地回答:“是说做人要朴素、真诚,不要有那么多的私心杂念吗?”

秦老先生笑了:“你倒是答对了,可见你与这句话有缘。既如此,就拿这句话给你起名吧,叫……‘含真’如何?抱朴含真,这就是我与你祖母对你的期望了。”

秦含真双眼一亮,心中无比激动,大声回答:“是!我以后就叫秦含真了!”

名字的问题解决了,秦含真拿回了本名,心里畅快无比。秦老先生要教她写自己的名字,又考察她的书法,她都乐呵呵地,表现得无比乖巧。祖孙俩就这么一个教,一个学,倒把今日的功课大半给解决了。秦含真的毛笔字有了祖父的亲自指点,顿时比先前进步了好多。

果然,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还是要有人手把手地教呀。

秦含真暗暗点头,决定以后要多多向祖父请教才行。难得祖父不用教学生了,正是有空的时候,怎么能浪费这大好的机会?

功课做完了大半,时间也过去了整一个时辰。牛氏打发虎嬷嬷过来说:“老爷与姐儿用功了半日,也该歇歇了。太太那里有刚热好的羊奶和点心,老爷带姐儿过去用些吧?离午饭还早,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也好,不然一会儿该觉得手冷腹饿了。”

秦老先生笑呵呵地答应了,亲自抱着小孙女去了正屋。

牛氏果然在炕桌上摆了许多吃的喝的,还有热好的羊奶,还是放了杏仁进去,去过腥的,又添了糖,喝起来甜甜的,好入口多了。她催着秦含真,喝了一大碗下去,又亲自给孙女儿掰了半个果陷,才问秦老先生:“你们祖孙俩在小书房里待一早上了,都在忙些什么呀?”

秦含真脆生生地回答:“祖父教我写字呢,还给我起了个大名,很好听的!叫秦含真。”又用食指沾了茶水,在炕桌面上写给牛氏看。她知道祖母认得字,还是祖父亲自教的。

牛氏嘴里念了两遍“含真”,才笑着说:“倒罢了,听着还算悦耳。但怎么是用的真正的‘真’?女孩儿家,不是该用珍珠的‘珍’才好听么?不过如果是叫含珍,好象不如含珠好听。”

秦含真有些无奈:“祖母,我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是《老子》里的句子。”她把“抱朴含真”的含义解释了一遍给牛氏听。牛氏才笑道:“原来是这么有蕴意的名字,果然你祖父就是特别有学问的人,见识跟一般人不一样!”

秦老先生含笑看了看妻子,拿起茶碗喝了口热茶,视线倒是没有离开过牛氏的脸。

秦含真左看看,右看看,瞬间明了,默默地缩了脖子吃她的果馅。

牛氏好象没把自己的话当一回事似的,夸完就完了,也没有脸红,就直接对丈夫说:“你们都学了半天功课,别太累了,吃完了就歇歇吧。若实在是闲着,不如给家里写几幅春联?今年用的是蓝联,跟往年不一样,县城里头没人卖这样的对联。再说了,现放着这么一位大佛在家,还用得着上别处求经不成?”

秦老先生哑然失笑,连忙表示:“太太说得对。我竟忘了这个,一会儿就去写。”

牛氏这才满意了,又回头对小孙女说:“昨儿小年,家里有做好的灶糖,都还没吃完呢。村里人听说咱们家要选丫环,又送来了许多。我们哪里吃得完?拿去寺庙供奉,又好象不太好。你从前不是很爱吃甜的么?每逢小年,总是围着厨房转,今年病了,倒懂事了,一步都没有踏进过厨房。胡嫂方才还来问我呢,家里的灶糖怎么办?难道要留到过年时候吃?那么多也吃不完。”

秦含真一呆:“这个……我还在喝药呢,能吃那么多灶糖吗?”

秦老先生道:“意思一下就行了,吃太多糖也不好。孩子还小呢,仔细坏了牙。”

牛氏只好说:“那我就叫他们底下人散去了,留两碟子自家做的,给孙女儿甜甜嘴就行。”

这事儿解决完了,她又逗起了孙女:“桑姐儿可知道,俗话里说的,‘二十三,糖瓜儿粘’,就是做灶糖的意思。那二十四是做什么呢?”

秦含真眨眨眼:“呃……是‘二十四,扫尘土’吗?”

牛氏翻了一个白眼:“这韵都对不上,怎么可能是扫尘土?你一会儿要去跟你祖父做什么呀?”

秦含真明白了:“哦,是‘二十四,写大字’。”

牛氏拍掌:“没错!记得一会儿多写几个大字,往咱们屋里贴贴。你祖父写的对联,你也要跟着学。你祖父可是很有学问的人哪,跟他学是没错的!”

秦含真重重地点了点头:“对,跟祖父学,是没错的!”她回头看向秦老先生,笑眯了一双眼。

秦老先生也不由得笑了。

就在这时,虎嬷嬷来报:“老爷,太太,县里来了一大群人。金象说,是京里侯府派来预备老爷太太和姐儿路上使唤的人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