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楼春 > 第十一章 小年

秦楼春 第十一章 小年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8 20:58:40 来源:笔趣阁

吴少英再次来到秦家,已经是腊月二十三了。这一日是小年,秦家虽然有丧事,全家上下没什么喜气,但一些习俗还是要遵守的,比如小年这一天要祭灶神,做糖瓜。吴少英进秦家大门的时候,就正赶上秦家人在忙活这些。

秦含真有好些天没见表舅了,她有一肚子的问题想问他,可惜见不到人。祖父祖母又不肯事事告诉她,她只好一个人郁闷。如今见到表舅来了,她顿时高兴起来。

谁知吴少英来了之后,只到正屋里给师母牛氏请了个安,问候秦含真一声,就随着秦老先生去了小书房,完全不给秦含真与他独处的机会,她只好耐下心来,等待别的时机了。

牛氏见孙女儿闷闷不乐的模样,不由得笑了:“这嘴上都可以挂油瓶了吧?又是谁欺负你了呀?”

秦含真不好意思地笑笑:“没有,我是……我是好奇,祖父跟表舅在说什么呀?为什么不能在这屋里说呢?”

牛氏不以为然地挑挑眉:“还能为什么?这是想避着咱们娘儿俩呢。我看哪,他们八成是要说关家那丫头的事,就是你那个小姨,到底在咱们家说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话,把你娘给连累了。其实这有什么好避的?我又不是不知道。”

秦含真忙问:“祖母,您知道这事儿呀?”

牛氏撇嘴:“你祖父就是个老好人,怕我跟亲家计较,在我面前东瞒一句,西瞒一句的,说得不清不楚,真当我猜不出来么?他不说,我可以问你虎嬷嬷呀!你祖父有啥事会瞒着虎伯?你虎伯知道了,虎嬷嬷自然也就知道了,哪里还瞒得住我?我只是不爱跟你祖父计较,才装糊涂罢了。你那个小姨从来就不是什么贤良淑德的好姑娘,我早就心里有数。如今知道是她嘴巴坏惹出来的事,我半点都没觉得奇怪,只是可惜了你娘。”

秦含真忙凑过去问:“我小姨到底说了些啥?”

牛氏正要说,忽然顿住,瞥了孙女儿一眼:“这些事儿不是你小女孩儿该听的,反正,你只要知道你小姨嘴碎,听了不该听的话,又在咱们家说了就得了,详细的别问,免得污了你的耳朵。依我说,姓何的贱人气性也太大了些,估计是自个儿心虚吧。她干的那些事,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若她果然脸皮够厚,做了也就做了。她不要脸,别人也奈何不了她。偏她不要脸就罢了,还不许别人说,非要别人夸她贤良淑德,清白自守,这可不是那什么……做了……咳,又立牌坊么?!”

秦含真心里清楚她“咳”掉的是什么内容,但鉴于桑姐儿是不该知道的,她只能露出一脸茫然的表情看着祖母。

牛氏不由得又咳了一声:“反正,你只要记住,以后不要再跟你小姨说话来往就是了。若不是她,你娘也不会死得这样冤。亏她还不知悔改,把你姥爷也一并气死了,至今还不知羞耻地想要嫁给表舅呢,却不知道你表舅最是烦她。你姥姥和大舅舅母如今都在为她犯愁,就怕她见了外人,不知会说出什么荒唐话来。今年过年,横竖两家都有白事,是不用拜年见客的。你索性也别去你姥姥家里了,免得见了你小姨,还要受气。”

秦含真犹豫了一下。如果过年都不去关家探望关老太太、关大舅与关舅母,那等来年开春之后,他们祖孙去了大同,接着又去京城,那她什么时候才能再与外祖家的人见面?

秦含真便问牛氏:“祖母,明年咱们去过大同后,要不要去京城呢?”

牛氏迟疑:“这个么……”她想了想,撇嘴道,“我最讨厌你伯祖父了,也不喜欢你伯祖母,若叫我去京城受他们的气,那是万万不能够的!”

“可是……”秦含真眨了眨眼,“爹不是在京城吗?祖母不想见爹?”

牛氏当然想了,这失而复得的儿子,简直就是她的命根。若不是京城离得远,如今又是天寒地冻的,不好赶路,她只怕一得消息,就要往京城去了呢。可是想到丈夫的哥哥一家……她又觉得十分膈应。

秦含真道:“若是能去京城,又不用受伯祖父的气就好了。”这句话是个试探。

但牛氏没听出来,她想了想,笑道:“这话很是。咱们家又不是没银子,大不了自个儿寻个地方住下来就是了,事事都能自家做主,也比住别人家里便宜,何必非得进那什么侯府去受气?再说,你祖父家里是永嘉侯府,可不是承恩侯府。咱们是永嘉侯家的人,跟承恩侯府可没啥关系。”

秦含真听到这里,就猜到祖父祖母有八成以上的可能,会前往京城了。不过到了京城之后,是否要在那里长住,还是未知之数。她想了想,暂时保持了沉默。

牛氏又咳了几声,秦含真揣度着大约是屋里烧炕烧得热了,她嗓子干痒,便到炕屋的小桌上给她倒了杯茶送过来。牛氏喝了茶,微笑着摸摸孙女儿的头:“这些日子,咱们桑姐儿是越发懂事孝顺了。”

秦含真甜甜笑着对她说:“这是应该的,祖母疼孙女儿,孙女儿也该孝敬您呀。”

牛氏心里就象喝了蜜一样甜,笑道:“说起来,咱们家使唤的人似乎少了些。你身边只有一个张妈,有事的时候,她在底下帮忙,你想叫人做点事,都没人照应,也太不方便了。等过了正月十五,就给你添一两个丫头好了。你喜欢什么样的人?村子里有没有玩得好的小姐妹?叫她们来给你做伴好不好?”

秦含真诧异,这……既然是玩得来的朋友,怎么能把人叫来做丫头呢?况且,自家若真要上京,岂不是叫那新来的丫头与家人分离?

不过她拿不准这是不是秦家的传统做法,没敢提出异议,只说:“祖母做主就好了,我听祖母的。”

牛氏满意地点了点头,并没放在心上:“好啦,你把杯子放回去吧。今儿的字是不是还没写完?趁着你祖父有事,赶紧去抄,一会儿你祖父过来了,好给他看。”

秦含真答应着,挪回炕桌后抄书去了。

此时此刻,小书房里,秦老先生已经听吴少英说完了原委。不过,吴少英遵照姨母关老太太的指示,略作了些许隐瞒,没提太多何氏在临县时的桃色传闻细节,只说关芸娘是从齐主簿家的粗使婆子处,听到了一些陈家传出来的闲言碎语,其中提到何氏的兄长何子煜曾经在临县一处大田庄里做事,还有何氏怀孕不久后,丈夫身死,曾被族人指出她怀孕月数不对,又曾有身份不明的男子深夜来访,以及何氏放弃七成家财,火速改嫁秦安等事。

秦老先生听完后,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自嘲地笑了笑,才道:“原来如此。当年我还觉得安哥做法太不给陈家留面子,想要给陈家递个话,给他们赔个礼。何氏所怀的孩子,既是陈校尉遗孤,还当在出生后送还陈家抚养才是。谁知陈家完全不搭理,我以为他们仍在气头上方才如此。如今想来,只怕他们早就疑心那孩子并非陈校尉骨肉,才会巴不得何氏带着孩子改嫁吧?”

吴少英道:“陈家到底是真疑心孩子并非陈校尉骨肉,还是贪图陈校尉遗产,巴不得何氏母子不与他们争,只有他们自个儿知道。老师也不必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无论如何,这都是陈家一面之辞。他家若不是自个儿心虚,当初也不会选择忍让。学生觉得,何氏本就是二嫁进的秦家门,只要她进门后循规蹈矩,先前生的女儿到底是谁的骨肉,又有什么差别?横竖不是秦家骨肉。但是,她若是嫁给秦二哥后,还不守规矩,那就不一样了。此事还得再查,却得先知会秦二哥才好。”

秦老先生抿了抿唇。他在乎的不是二儿媳进门前是否有过生养,而是她本人是否规矩妇人,有没有让二儿子蒙羞?不过何氏如今做了那么多事,已经不配再做秦家的媳妇,犯的错是多是少,也没什么区别了。知会秦安一声,只是让他真正下定决心休妻而已。

秦老先生更关注别的问题:“何子煜曾经在晋王妃的庄子上做过事?这就是他能从晋王妃的庄子上调来那群官军的原因?除此之外,他还知道什么?秦王遇袭一事,不会牵连到他头上吧?”

最关键的是,不会牵连到秦家两个儿子头上吧?

吴少英坦白道:“表姐夫曾经托秦二哥给家里捎过信,这是事实。不过此事得到了秦王首肯,倒也没什么。学生已经去寻周侍卫打听过,表姐夫只是一路跟着他们走,并没有打听过上京路线,也没问过什么不该问的。他与秦二哥说话,写家书,都是在秦王府的人眼皮子底下,家书也让周侍卫的同僚看过一遍,方才交付到秦二哥手上。因此,学生觉得这事儿牵连不到表姐夫头上。就是怕秦二哥回了家后,说了些不该说的话,让何氏知道了,兴许会泄露了风声,让晋王妃的人听到些什么。这些事,还要等问了秦二哥,才清楚呢。”

秦老先生叹了口气,对吴少英道:“这事儿你更清楚,明年我与你师母去大同,你若没有别的事,不如一道来吧。”

吴少英早有此心,忙道:“能侍奉老师与师母出门,学生求之不得呢。”

秦老先生又叹了一口气:“只盼着安哥不会犯糊涂才好。当年我与你师母就反对他娶何氏,他一意孤行,多年来在外,甚少有回来的时候,又有梓哥儿在……我真不知道他得知这一切后,会说出什么话来。”

吴少英安慰他道:“秦二哥是老师亲自教导出来的,自然明白道理,不会让老师与师母失望的。老师还请放宽心。”

秦老先生苦笑:“我如何能放宽心呢?好好的,长媳没了,亲家也没了,虽有两个儿子,一个差点儿也没了,一个还不知道是不是孝顺呢。罢罢罢,不提这些了,今儿是小年,你既来了,也别回去,索性在家里吃饭吧,晚上就住下,省得大冷天的还要吹夜风赶夜路。”

吴少英笑着答应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