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楼春 > 第七十八章 堵心

秦楼春 第七十八章 堵心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8 20:58:40 来源:笔趣阁

关于小黄氏与娘家兄嫂争执的确切缘由,陆陆续续地传到了秦含真耳。请大家搜索看最全!的小说

小黄氏一心惦记着要把娘家侄女黄忆秋从堂弟黄晋成处接回来,又阻拦父亲与兄嫂听从伯父黄二老爷的劝说,回扬州老家探亲。她这么做的理由,一是侄女应该在自个儿家里过年,没理由去打搅堂叔;二是年关将近,离过年也没几天了,这时候回扬州探亲,日程太赶了,没有必要。

而黄大爷夫妻俩却被黄晋成说服,打算过年也不把女儿接回家,任由黄忆秋住在黄晋成那里,趁着过年时官员内眷们交际的机会,让她多在金陵城的官宦人家圈子里露脸。若是当有哪家太太奶奶们看了她做儿媳妇,黄忆秋的亲事不解决了?考虑到黄晋成没有带家眷任,黄大奶奶的身份有些不够,黄晋成先前提议他们回扬州探亲时,顺道请动他们这一支的一位老姑太太——即是黄二老爷与黄六老爷的大姐前来金陵。

黄老姑太太是一位节妇,亡夫生前官至正六品通判,眼下也住在扬州。若她能前来金陵,充作黄忆秋的引路人,与一众官家太太奶奶们来往时,方便多了。那些官家女眷们可不乐意跟黄大奶奶这样身份的人说话。况且,黄忆秋家世不足,若是让人知道她曾由一位节妇教养过,说亲的时候,身价也能高几分。

黄家人清楚自家与这位老姑太太关系疏远。要知道,黄六老爷这一支离开扬州,迁居江宁,都有好几年功夫了。他们也有好几年没怎么跟族人联系,只有黄六老爷与黄二老爷之间,每年有书信往来。至于出嫁多年又守了寡的老姑太太,黄六老爷恐怕都不大记得这位大姐的长相了。这样生疏的关系,怎么可能打动老姑太太,请她为黄忆秋提高身价呢?

但是,如今有嫡支的黄晋成出面相邀,老姑太太不答应的可能性很小。若是黄六老爷与黄二老爷亲自走一趟,给足老姑太太面子,把握更大了。尤其是后者,其实一向跟老姑太太关系挺好的。

黄大奶奶自知身份不足,黄晋成的提议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还让她去见过女儿,当她看见自己的亲生闺女打扮得如同一位名门淑女般,仪态万方地坐在那里喝茶,论气度之薛家嫡支的嫡女也不差,她彻底对黄晋成信服了。算听从小姑子的指示,把女儿嫁给镇那位不知来历的宗室贵人做了妾又如何?那时候的女儿跟现在的女儿根本没法!

现在的黄忆秋,说是高门大户里出来的千金小姐,都有人信。黄大奶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居然也会有如此光鲜的一天。而这样光鲜的女儿,正正经经嫁到显赫的官宦人家里做正室夫人,难道不是更好么?

黄晋成还告诉他们夫妻了,镇那位贵人,乃是溧阳王府的子弟。若是别的王府,黄大奶奶兴许还不知道,可溧阳离江宁也不算远,她听说过些这家王府的事儿,知道他们并没有什么权势,也没什么钱。她的女儿如今出落得这般漂亮又气派,怎么能随便给人做妾?若那是位王爷或者世子,倒还可以考虑。普通的宗室子弟算了!

黄家人的胃口在黄晋成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已经撑大了。小黄氏原本打算给侄女安排的前程,早已入不了黄家人的眼。黄大爷夫妻俩忙活着收拾行李,准备护送父亲与伯父回扬州邀请老姑太太,只留下一个儿子在江宁看家。他们还想着要赶在正月里将老姑太太接过来,好在正月走亲戚期间,让她为自家女儿奔走呢。

小黄氏这时候提什么接人,什么不许回扬州祭祖,还有什么已经给侄女儿想好了前程的话,让黄大爷与黄大奶奶觉得刺耳了。

接不接人且不提,回不回扬州祭祖,又与她一个外嫁女什么相干?还看不起老姑太太的身份。老姑太太好歹也有六品诰命!小黄氏总是自诩秦家宗妇,在江宁的地界,又有几个人承认了?若她有办法做到老姑太太能做到的事,黄忆秋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没嫁出去了。

小黄氏总说已经盘算好了黄忆秋的未来,要把她送进宫里去做娘娘——可薛家人早说过了,黄忆秋生得并不是很象秦皇后,如何能得圣宠?小黄氏又没个门路,只会嘴说说,能管什么用?黄忆秋都十六了,再不定亲,要成老姑娘了!

黄大奶奶还觉得,小黄氏分明无法把黄忆秋送进宫,却还坚持要把她接到身边去,说是到秦家宗房那里住着,会不会是打算趁着过年的时候,秦氏家族后生云集,安排黄忆秋与其某个青年才俊相亲?黄家从前都觉得江宁秦家的份量不足,更别说是如今了。这种等级的亲事,哪里配得他们名门黄家的女儿?!

小黄氏都要被兄嫂的想法气死了。薛家的话确实曾经令她失望过,但她后来回想,却始终觉得这里头必定有什么误会之处。兴许薛家那婆子只在年轻时见过秦皇后几回,几十年之后早已记不清了?若黄忆秋只是有些许象秦皇后,秦柏又何必一再对她优容关照?薛家那边不肯帮忙不要紧,她如今已经与薛氏恢复了通信。薛氏的儿子是朝廷命官,又是正经的皇亲国戚,总薛家更有能耐些。小黄氏自认为侄女做了许多事,侄女的亲事理当由自己做主,结果如今兄嫂居然反脸不认人了?

小黄氏想抢先去把黄忆秋接过来跟自己一起住,目的是为了保证,即使黄大爷夫妻俩又被黄晋成说服了做些什么蠢事,侄女也能继续由得自己摆布。谁知她跟黄晋成吵了一架,却还是未能把人接回来,连人都没见着。黄大爷那边被黄晋成骂了几句,反而怪起她来了?!她为娘家人做了那么多,给了他们那么多钱,又帮着买宅子买地,结果却不过黄晋成的几句话?实在太叫人寒心了!

小黄氏气恼之下,又因为失了族权柄,手头可支配的银钱大量减少,因此给娘家人的年礼便少了许多。可黄大爷却觉得,这是妹妹在给他下马威,提醒他家里的富贵生活都是她给娘家人带来的,要他们继续听话。而黄大奶奶则认为,每年送过来的年礼都值几百两,今年却只有这么少,女儿若是真的定了门好亲事,嫁妆怎么办?小黄氏分明是要给她女儿下绊子呢!

若是在从前,黄家人兴许还会顾虑到小黄氏能带来的利益,捧着她,哄着她,愿意听从她的指示。但如今,小黄氏在秦家宗房失势,难以再给黄家带去利益,而黄忆秋又即将攀一门好亲事……黄大爷与黄大奶奶不必再有顾忌了。

这样,在种种误会与利益冲突之下,黄大爷夫妻俩齐齐闹了秦家宗房,为的是警告小黄氏,不要再坏黄忆秋的好事。小黄氏眼看着兄嫂被黄晋成哄骗,自己却成了恶人,心里也是堵得慌。

黄大爷夫妻走了,小黄氏又要再面临婆婆沈氏的质问,以及族人们明里暗里的责备与嘲讽,更加心力交瘁。

秦含真知道了她的处境之后,心里半点同情都没有。这都是小黄氏自找的,她何必做圣母呢?况且小黄氏也不过是挨几句骂,跟娘家人闹了矛盾罢了,又没吃什么苦头,实在算不了什么。

秦含真只是有些不明白,黄晋成大人到底是怎么了?黄忆秋干的事,他是心知肚明的,怎么好象真的想要给这个侄女说一门好亲事了呢?因为黄晋成这般行事,黄家人如今得意的那样,来秦庄时也是趾高气昂的,叫人看不惯。

青杏也从外头打听到些秦氏族人的议论:“都说黄大爷好象失心疯了一般,好象认定了黄大人一定会给黄姑娘说一门好亲事,还说黄姑娘如今正经名门闺秀也不差。我不明白了,黄姑娘再怎么穿戴华贵,人品也是信不过的,才艺更不出挑,人也不聪明。即使如今她换了好衣裳好首饰,学了些皮毛,可以冒充一下千金小姐了——那也只是冒充而已呀?她又成不了正经的名门闺秀!算黄大人是她叔叔,愿意为她撑腰,他们两人间的血缘也差得太远了?那些有儿子需要娶媳妇的老爷太太们又不是傻的,真能看得黄姑娘?”

秦含真哂道:“管他们看不看得呢。黄大人如果真的是有心拉拔侄女一把,咱们也管不着。他既然有意出面说亲,有事自然是他兜着。好啦,咱们不说他们了。八卦了这半天,黄家的新闻我已经听腻了,咱们改聊别的?”

青杏笑了:“姑娘想聊什么?今儿戏园子那边好象有一出新戏,不过是公子佳人的故事。姑娘前儿说过,虽不耐烦听这些,但花旦长得漂亮,唱得好的话,还是值得去看一看的,是不是?”

秦含真摆摆手:“算我想看,祖母她们还在呢,我怎么好去听?算了,反正那戏也不是很好看,不去也罢。”

她看着青杏,道:“我问你,你老家离这里并不远,你和你哥哥想不想回去看一看?我听说何老爷子和老太太很想回去,只是你叔叔事忙,不大方便,才没有动身罢了。如果你和你哥哥想陪他们去,我给你们放假。”

青杏脱口而出:“有什么好回去的?我们家在老家也没什么亲人了,房屋田地当初都卖了,回去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姑娘别以为我会想念从前住过的地方,若是那样,我还不如再去扬州看看呢。”她对扬州更熟悉些。

秦含真说:“你不去,那你哥哥呢?他对老家的记忆应该会更深一点。”

青杏犹豫了一下:“那……我去问问他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