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楼春 > 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听

秦楼春 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听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3:58 来源:笔趣阁

赵陌好象发起了呆,秦含真替他添了半杯消暑的凉茶后,才发现这一点,便轻轻推了他一把:“你这是怎么了?可是想到什么了?”

赵陌回过神来,皱着眉问:“秦表妹,照你这么说,这个楚瑜娘……果然有些不对劲儿!”

秦含真眨了眨眼:“你是指她之前名声不显,又太过低调了吗?我觉得你最好先另外找人打听一下,再做判断。因为我本人不太热衷于交际,在京城里有来往的人家也不多,更加上我们家的情况,平日有来往的圈子跟楚家未必重合,兴许有别人认得她,只是刚好没跟我遇到过罢了。”

赵陌却淡淡地道:“可是楚家其他几位姑娘,表妹都是见过的。这个楚瑜娘即使是回京不久,也有一两年了。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儿,哪怕是为了说亲相看,也没有藏在家里不许见人的道理。若是楚正方早就存了要将她送进东宫为妃的打算,那就更不可能不让她出门见人,反倒会早早带着她出入皇亲宗室人家,好替她扬名。如此,先前太后娘娘挑中陈良媛的时候,就不会把她漏过去了。这一回,太后娘娘与皇上之所以觉得太子妃挑人挑得太过突然,就是因为她挑的这个楚瑜娘声名不显。太后娘娘的老习惯,对于不清楚底细的闺秀,素来是很冷淡的。”

秦含真听他这么说,也觉得很古怪了:“这么说也对……难道之前两年,她是生了病,还是有什么不方便见人的原因?还是早早就定了亲事,所以用不着出门交际,如今亲事作罢了,才想要进宫的?不对,如果是退了亲的姑娘,宫里很可能是不会选中的。如果是生了病,那现在是不是身体健康就很难说了,太子妃娘娘应该不会犯这种错误。那这个楚瑜娘身上果然是有秘密吗?”

她问赵陌:“你是不是要去打听一下?”

赵陌道:“我自己去打听,可能有些犯忌讳。明儿我去一趟慈宁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好了。若是太后有吩咐,我替她老人家分忧,便是应尽的孝道了。”

秦含真睨他一眼,明白他是想要给自己找个名正言顺的名头,撇嘴一笑,也不说什么了。

赵陌次日顺利地从太后娘娘那里揽下了这个差事,还做得十分自然而然,看起来就象是太后想要找人办事时,恰好见到他了,就随手指下来的一般。与他同时领差的还有休宁王妃婆媳俩,分别从外界与女眷圈子里打听楚瑜娘的情况。

楚瑜娘进宫两三天了,太后冷眼瞧了这两三天,一时也挑不出这姑娘有什么错来。除了是楚家出身,以及太子妃自作主张挑中的人以外,这姑娘也算是不错了。在很多人眼中,她与陈良媛若不提家世,只论本身的素质,几乎是势均力敌的,陈良媛的宜男相更明显,但她的容貌更出众。若换了是在正常选秀时出现在太后面前,太后有很大可能会挑中她。毕竟东宫里一妃一良娣,都有些年老色衰的意思了,太后娘娘也会疼孙子,想要给他添个美貌的解语花的。

然而,楚瑜娘既然是楚家出来的,太后如今又正恶着楚家,更不喜太子妃行事,对楚瑜娘自然就有些迁怒了。她不相信楚家真会歹竹里出好笋,就想着一定要挑出楚瑜娘的错来,若是后者本身没问题,那就从家人那边挑。挑出了错,太子妃那边就能交代过去了,也省得太子妃成天猜忌她这个老祖母,怀疑她是故意在太子身边安插临安长公主家里的亲眷,好为闺女女婿铺路。

赵陌领了差事,就先往皇帝那儿报备过了,方才放手去打听。休宁王妃婆媳俩则是出宫回家后,就开始四处串门子。女眷们的事,按理说找女眷们打听就够了。谁家有个出嫁年纪的闺女,养得这么如花似玉的,还会打听不出来?楚瑜娘本人低调不出门就罢了,她母亲,她的姐妹们,她外祖家的亲友,叔伯家的其他女眷……总有人知道她情况的。

可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

休宁王妃见到了楚瑜娘的母亲,但那位主簿太太说起自己的女儿,就眼泪汪汪地,似乎十分伤心难过的模样。休宁王妃猜测她是舍不得女儿入宫,那样母女俩要见面就难了,便随口安慰了她两句,让她放心,若是楚瑜娘能得贵人青眼,做母亲的想进宫去看看女儿,还是不难的。陈良娣的母亲与嫂嫂、姐妹,就每个月都能见她一回。

休宁王妃当真是一片好心,可楚主簿的太太听了她这话,反倒越发不停地掉眼泪了。在场的其他楚家女眷就替她辩解,道是她最疼爱这个女儿,从小如珠似宝的,猛地一分开,心里就难过得很,等习惯就好了,云云。休宁王妃也不是不能理解一个母亲的心情,但仍旧觉得楚主簿太太太过夸张了。如今楚瑜娘能不能进东宫,还是未知之数呢!太后与皇帝明摆着不喜欢她,太子殿下也不大热络,只有太子妃一力支持罢了。若是楚瑜娘出了什么差错,没能进宫,她母亲就可以跟女儿长长久久地团聚了,这么早就伤心掉泪,也太心急了点儿。

况且,又不是皇家逼着她送女入宫的,楚家想要求富贵,还装出这副模样来,恶心谁呢?!

休宁王妃不太高兴,转头找楚家其他女眷打听,上至楚正方夫人,下至旁支的晚辈媳妇,对楚瑜娘都只有夸奖的话,仿佛这姑娘从头到脚都闪着金光,完美无缺。但休宁王妃是什么人?能轻易相信么?只觉得这众口一词,都是事先说好了的,楚家这是铁了心要把楚瑜娘送进东宫去呢。

休宁王妃又派几个儿媳妇从侧面打听楚瑜娘的消息,比如她从小到大的性情如何?有什么喜好?可生过什么病?跟哪家姑娘交好?诸如此类的。休宁王妃久经世事,赵陌都能发现的问题,她自然也发现了。楚瑜娘在京城名声再不显,这等美人在正该说亲的年纪里,没道理无事就整天窝在家里不出门的,楚家其他姑娘也不在人前提起她,到底是有什么秘密呢?

可休宁王妃的几个儿媳都打听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来。楚家人是真的把楚瑜娘藏得挺紧的,亲友们顶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在,但见过她的少之又少。就连她外祖家那边的亲友,也只是小时候见过她几回,自打她随父母去了外任上,便再也没见过面了。她也没什么闺蜜或朋友。而她的兄弟姐妹们,除去两个年长的兄弟在京城家里以外,其余的都恰好在外地走亲戚,并不在京城。

在这方面,楚正方夫人那边也给出了一个解释,道是楚瑜娘自小性情文静,不爱交际,更喜欢待在家里静静地看书做针线,因此才会很少出门。至于她一直没说亲,则是因为她母亲太疼爱女儿了,舍不得女儿太早出嫁的缘故。

听起来似乎说得通。休宁王妃也见过楚瑜娘,知道她当得起“性喜文静”这四个字。她对这姑娘也没什么偏见,还有几分喜欢,只是对楚家却没什么好感。私下对太后复命的时候,她还道:“臣妾瞧着,这瑜娘的母亲,只怕是不愿意让女儿入宫的,但楚正方夫妻一力主张,楚家其余人也跟着怂恿,她家再不愿意,也无可奈何了。这瑜娘还不敢在娘娘面前说实话,其实也算是个可怜人了。”

太后对休宁王妃的话不置可否,只道:“广路还没有消息。他从前办差倒是爽利,怎么如今倒拖拉起来?”

休宁王妃笑道:“臣妾就是寻楚家女眷及亲友打听打听,不费什么事儿。广路只怕要打听的地方就多了去了,怎么可能这两三天的功夫就有结果?太后娘娘放心,广路办事,一向是再稳妥不过的。”

而事实上,再稳妥不过的肃宁郡王殿下,如今正在永嘉侯府里吃未婚妻亲手做的凉粉呢,并不象是十分忙碌的模样。他一边吃,一边跟秦含真哂道:“楚家人肯定事先做好了准备!他家的人,还有相熟的亲友,不是不知道楚瑜娘的事儿,就是众口一词,好象把人当傻瓜了似的,以为这么说就能让所有人相信。”

秦含真一边给他添消暑的凉茶,一边问他:“光凭这个,可不能取信太后与皇上,你难道就没查出点切实有用的证据来?”

赵陌想了想:“倒也不是没有。我手下的人打听到,楚瑜娘的外祖家有女眷提过,她小时候生得很象她母亲,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出来似的,可如今她与她母亲却生得完全不一样。此外,还有个旁支的老太太,不知是不是老糊涂了,问起她家的嫡长女不是小时候夭折了么?怎么养了这么大,还能嫁人了?不过旁人都说她是记错了,记成了别家的女孩儿。还有,我的人寻曾经进过楚瑜娘家内宅的妇人打听过,都说那宅子里并没有楚瑜娘的院子。她姐妹们都有,哪怕是两三个人合住一个院子呢,但并没有给楚瑜娘留住的地方。还有人说,这姑娘其实是一直跟着楚正方夫妻住的,并没有跟家里人住在一起,平日还要跟着楚正方夫人请来的嬷嬷学规矩呢。”

秦含真挑了挑眉:“听起来是楚正方夫妻俩早有预谋,可是……我怎么听着有些不对劲呢?”

赵陌笑了:“确实有些不对劲,这个姑娘……好象不是她父母的女儿一般。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未必做得真。只不过……楚家早年曾经结过一门姻亲,恰好就是蜀王府的那位顾长史。楚正方的亲叔叔娶了顾长史的女儿,又往蜀地做了几年官,可惜在上京述职途中,坐船溺亡,妻子随后也跟着去了。我听说他们有一个女儿,但目前下落不明,已经派人去通州去寻顾长史打听了。若是打听出来的结果,正如我所想的话……”

秦含真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楚家这是要欺君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