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楼春 > 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

秦楼春 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3:58 来源:笔趣阁

蜀王世子气愤地摆动手臂,将书案上的物件全都扫落地面,笔筒、笔架、水丞……通通摔得粉碎,散落一地。水丞里的水在地面上迅速漫开,将写有字的纸全都浸透、浸糊,很快就成了一滩滩的狼藉,完全不能看了。

那原是蜀王世子为了太后今年的寿辰,特地提前半年开始准备的万尺佛经长卷。他觉得这是个讨好太后的好主意,包管别家再没有的当然,这万尺长卷并非全由他亲自手书,那他写上一年都写不完,只是他本人肯定要写上一部分,少说也要有千尺,才好拿出去献礼。蜀王世子平日非常重视自己抄写好的佛经,等闲不让人碰,生怕出了差错,又要重抄,就连整理的工作,都是自己亲力亲为。

但如今这一整叠佛经都被浸湿了,至少有几十张需要重新抄写,但蜀王世子却完全顾不上了。他只瞪大了双眼望着虚空,双拳紧握,浑身气得发抖。

他如今已经想明白了,自己将来会面临怎样的处境,如何能不生气?他的周密策划,精明谋略,果决行动……居然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而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犯了错,为何事情没有按照他预计的那样发展?!

北戎人的行动出了差错,差一点儿就暴露了黑风,但黑风胆大,及时将人灭了口,又成功脱身进城报信。按理说,他与黑风并没有泄密,皇帝与太子应该都没有察觉到他与北戎密谍之间的关系,皇城密谍司更是还在调查北戎密谍首领另两名下属的行踪才是。他已经成功让山阳王做了自己的挡箭牌,在肃宁王府别院的书房中,看太子与赵陌的反应,他们已经相信了山阳王就是那个罪魁祸首。山阳王意外死了,岂不是正中他们下怀?怎么好端端的,他们就开始往他身上泼污水了呢?!

亏得他还一再说明,山阳王之死是意外,是他自己喝多了,不怪别人。酒楼上下连带路过的楚正方一行,都亲眼看到山阳王自己从窗台上栽了出去,他们不可能看见他躲在窗台下,他顶多就是有点儿未能劝阻山阳王喝醉的责任,怎么那些人就一个个地开始往他阴谋暗算杀人的方向想了呢?!

就算他确实是阴谋暗算杀死了山阳王,但这没凭没据的,他们凭什么认定他有罪?!

还有山阳王妃,在皇帝召集众人之前,她对他是多么的信任呀。开始还揪着他骂不停,后来被他劝说一通,安抚一番,已经完全把他当成是自己人了,任由他摆布。结果从宫里出来,她就立刻变了脸,真把他当成是仇人了。他在她面前费的那些功夫,还有先前吊唁时,为了拉拢示好而给的大笔帛金,全都喂了狗!

那些宗室长辈也是,耳根子到底是有多软?就听得皇帝问了几个人的证词,便糊里糊涂将他当成了犯人。明明他们一点儿证据都没有!他在他们面前表现得那般恭敬多礼,三节两寿的礼物从来没有薄过,为什么他们就一点儿都不念他的好呢?!根本就是趋炎附势的势利之徒!说白了,不过是见他势单力薄,欺他失了爵位封地与曾经的万贯家财罢了!

真真狗眼看人低!

等到他有朝一日东山再起,等到他儿子入主东宫……

蜀王世子心里还没有把这句话说完,就忽然愣住了。

他的儿子还能入继东宫么?做父亲的头上背负着害死宗室长辈的罪名,做儿子的还能成为东宫的新主人?但凡宗室们还有一点儿话语权,都不会容许这种事发生!

除非……他能在证明山阳王死有余辜的同时,把自己杀人一事说得象是在替天行道……只要山阳王成了该死的那一个,那么杀死他的人就成为正义的英雄了。

然而,蜀王世子想起自己一再地否认故意对山阳王不利……他连承认都做不到,还做什么英雄?况且山阳王已死,即使他能往山阳王头上泼污水,山阳王妃也不是死人。她背后还有涂家,还有太后呢。山阳王才是那个不受人待见的对象,他死了,剩下的孤儿寡母反倒处境好多了,涂家也能放心与山阳王妃往来。皇帝二话不说就封了山阳王之子的爵位,还答应让他原级袭郡王爵,多么大方仁慈。换了是山阳王,断不会有这般待遇。说白了,就是皇帝能饶过无辜的妇人与孩童,却独独对昔年曾经伤害过他的皇叔之子,心存怨恨,不肯轻易放过。

这条路走不通,难不成……就再没别的路可走了?

蜀王世子告诉自己,不要生气,要冷静!这时候他需要冷静地思考接下来的对策。事情还未到绝境呢,不管别人如何说闲话,皇帝总归是对山阳王之死下了定论,没有追究到他身上,不是么?他还有太后的庇护,他是涂家的外孙,外人还不知道他与北戎人密谋了些什么,他还有钱,有人手,有胜人一筹的聪明才智。他会想到办法,度过这个难关的!大不了……大不了他再等几年!

蜀王世子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杆,低头看向地上那一摊已经不能用的佛经,心里一阵惋惜。不过不要紧,现在离太后寿辰还有很长的时间,他可以再抄一遍。他知道太后喜欢什么,他送上去的寿礼,一定能打动太后的。就算今天有过不愉快又如何?半年后,京城里还有几个人记得山阳王的死?

蜀王世子拿定了主意,正要叫人来收拾书房,却冷不妨看到世子妃静静地站在门口,目光幽幽地看着自己。他差点儿吓了一跳,不悦地质问:“你在这里做什么?!怎的也不吭一声?”

蜀王世子妃沙哑着声音道:“宫里来人了……是太后娘娘派来的。”

“太后娘娘?”蜀王世子眼中一亮,“太好了!一定是太后娘娘要召我去问清楚是怎么回事。”他还有机会让太后相信自己是无辜的!

然而蜀王世子妃的话却让他失望了:“太后娘娘没有召世子入宫晋见的意思,她只是……只是派了人,将大郎送了回来。”

蜀王世子一怔:“你说什么?你说大郎被送了回来?!”

蜀王世子妃的眼圈瞬时便红了:“是,大郎被送回来了。太后娘娘说,知道妾身病得不轻,孩子在宫里记挂妾身的病情,便让大郎回家来给妾身侍疾……没说什么时候接他回宫里去……”她的眼泪很快就掉了下来。天知道,她在面对慈宁宫来使的时候,是多么艰难才把眼泪忍住了,没有当场哭出来!

能把儿子留在身边,当然再好不过了。可是……府里的情况远不是宫里能比的。在慈宁宫,有宫人内侍侍候,有太医每日诊平安脉,一应供给都是上好的,即使身体有什么不适,也会有人尽快把孩子治好。然而回到府里,她甚至没有把握能请到一位可靠的太医来给孩子诊脉。她平日都是看外头的大夫,只有当太后或是太子妃想起要过问时,太医院才会有人来给她诊治。至于宫里用的那些上好的珍贵药材,一应衣食住行上的待遇,就更不必提了。蜀王世子府也不穷,甚至还是个小财主,可也没法与宫里相比。

更何况,蜀王世子妃对丈夫没什么信任,比较担心他会胡乱支使儿子去做些不该做的事。儿子在慈宁宫里时,她十天半月才能见他一回,蜀王世子也不是总是能见到儿子,儿子受到的影响有限。可等儿子回到家,这一切就不一样了。她真害怕,儿子会被丈夫教坏了!

蜀王世子妃心中满是担忧,却又不能将这份担忧向丈夫坦言,只能换一种说法,表达自己的埋怨:“女儿还在宫里,太后娘娘显然还是很关心孩子的。可大郎的身体还未养好,就忽然被送了回来,是不是因为太后娘娘对世子的所作所为生气了?当日妾身是怎么劝世子的?还是早些收手的好,世子却不肯听。如今怎么办?连孩子在宫里,都受了连累……若是太后娘娘一直不接他回去,世子还提什么过继的话?只怕这会子,外头的人早就知道大郎被送回来的事儿了。他们会怎么看待大郎呢?!”

“住口!”蜀王世子听得刺耳,不想再听下去了,“不过是一点儿小小的意外,又不是到了绝路。你既然病着,太后让孩子回来侍疾,不是很正常么?谁叫你装病装了许久,叫太后信以为真呢?!我早说了,让你早往宫里去几回,你总是推三阻四,闹得太后以为你的病情果然加重了。若非如此,大郎也不至于被送回来!否则你若有个好歹,两个孩子都不在跟前,岂不是不象话?!”

蜀王世子妃愕然地看向丈夫。当初明明是蜀王世子让她宣扬自己病重的事实,好在东宫卖惨,趁机托孤。若是她的身体能支撑得住天天往宫里去说话,那还叫病重么?想要取信于人,也要做出真的病重的模样来。如今事情不谐,丈夫反倒怪起她来了。

蜀王世子妃不肯承认,她少往宫里去,其实也是有消极抵抗丈夫决策的因素在。

况且,她是真的病得不轻,并不是假装的。他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如今却装起了没事人。

蜀王世子妃看向蜀王世子的目光中,慢慢浮上了怨恨:“太后娘娘是因为恼了世子爷,才迁怒到大郎身上的吧?世子爷的谋划已是失败了,收手吧!现在收手,好歹还能保得一家性命在!再不收手,世子爷恐怕就不仅仅是名声扫地而已了!”

“你给我住口!”蜀王世子大怒着随手取下多宝格上的一件物品,冲妻子直摔过去。蜀王世子妃没提防住,额头被打了个正着,立刻头破血流。幸好,那只是一个小小的瓷器摆件而已,不会要人性命。

她身体晃了晃,站住了,伸手抹了把脸,抹了一手的血,血流还从额头上流下来,影响了她的视线。

但她还是挺直着站在那里,冷冷地对蜀王世子说:“收手吧,趁如今还来得及。”y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