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楼春 > 第三百九十二章 无题

秦楼春 第三百九十二章 无题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3:58 来源:笔趣阁

秦柏的为人,是不太乐意亲自到皇帝面前去为自家人要什么好处的。即使皇帝与太子都对他十分亲厚,他也还牢记着身为外戚要守的规矩呢。相比之下,黄家人则没那么多顾忌,他们在朝中为官多年,人脉关系都十分广,有些事,不必惊动皇帝与太子,就能办成了。

没几天功夫,黄家那边就传了消息回来,道是已经打点好了吏部,年后新任命就会下来,地方也定下了,正是济宁知州。上任的日期并不赶,因为济宁州其实是有知州的,任期未满。不过如今这位知州大人有机会升到另一处富庶的府里做同知,开春后就要上任,哪里还会留恋这个知州的位置?吴少英只需要在时限内赶到济宁与人做交接就可以了,算算时间,他还来得及在开春后办婚礼呢。

秦柏有些惊讶,没想到黄家竟然动作如此迅。他对吴少英道:“当初我没想过让你去济宁,就是因为这地方算是个肥缺,现任的知州又要到下半年方才任满。我想着你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索性就没考虑。没想到黄家神通广大,竟能让济宁知州让出这个位置来,倒是便宜你了。不过你也不必想太多,只管领了你岳家的好意。人家是心疼女儿,你也不是没有本事的人。到了济宁,做好你的本分,只要你能善待百姓,尽职尽责,再多为百姓做些实事,就没有辜负了朝廷将你安排过去的用心。”

吴少英心里原本还有些别扭的,听到秦柏这么说了,便也想开了。他得到这个任命,原也不是排挤了谁,或者抢了谁的机缘。既然朝廷要派他去济宁,那他竭尽所能便是。

秦含真得了消息,忙通知了赵陌与秦简,两人很快就各带着一个包袱来找吴少英了。当初他们南下金陵时,坐船走运河,沿岸做了不少调查,其中就有济宁的。虽说已是几年前的旧资料,但很多都还有用的。如今赵陌与秦简把这些资料都贡献了出来,赵陌还再添上自家手下的商队路经济宁时了解到的信息,全都送到吴少英面前。哪怕他如今还未上任,也可以对将来的新辖地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了。

赵陌还给吴少英出主意:“济宁是个不错的地方,位于运河边,水路达,商贸兴旺,当地教化也一向不错,有好几个有名望的世家。表舅去了那里,不会吃什么苦头,估计也用不着费太大的功夫去治理地方,萧规曹随,为政清明些,治下宽仁些,再与当地望族和睦相处,也就差不多了。表舅是国舅门生,又娶了黄家的千金,地方上等闲的富家大户,都不敢招惹你。济宁也有盐碱地,只是不多,表舅带人治一治,只要确有成效,多少都是你的功绩。三年任满后,若是你随着济宁州升直隶州,由从五品升为了正五品,便可以试着借功绩再升一任知府了。到时候寻个能让你放开手治盐的府,再做三年,功劳便稳稳到手。那时表舅无论是想继续在地方上,由守巡道员转任按察使、布政使,还是回归京城,入五寺做少卿,或入东宫为少詹事,入督察院做御史,都是使得的。”

赵陌这一年里留在京中,时常跟在皇帝与太子身边帮忙做事,对朝中各部门与地方行政是门儿清,刚从秦含真那里听说济宁州要升直隶州,便已经迅为吴少英规划好了日后的事业进程。吴少英听得有理,只是忍不住笑了笑:“郡王有心了,我还没想得这么远呢。”

赵陌微微一笑,看向秦含真:“看着远,其实不算远。早早做好准备,无论是祖父还是黄家,都能事先帮忙打点好,让表舅顺顺利利升上去,即使任上有什么麻烦,也不会让它成了气候。表舅也不必每次任满,都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在京中打点,只等任期一到,吏部的新任命就下去了,表舅还能省下在路上耽搁的功夫。”

秦含真听了便笑说:“那确实省事,就算真要回京述职,顺便探亲,也不用在家里傻等几个月的消息呀。赵表哥想得周到,回头我去跟二伯母说。祖父是不爱到宫里讨要好处的,但黄家如此热心,想必不介意帮点小忙,我们托二伯母捎几句话好了。二伯父那儿,也能帮着出点力。”

吴少英看看她,又看看赵陌,心中暗叹。赵陌这般热心,与其说是要帮自己,倒不如说是要在秦含真面前卖好吧?也罢,他已经不年轻了,小辈们之间如何亲近、相处,他管那么多做什么呢?

其实换了是他,也愿意做点什么,让未婚妻黄清芳高兴呀。

任命书虽然还未下来,但去处已经确定了。吴少英心里放下了一桩大事,又要投身到婚礼的准备中去,还真是忙碌得很。不过即使他再忙,也没忘记要指点几位师弟与秦简的功课,还要挤出时间来看济宁方面的资料,并在赵陌的指点下,前去拜访上任的济宁知州——对方正好在京中,刚刚出了孝,正打算年后寻路子起复呢。

吴少英在起复一事上给对方帮了点忙,给对方牵线,认识了自己一位在吏部任官的同年,对方便也投桃报李地告诉了他许多济宁当地大户的信息,连州衙里小吏们的情况,也都介绍得清清楚楚,甚至还介绍了一位可信的当地名士,可以在上任后请来做幕僚的,真真帮了吴少英大忙。吴少英十分感激,也没忘记谢过赵陌。如今赵陌想要上门去跟秦含真私下见面,再遇上吴少英时,他已经学会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要别让他瞧见赵陌有任何不守礼的举动就行,私下凑在一处说说话,那不算什么。

不过,赵陌也没能享受这次这样的新福利。随着新年一天一天地接近,他也越来越忙了。不但宫中常唤他去,宗室里的长辈们也总是有事找他。他还要兼差,为如今宅在家中的父亲做信使,往各宗室皇亲家送年礼,东宫那边也时不时喊了他去。他能保证隔日来永嘉侯府,陪秦含真说几句话,已经不容易了,想要留下来吃顿安稳饭,都有些稍嫌奢侈。

秦含真习惯了他常来,忽然见得他少了,心下总觉得有点寂寞。还好父亲秦平近日常找她谈心,祖母牛氏也时常喊她去,帮着参详表舅吴少英的婚礼事宜,因此她还算有些事能分分心,不至于总想起赵陌来,心里难过。

今年永嘉侯府多了许多人,比往年过年要热闹多了。住在家里的于承枝与胡昆也暂时放下了书本,陪着老师师母说说笑笑,帮着乱出些主意,看要如何布置家里的上房,才能显出新年气氛来。秦安与他们相处得久了,原先因为多年不见而产生的生疏感也渐渐消融,越和睦了。他今年添了儿子,又调进了京城与家人团聚,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哪怕是前不久才收到从前爱妾的死讯,也没难过几日,便已抛到了脑后。

秦安如今可能只剩下一个烦恼了,那就是小冯氏前些天私下跟他商量的事儿:“谦哥儿如今也大了,不知公公婆婆对他是否有什么安排?他是五爷的儿子,五爷心里也该有数才是。”

秦安对于长子,心里总有些不自在:“好好的你提他做什么?父亲自有安排,咱们听父亲的吩咐就是了。”他的内心深处,其实也曾经想念过那个长子,但如今他再娶了小冯氏,又生了小儿子,对秦谦也就没那么关注了。反正秦谦在老家过得也不错,没人欺负他,有人侍候,他觉得长子在老家多待几年,也不是坏事。等需要长子上京时,父亲秦柏自会安排好的。

小冯氏柔顺地答应了,没有再提起这个话题,心里却暗暗松了口气。眼下她儿子还小,哪怕是自私一些,她其实也不希望谦哥儿这么快就被接回家里来的。她知道公婆疼爱谦哥儿,万一他回来了,分走了自己小儿子庄哥儿所得的宠爱,怎么办?好歹要再过三四年,等庄哥儿大一些了,开蒙了,在祖父母面前的地位稳固了,谦哥儿也到了说亲的时候,到时候再把孩子接回京城,也不迟。她不是坏人,一定不会亏待那个孩子的……

只不过,丈夫秦安对前头妻子留下的儿子,竟然是这样的态度,小冯氏心里也有些不大好受。她有时候会忍不住想,倘若自己早逝,秦安再娶一房妻子,是不是也会这般冷情地对待她所生的庄哥儿?她不敢多想。秦安就是这样的性子,很多事都只会等待旁人为他安排,而不是自己拿主意。小事倒罢了,大事上如此优柔寡断,能成什么气候呢?小冯氏觉得,估计这辈子她都别指望能分家了。他们这一房还是老老实实地依附父兄吧。大树底下好乘凉,如今在永嘉侯府的日子,比起在大同时,其实要好过多了。

心里拿定了主意,小冯氏就开始关注起秦平的婚事来。吴少英的婚事已经定下了,将来也不会住在永嘉侯府里,没什么可担心的。但秦平却是世子,他的婚事什么时候才会有着落?未来的妯娌又会是何等性情?小冯氏心里希望这位未来的妯娌是个好相处的人,可千万不能选个性子刻薄的来。

她开始示意秦安,去寻婆婆牛氏,打听秦平的婚事。据说秦平已经看中了从前在岭南的同僚家的姑娘,不知对方性情如何?

秦安有些为难,对于长兄的婚事,他一向是能避则避,不敢过问的。就算知道母亲牛氏疼爱自己,他也不敢轻易张那个口,因为他心虚!

还未等秦安找到借口,从牛氏那里打听消息,他就先被门房那边传来的消息惊得懵住了。

门房上传话进西院,道是有人来找他。那是个哭哭啼啼的年轻小媳妇,管他叫爹,闺名唤作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