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楼春 > 第一百章 不忿

秦楼春 第一百章 不忿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3:58 来源:笔趣阁

镇西侯府苏家,正是小姑母秦幼仪的夫家。

秦含真没看见小姑母,打量了那四名女眷几眼,心里倒是有了个猜测。那位头花白的老太太,想必就是小姑母那位厉害的婆婆镇西侯夫人了,印象中这位老太太虽然也是世家出身,但似乎没什么政治素养,大局观不行,而且在儿女教养上,也很有问题。可她在丈夫多年未归、长子守边的情况下,带着小儿子在京城支撑住了家业,称得上是个坚强的人。人无完人,谁还没有一点缺点呢?倒是镇西侯,抛妻弃子这么多年了,妻子因为担心他而想办法让他调回京城休养,如果真的与他的心意相冲,他事先解释清楚就行了,何必冲着老婆火?这样的男人,即使没听说纳妾生庶子女啥啥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位生面孔的中年妇人,面色不是很好,人也生得瘦削,大概就是镇西侯世子之妻,小姑母秦幼仪的妯娌卞氏了吧?听闻她乃是总督千金,但身体不好,一直待在四川娘家休养,跟丈夫分居多年。镇西侯夫人想要让长子回京,顺便将长媳也叫回来,就是盼着他俩能早日生下子嗣呢。不过……看她的年纪,还有身体状况,做高龄产妇会不会有些冒险?

至于那两个少女,不用提,一定就是卞氏的女儿,镇西侯府长房的两位千金了。长女生得花容月貌,次女也长得俏丽可人,看样子,也到了要说亲的年纪了。怪不得有传言说,虽然镇西侯因为老妻把自己弄回京城而恼怒不已,他的长子长媳倒没多少怨言,不提别的,光是为了两个女儿的终身大事,他们也是时候要回京城来了呀。

秦含真心中回忆了一轮苏家的情况,侧头小声问姚氏:“二伯娘,我们是不是要过去请个安?”除了姚王氏,其他人在镇西侯夫人面前,都是晚辈。

姚氏却淡淡地说:“人家未必有空来应酬我们,还是算了吧。苏家如今正炙手可热,没得让人以为我们家有心巴结。”

秦含真睁大了双眼,觉得姚氏这话风不大对头。苏家跟秦家是姻亲吧?镇西侯回京还是多亏了自家祖父秦柏相助,就算镇西侯夫人不会做人,有过桥抽板之嫌,但她长媳卞氏是得了好处的人,没有道理连礼数都不讲了,在宫宴这样的场合,当着那么多的人面,就在太后的眼皮子底下,直接无视了姻亲秦家。

然而,姚氏的话并不是无的放矢。镇西侯夫人带着长媳和孙女从内殿退出来后,被宫人引着去了一处比较靠前的席位,抬头瞧见姚氏就在对面,再一看斜对面还有亲家夫人许氏,她抿了抿唇,板起了脸,仿佛什么都没看见似的,带着长媳孙女就坐下来了。她的长媳卞氏年轻时也曾经为了小叔子迎娶秦幼仪一事,到过承恩侯府,认得秦家的人,也认出了许氏、姚氏等,可她犹豫了一下,只是歉意地冲姚氏笑了笑,便没有动静了。既没有过来寒暄,也没有带着女儿过来见礼。

至于她的两个女儿,只怕根本就不认得秦家女眷是谁,正一脸好奇地打量殿中的摆设,以及席上在座的外命妇与闺秀们呢。

秦含真心想姚王氏方才实在算不得打完斋不要和尚,如今镇西侯府的女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完斋不要和尚吧?

她当即就忍不住冷笑了一声。秦锦华在旁看得分明,也十分忿忿,小声说:“苏家这算什么意思?难不成真个觉得一车谢礼,就把人情给还上了?打叫花子呢?小姑姑怎么就摊上了这样的人家?!”

姚氏淡淡地道:“镇西侯在家中说一不二,他恼了,谁还敢说一个‘不’字?我们家还以为是帮了姻亲的大忙,谁想到世上从来不缺少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呢?”

秦锦华闻言倒有些不安了,母亲说这样的话,是不是也把小姑母秦幼仪给算上了?秦幼仪除了大年初二那日回过娘家,也有好些日子不跟娘家人来往了。而且在大年初二那日,虽说她忙着大姐姐秦锦仪那档子事,不清楚小姑母与祖母许氏都谈了些什么,但过后看许氏的神色,也知道祖母生了大气,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秦含真不知道秦锦华在想什么,更不知道秦幼仪跟许氏母女俩曾经有过口角,她只知道自家祖父秦柏好不容易答应帮侄女的夫家一个大忙,事情办成了,样样都合乎镇西侯夫人与小姑母小姑父的心意,如今苏家却反脸不认人了。这是在打谁的脸?镇西侯好了不起么?他要教训老婆儿子,关起门来教训去,对着好心帮过他的人耍什么威风?把军权看得这么重,只怕心思也正派不到哪里去,真当朝廷的军队是私兵了不成?!

秦含真对姚氏道:“算了,人家清高,没把我们家有爵位没有实权的外戚人家当一回事,我们也犯不着巴上去。这世上谁也不是傻子,人家正风光的时候,自然有的是人家愿意锦上添花。只不知道繁华过后,还有多少人愿意雪中送炭呢?反正我们家不是傻子就对了。”

姚氏听懂了她话里的意思,微微一笑:“三丫头这话说得很是。有的人就是被眼前的繁华给迷住了眼,旁人十几二十年都不曾锦上添花过,好不容易有傻子愿意雪中送炭,居然不知道珍惜,日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愿意诚心待他。我们且袖手看戏就是。秦家在京城起起伏伏数十年,什么事没见识过?即使显赫如王家,不也同样有败落的一日么?”

姚王氏轻拍女儿一记:“昏了头了?好好的说你外祖家做什么?”

姚氏笑着搀住母亲的手臂,难得撒起了娇:“母亲,你明知道我说的是谁家。人家还嫌我们碍事呢,你何苦还把人家当成是一家人?”

姚王氏苦笑,叹息道:“罢了,都是嫁人生子的人了,虽然同姓王,却早已不是一家。我何苦替她们操什么心?由得她们闹去吧。等重重摔上一跤,她们就知道后悔了。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她摸了摸秦锦华的脑袋,就在女儿姚氏的搀扶下,回到自己家的席位上去了。秦锦华目送外祖母走远,回头凑到秦含真耳边说:“外祖母似乎很伤心,方才她一定跟那几个王家女闹得不大愉快。”

秦含真也小声说:“这很正常,我看那几个王家女如今的精神面貌都有问题,个个透着唳气,谁能跟她们相处得愉快?”

秦锦华抿嘴道:“曾外祖父好不容易才为王家长房挣得一丝生机,怎么就有人如此不知好歹呢?那个人……那个人病了几年,老天爷怎么还能让他好起来?!”

秦含真知道她说的是王大老爷。这位老爷子也确实是祸害遗千年,都失败过那么多次了,还不肯消停。他是哪里来的执念,非要算计皇位呢?捧谁上位,王家还不都是一样做臣子吗?当今圣上对王家着实不错了,恩宠有加,三十年风光,手握重权,门生满天下,本朝还有谁家能比得上?偏他不知足!非要给未来的皇帝渗王家血统。就算未来的皇帝身体里流着王家的血又能如何?古往今来,多少天子对亲舅舅家一样下得了狠手?皇权面前,哪里有什么骨肉亲情可言?

这一天的宫宴热闹了半日,临收场时却有些草草了事。本来按照宴会安排,下午还有戏班杂耍表演,太后太妃们还要多接见几家外命妇的,但戏班杂耍开场后,太后只看了半场,就没了兴趣,推说累了,先行退场。其他太妃们没多久也各自散了,留下几位太嫔撑场面。表演结束后,也没有了太后、太妃们赏赐戏班的热闹场景。参加宫宴的外命妇们面面相觑,向熟悉的宫人打探,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个“太后累了”的内|幕消息。

太后年纪也大了,今日接见了不少宗室皇亲与外命妇,会累也是人之常情。她老人家都累了,宫宴还怎么热闹下去呢?这慈宁宫乃是她老人家的寝宫呢。当下众人也没有任何异议,都安安静静地端坐着等候宫人安排。没过多久,太子妃从内殿走出来,传了太后的懿旨,宫宴就算散了。

秦含真随祖母以长房女眷们步行离开慈宁宫的时候,还遇上皇帝坐着步辇,带着大批人马前来,问候太后呢。看来皇帝也是听说了太后身体不适,才赶来看望的。秦含真随着众人跪倒在路边,等候皇帝一行人过去,偶然偷偷抬头瞧队列还有多久才走完时,意外地现皇帝身后的随行人员里,赵陌也在,不由得暗暗吃了一惊。

赵陌不知是否察觉到了她的视线,转头望过来,翘起了嘴角,冲她笑了笑。虽然周围的人基本都伏下了身,没谁现他在做什么,秦含真还是红了脸,连忙又垂下了头。

皇帝一行人过去了,一众出宫的女眷们方才松了口气,纷纷起身,继续往宫门前行。秦含真还记得进宫的时候,跟祖父以及长房的伯父们约定好了,出宫后要在东安门外会合,再一起回家的,便扶着牛氏,与许氏等人一道,转道折向通往东边的道路,先出了东华门,就是出了宫城。前方还有光禄寺等几处官府衙署,走过去了,才是东安门。

路途遥远,她们一行人都是女眷,老的老,少的少,弱质女流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哪里走得了这么远的路?更何况她们今日本来就已经很疲倦了。

秦含真正犯愁着是不是找个地方让两位老太太歇个脚,忽然听见前头光禄寺衙门的侧门开了,走出一个婆子来,向她们行礼:“可是承恩侯府与永嘉侯府的夫人奶奶姑娘们?小的是镇西侯府大奶奶身边侍候的。我们奶奶就在前头光禄寺衙门里歇脚,见亲家夫人奶奶们经过,不妨也请进去喝杯茶?”

秦含真与姚氏、秦锦华三人对视一眼,只觉得一头雾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