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楼春 > 第三十六章 羡慕

秦楼春 第三十六章 羡慕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3:58 来源:笔趣阁

当秦家人与赵陌聚在一处说话的时候,太子也回到了如今的住处。随行的侍卫低声进言:“殿下今日太过莽撞了些。秦家公子年纪尚小,也不知能否保住秘密,万一不慎说漏了嘴,就会泄露了殿下的行踪。而辽王世子又觊觎殿下储位,他的儿子万一认出了殿下的身份……”

太子摆摆手,阻止他继续往下说:“这不是偶然遇上了简哥儿么?我事先也没预料到。其实我今日本不该去医馆的,昨日已经去复过诊,应该是三日后再去才对。若不是你们太过小心,见我照着新开的方子吃了药后,睡得不大安宁,就非要我去问叶大夫是怎么回事,我今日也不会在医馆门口遇上简哥儿了。但既然遇上了,就不可能不向他说明原委,否则他一个孩子,什么都不知道,慌慌张张的,越发容易泄露口风。至于赵陌,他与秦简同行,我也不可能丢下他,只带走秦简,那只会更容易令他起疑。”

侍卫其实也明白,当时的情况,他们会遇上秦简与赵陌,实在是意外。又不能怪罪到永嘉侯秦柏头上去,虽然秦柏没有阻止侄孙往镇上来,以至于秦简见到了太子,可今日本来也不是太子去医馆复诊的日子。只能说,一切都是阴差阳错。

可侍卫们仍旧忧心忡忡,太子反过来安慰他们:“没事,今日我拿溧阳王府做了挡箭牌,赵陌也没有起疑,不是么?况且他也不过是个半大孩子罢了,跟着我小舅舅住,行动都要受节制,又能闯什么祸呢?我小舅舅愿意收他在身边教导,可见他至少是个品行端正的孩子。你们不要整天疑神疑鬼的,放轻松些吧。我出来半年了,也从没出过事不是么?”

侍卫们相互对视,都暗暗叹了口气。这半年是没出过事,但太子一日未回到宫中,他们就一日不能放轻松。因为太子在外头不出事则罢,一旦出事,他们这些人可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沈太医端着药走了过来,放到太子面前的桌面上:“赵陌那里,殿下确实不必太过担心。下官与他相处了月余,也大致摸清了他的性子。这孩子聪明是有的,就是命不大好。他与生父有嫌隙,与继母更有大仇,未必就真的愿意助他父亲一臂之力。下官曾听秦家下人议论过,说辽王世子先前被生父与兄弟联合蜀王府陷害,赵陌为了救父,曾经出过大力,可辽王世子平安脱身后,却因为有求于王家,将立有大功的嫡长子再次遣出京城,还示意他从此定居江南,不必回京。赵陌只怕早对这个父亲失望透顶了吧?无论辽王世子能不能得偿所愿,对他都没有好处,他又何必吃力不讨好,还要冒触怒圣上的风险呢?”

“哦?竟有此事?”太子有些惊讶,他听说过赵硕为娶小王氏而放逐嫡长子的传闻,也知道赵硕因为顾忌王家,而任由嫡长子长居秦家的事,却没想到赵硕会薄情寡义到这个地步。他的长子既然已经为他立下大功,他又怎能转脸便弃长子于不顾?

太子想起自己,想要一个健康而聪明的子嗣,却求而不得,好不容易有了个儿子,还小小年纪就夭折了,至今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赵硕何德何能?有了赵陌这么好的儿子,竟然还要将他抛弃,就只为了虚无缥缈的权势?为人父母,怎能狠得下心来?!他不知道,他弃如敝履的,极有可能是别人羡慕却无法得到的么?

沈太医低声劝太子:“殿下,药已经可以喝了,请您趁热用了吧。”

太子低头看了看药碗,捧起来一口气把药喝了下去。

药很苦,但太子并没有说什么。这样的事他早已习惯了。相比从前只是呆滞地喝着药,等候着不知前景的明天,如今至少他知道这药是有效的,只要他照着叶大夫的话去做,老实吃药,好生休养,他就迟早能好起来。

一名侍卫走到门口,示意同伴出去说话。站在太子身边的侍卫见状,便走了出去。不一会儿,他回来了,向太子禀报道:“殿下,今日回旧居收拾遗漏物件的人,在旧居门外发现了那位黄姑娘的身影。她似乎在门口徘徊两天了,身边只带了个小丫头。”

太子皱起了眉头:“她去那儿做什么?”

侍卫道:“会不会是发现了殿下就住在那里?”他有些庆幸,“幸好永嘉侯一到金陵,得知殿下已在江宁镇上住了两三个月,就立刻劝殿下换一处居所。否则今日,殿下一定会被那位黄姑娘堵住。”

太子沉默不语。

沈太医忍不住道:“殿下,若您实在对那位姑娘有意……”

“不是这样的。”太子打断了他的话,“我对那位姑娘,不是这么回事。”太子顿了一顿,似乎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总之,你们别为难她,由得她去吧。反正我们已经不住在那里了,东西也都带走了,她是找不到我们的,我们往后出门小心些就是。你们再给黄晋成送个信去,把这事儿告诉他,让他赶紧想办法。这毕竟是他的族人,能安安静静地把事情解决,是最好不过的了。”

黄晋成收到信之后,十分恼火。他再派人联系上黄二老爷,问对方为何迟迟没有行动?

黄二老爷却也有口难言。他在兄弟黄六老爷家里已经住了几日,也磨了兄弟几日,每每看到黄六老爷松了口,眼看着就要答应与他一同回扬州过年了,但用不了多久,就会变卦。他劝了几日,还是未能把兄弟一家带走,自己心里都生气了。

黄二老爷忍不住对兄弟道:“你到底在犹豫什么呢?我又不是要你抛下家宅产业,就此回老家,再也不回来了。不过是因为你几年没在老家过年了,让你回去见见族人,祭拜一下先人罢了。我这个兄长如今可说是什么脸面都没有了,说的话,就连亲兄弟都不肯听!”

“哥哥言重了,我没有这个意思!”黄六老爷着急地说,“你是我的哥哥,你的话我还能不听么?可回扬州的事,事关重大,我总要跟闺女商量一下,对不对?”

黄二老爷就奇了:“你说的是你出嫁了的闺女?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要不要回老家祭祖,需要跟闺女商量什么?”

黄六老爷纠结着不回答。他的儿媳妇黄崔氏便插言道:“二老爷不知,我们若是全家都走了,这边的宅子和田地就没人照管了。我们小门小户的,任性不起,不安排好了,如何能放心上路呢?请姑奶奶回来,也是为了商量这些事。”

黄六老爷连忙点头:“正是这样。”

黄二老爷冷笑一声,半点都不信:“不过是你一家六口人跟我回扬州罢了,家里留几个下人看宅子就行了。这个时节,田地也不用照看。等到祭完祖,你们还能在扬州多住两个月,等到开春了再回来呢。两地距离如此近,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黄六老爷有些讪讪地。黄崔氏还想再说些什么,黄二老爷却已经不想再听了:“行,你们要见了闺女再走,我也不会逼着你们离开。但大侄女是怎么回事?我这个伯父到江宁都好几日了,她还不来拜见,是不是没把我放在眼里?!”

黄二老爷这话却是迁怒,因为小黄氏是真的很忙。她忙着帮六房准备祭祖仪式,牛氏体弱,又没怎么经过这种事,少不得要她在旁边帮衬,也正好修补一下他们夫妻与六房的关系。

修补关系的目的是否达到了,小黄氏不清楚。她只知道,等六房祭祖结束后,她整个人都好象虚脱了一般,回到自个儿房中,便瘫坐在床边,不想动弹了。

同样面带疲倦的梅香走了过来:“二奶奶,亲家大奶奶今日又打发人来给您送信了。”说着就把手里的信件递了过去。

小黄氏漫不经心地接过信,拆开来看了,顿时没好气地将它拍到床上:“我那二伯父还有完没完?!成天催催催,催个什么劲儿呀?!若忆秋真能攀上贵人,对他不也是有好处的么?他的孙子正准备科举,若能得贵人提携,日后还怕没有前程?!他却只知道祖训、祖训。什么祖训?!不过就是嫡支随口说的几句话。嫡支有个外孙女做了皇后,当然风光得很,可也不能不顾我们旁支的死活吧?!”

梅香小心问她:“二奶奶,您打算怎么办?”

小黄氏头疼地揉了揉额角:“我这几日忙着六房那边的事,都没能回娘家看一眼。眼下还有些收尾的琐碎小事,等我忙完了,就回去一趟吧。你让人传口信给我嫂嫂,让她千万要把父亲和二伯拦住,别让他们把忆秋带走。”

她咬了咬牙:“忆秋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连地址都告诉她了,她还没个进展。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我还怎么指望她有好前程?!”

梅香要去传信,小黄氏却把她叫住了,犹豫了一下,方才吩咐道:“我至少还要等两天才能回去,忆秋那儿却不能再耽搁了。你跟我嫂子说,让忆秋来看我。我需得当面问清楚她,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哪里出了差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