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楼春 > 第四百七十六章 分歧

秦楼春 第四百七十六章 分歧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8 20:58:40 来源:笔趣阁

跟长房、二房不大一样,三房对这件事的态度要平静得多了。

秦柏只是皱起眉头,淡淡说了句“胡闹”。秦平直接没管,他还在继续利用公事为借口,躲避母亲牛氏的催婚。牛氏则是一边拉着小儿媳抱怨大儿子总不肯与她说实话,一边哄着小孙子,对秦锦仪与裴程的婚事是否能说成,完全不关心。

她本来就不喜秦锦仪,对裴程也没什么好印象,只觉得这两人半斤八两的,谁也没辱没了谁。若是定不了亲事,那无所谓,定了亲事,也没什么不好的。逢年过节时,她按照规矩受这两小辈的礼,给个红包,也就完事儿了。

她顶多就是私下与秦含真幸灾乐祸一声:“二房那泼妇从前总嚷嚷着她大孙女儿非王妃不做,结果如今却嫁了这么一个人家。早知如此,当初还挑剔什么……”

秦含真也很难理解薛氏的想法,不过从二房秦锦春那儿传来的消息,薛氏竟然是积极主动地要求秦伯复促成这门亲事,似乎是十分看好裴家三房女儿入东宫后,裴家会东山再起的缘故。尽管秦锦春觉得他们二房不该掺和东宫选秀的事儿,但以薛氏的脾气,哪里是能听得进这些话的?况且她也没觉得自家掺和了什么不该掺和的,二房又没能力把裴二姑娘送进宫去,这不是裴家人自个儿说他们有门路么?秦家二房只是跟裴家议了一门亲而已。

秦含真对于这种掩耳盗铃的想法也是无语了。也不知道薛氏与秦锦仪是从哪里听说了裴家即将送女入东宫的传闻,兴许是秦伯复那边泄露了消息?但她们似乎连裴家几房内部不和的情况都不了解,就自以为是地要把这门婚事定死,真不知道叫人说什么好了。下决定之前,她们就不能多找人打听打听吗?

秦锦春说,玉楼那边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后,就吓着了,已经私下来向她求过饶。原来这裴家要送女入东宫的消息,是她透露给秦锦仪知道的。当时秦锦仪怀疑她出卖自己,向秦锦春泄露消息,为了脱身,玉楼就把青梅她们无意中透露给她的一些信息告诉了秦锦仪,以此掩饰她会与秦锦春身边人接触的原因。秦锦仪信了,又得知秦伯复打算让裴家帮她说一门亲事,不惜叫她给人做填房,也要为秦锦春扫除出嫁的障碍,就恼了,决定要不顾一切地抢夺妹妹的这门“好姻缘”。

也亏得秦锦仪并不知道,秦锦春真正要说的是云阳侯府这门亲事,否则叫她算计得失了这门姻缘,才真要哭呢。

秦锦春派人来给秦含真送了密信,说明事情前后原委,同时也说了,为了确保不会再出纰漏,她会安排玉楼离开秦锦仪身边。现在她在大姐秦锦仪心目中,就是个“被抢了婚事的失败者”,发点小脾气,迁怒一下下人什么的,都是正常的反应。秦锦仪对侍候了自己多年的画楼、弄影等人都冷心冷肺得很,玉楼在她身边不足一年,又能有多少情份?她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办事的人罢了。由于玉楼没能给她弄来想要的药,也没能在她算计裴程的计划中帮上大忙,再加上有了新的丫头婆子做帮手,她如今已经不大在乎玉楼了。她人还在庄子上“养伤”呢,听说玉楼因为冲撞了四姑娘秦锦春,被罚了月钱,被罚去做粗活,都没放在心上,只是跟祖母薛氏抱怨说,秦锦春太小气,连一桩亲事都舍不得让给姐姐。

秦锦春计划着,等到秦锦仪回家时,玉楼与那个月华的兄弟,都不会再出现在她面前了。前者自然是有了新的去处,后者直接被交给了人伢子,也省得事后再出纰漏,叫秦锦仪发现玉楼曾经截留过好几次她向那小厮发出的命令。

这些事由秦锦春自己掌握,秦含真是不会管的。她比较关注的是裴家三房有意送女入东宫一事,竟然连薛氏都心动了。虽然她觉得裴家如愿以偿的可能性很低,但还是忍不住跑去找祖父秦柏,把事情简单说了说,问:“东宫选秀,真会选上裴二姑娘吗?”

秦柏问她:“这位姑娘多大年纪?身体可好?”

秦含真回答了。裴二姑娘比裴茵年纪小些,如今还未及笄,身体嘛,也就那样吧,是个挺典型的娇气小姑娘,有些娇纵了,不过没裴茵那么表里不一,城府也浅。秦含真只见过裴二姑娘一两回,印象不深,但感觉上这小姑娘对诗词字画什么的都不感兴趣,更喜欢跟其他同龄人一起到处玩耍。

说真的,这小姑娘虽说比秦含真小不了多少,可孩子气太重了,秦含真都觉得她要是入了东宫,太子殿下很有摧残祖国未来花苞的嫌疑。

秦柏听了之后就说:“东宫选秀,应该是更倾向于选择年岁大些,又身康体健的女子,门第并不重要,而且最好是出身寻常的良家女,性情也要以温柔和顺为佳。”这还是含蓄一点儿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太后与皇帝都希望能挑几个有“宜男之相”的女人,相貌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不求美人。他们可不打算让太子沉迷美色,重点是要找人给太子生儿子!

但秦含真听懂了祖父话里的意思。裴二姑娘是不可能入宫的,过个几年,可能会有点儿希望,但那时要是东宫已经有了皇孙,以太子殿下的身体情况,估计宫里也不会再提“选秀”二字了。

秦柏还说:“即使裴家找唐家打点过,这种事儿也不是唐家能做得了主的。恐怕连太子妃都做不了主。如今可比不得当年。”

当年太子羸弱,皇帝为太子选择了唐尚书之女为太子妃,是希望唐家能为太子稳固朝局。为此,太后与皇帝都希望东宫能少些纷争,太子妃唐氏能过得更顺心一点儿,所以给了唐家选择侧妃的权利。论理,唐尚书这些年来做得也很称职,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立场,就是可惜太子妃唐氏未能为太子生下皇孙。不过他们选择的陈良娣,就太让人失望了。

陈良娣会被唐家人选中,一是因为陈家依附唐家,二是因为陈良娣未出阁时与太子妃是闺蜜。唐家挑选这位东宫侧妃时,不是从本人的性情品行挑的,而是依靠交情与利益做判断,结果就走了眼。陈良娣一朝生下皇孙,便得志猖狂,陈家也立刻背弃了唐家。无论是唐氏还是唐家,都有“有眼无珠”的嫌疑。还好陈良娣没有背叛太子,陈家也没惹出大风波来,但他们没照顾好小皇孙,以致小皇孙夭折,皇家心里也是憋着气的。看在陈良娣当时老实下来的份上,又有太子求情,太后与皇帝没有对陈家怎么着,但也不可能给陈家什么恩赐了。

这两年,陈良娣行事越发不着调,已经引发了东宫内斗。太子也无法再容忍下去了。陈良娣前车之鉴尚在,别说太子妃唐氏留下了心结,生怕后来的东宫侧妃们也是这等心性,就连太后、皇帝与太子,也对唐氏与唐家的眼光失去了信心。

东宫选秀,做主的人可以是太后、皇帝和太子,但不会是太子妃唐氏。她可以提供自己的意见,但太后与皇帝是不会由着她选择不合适的人选的。而如今太子妃对选秀一事,又十分消极,能拖就拖,唐家在这件事上能有多少话语权呢?

裴家二房、三房以为说服了唐家,裴二姑娘入东宫一事就成了板上钉钉,而事实上,唐家可能顶多就是不提出反对意见而已。能不能成事,还得看裴家自己的运气。

秦柏不看好裴家,甚至觉得他们有些想太多:“裴家好歹是国公府,皇上已经明言,不会选择名门世宦之家的女子入东宫为嫔御,他们怎会觉得自家有机会?裴家三房除非分家,否则连选秀名单都上不去!”

秦含真笑道:“世人总会有些侥幸之心。裴三爷大概觉得自己是监生,他女儿算不上名门世宦之女,符合选秀条件吧?只是他同时又觉得女儿要是选上了,凭着国公嫡孙女的身份,定能把其他人都比下去,一举受封高位,未免有些自相矛盾了。”

秦柏摇摇头:“反正我们家不去掺和这种事,你也不必理会。二房打算如何嫁女儿,也是他们自家做主。只要他们事后不悔就行了。更何况,裴家还没答应亲事呢。”

秦含真笑着说:“我估计裴家最终还是会答应亲事的。就算裴家大房不乐意,裴家二房、三房也会促成联姻。反正吃亏的不是他们,而裴家大房如今,已经没什么底气了。”

秦含真猜的半点不假。裴程裴茵回到家,就由后者把事情照自己的方式告知了父母,请父母出面去推卸责任,绝对不能给哥哥娶回一个残疾的媳妇来。

但结果却有些出乎裴茵的意料之外。裴大奶奶的第一反应是:“秦大姑娘?不成!她名声不好,又跟敏顺郡主没什么交情。要说亲当然是要说秦四姑娘才对!秦大姑娘若真的伤了腿,大不了赔些银子,再送些药材这去,找个大夫给她治一治。好不好得了,要看她的造化,说亲是不成的!但也别跟秦家二房翻了脸,我们还要继续跟秦四姑娘议亲呢。”

然而裴大爷却道:“出了这种事,倘若拒绝了秦大姑娘,只怕秦四姑娘这门亲也说不成了。既然一样都是秦家二房的嫡女,娶谁都一样。她们是亲姐妹,有需要打点东宫的时候,难道秦四姑娘还能拒绝亲姐姐的请托?先答应下来吧,腿伤得重了也不要紧,请个大夫治一治,说不定能治好呢?”

父母两方截然不同的回应,让裴茵傻了眼。

但更让她绝望的是,从裴二少爷处得到消息的裴国公夫人与裴二奶奶、裴三奶奶,也赶来说话了:“既然是程哥儿害得人家姑娘摔断了腿,就该负起责任来!这么好的一桩亲事,有什么可拒的?我们求都求不来呢。赶紧的,上门提亲去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