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温婉 > 二十九:让爵、分家(上)

重生之温婉 二十九:让爵、分家(上)

作者:六月浩雪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8 10:24:36 来源:笔趣阁

温婉脑海中盘旋,按照自己的遭遇,那伟大的科学家霍金所提出的‘平行空间理论‘就是真实存在的,可这么说,那究竟有多少个平行空间。自己上辈子所生存的空间离这个空间远不远。能不能回去。就算能回去,也不是以前的自己了。尸体估计已经被火化了。那地方也没什么好留恋的,可是,在这里,好象也没谁值得惦念的。

“祖母,瞧着十妹妹,一脸心不甘情愿的。莫非,不希望我们这一大家子团团圆圆。”清珊诡异地笑了笑。众人齐刷刷地看着温婉。

温婉此时思绪正遨游太空,哪里去关注她们一行人在做什么。按照温婉的说法,这一屋子都是心坏诡异的人,要不是怕被人说不孝,也为了体验风俗民情,鬼有兴趣跟他们一起。所以清珊说她的时候,她根本就没听着。

“温婉,你在做什么?”老太太看着温婉,明显心思不知道非到哪里去了。当下有些蕴怒,语气严厉。

夏语在旁边推了推温婉,温婉才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夏语在她耳朵边上说着刚才的话。温婉笔画了几下“郡主说,你们团圆你们的。反正多她一个也团圆,少她一个也团圆。往年她在乡下,你们的节日不也过得热热闹闹的,你们就当她不存在。郡主说她无所谓的,她已经习惯了。要老夫人觉得她碍眼,她搬出去就是了。”

一句话噎的老太太脸红起来,非常恼怒,想发火,却是不知道该骂什么。当下怒视了清珊一眼。要不是她在中间挑拨离间,哪里来的温婉给自己的不堪。

“老夫人,小孩子的话,不过是童趣,不需要放在心上。要不,我们再来合两首诗。活络一下气氛。”安氏忙打着熄火的心思,转移了话题。众人看着也不像,纷纷接了话过去。

温婉看着安氏,倒是真佩服这个女人。老夫人带人抄了她的家,按说应该恨极了。可她愣是没两天又跟老夫人好得跟母女一般。温婉心里把安氏的危险系数提高了不少。

“既然是我开了头,那我先来:满地花阴风弄影,一院花色月窥人。”安氏兴致勃勃地说了起来。

温婉却是很鄙视,这明显就是用了古诗篡改过来的,有什么好得意的。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清水出了上联,清词听了立即接了下联“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大家也都纷纷附和两句,只有温婉一句都没接。

“奶奶,十妹妹上次给皇上祝寿,自己写了一副对联。让得皇上龙颜大悦,进而赐封了十妹妹为贵郡主,今儿个,也让谁妹妹也给我们附和一首诗,当是压诌戏如何。”清词娇笑着。

这什么鬼话,皇帝外公因为一个对联,赐封她为贵郡主,脑子被马车撞坏了。她如果身上没流皇帝外公的血,有这好事。温婉唾弃。

“是啊,让十妹妹附一首。”清簪立即附和。几个媳妇也附和。

“就让十妹妹写一首家吉庆,年年岁岁太平富贵的祝贺联对,你们说好不好。”清珊的话,立即得到大部分人的同意。

“也让我们看看,平家可是好久没出才女了。记得以前的皇后娘娘,可是有名的才女。”安氏笑呵呵地。

大夫人跟大奶奶却是没说话。温婉要有这么好说话,那就不是她们认识的温婉。

“既然大家都这么有兴致,温婉,你就赋诗一首,让大家尽兴尽兴。”老夫人心情好了很多,吩咐着温婉。

温婉厌恶地看了周围的人一眼,笔画了几下“郡主说,她不会什么诗,也不会什么词,她才学两个多月,字也认不得几个,哪里会这些。既然安氏这么想平家出才女,好好教导她的女儿就是。”

老夫人气结,这个温婉三番五次不给她脸面,让自己吃气,真……算了,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以后还是少见面,她能多活两年。

“老太君,都说八月桂花遍地开,我们前去赏桂花,再和两盅暖酒,岂不比他们爷们还快活。”大奶奶看着平母的不快,立即上前哄。

“好,那我们去赏桂花。”温婉想回去,却是被大夫人慈爱地拉着手。温婉是真的想把手甩开,可又不愿意背负一个目无尊长的坏名声。古嬷嬷说,如果自己名声坏了,到时候连皇帝外公都会厌弃自己。不过大夫人看着温婉冷漠的眼神,还是很识趣的把手放开了。

“老夫人,怎么只能赏花,不听乐曲,岂不是遗憾。再来吟诗一两首,助助兴。”大夫人也凑趣着。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清珊大声地念着,临了还不忘挑衅地看了一眼温婉。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清词立即也接了一句,来给大家助兴。大几都七七八八讲了好些。倒也是尽兴。

“老夫人,弹琴吹笛的人来了。”一个穿着暗红色褙子的妇人来回禀报着,平母点了一首‘秋念’

“妹妹,你擅长什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你会哪样。要都不会,跟我们一起去家学。”清珊一脸关心样。

温婉看了都没看她一眼,更不要说去接她的话了。只是在啃一个苹果,看她吃得那样,好象那苹果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清珊用右手使劲按着左手腕上的金镯,刮了一小片花。

大家倒是都很尽兴,开头奏的都是欢快的乐曲。到了后来,也不知道是谁点的,呜呜咽咽,悲悲戚戚,大家都寂然而坐。面有悲戚。

“真是好乐,委婉哀怨,把对亲人的思念表达的淋漓。祖母,该得重重赏赐才对。”清珊很是感叹地来了这么一句。众人纷纷附和。

“是啊,真是好曲子。”老夫人听了,赞叹一声,众人都纷纷附和着赞扬,说是难得的好曲子。只有温婉没有出声。

“温婉妹妹,你对这曲子有什么好的建议。不会是觉得这曲子不好听吧?要不,你怎么神色不动的。”清词乐呵呵地问道。

温婉看了众人,搞不懂是不是脑子都不正常的。好好的一个节日,搞得跟那啥似的。不过她也只是心里想想,不准备扫大家的兴,不过问到她头上来了,那就不要怪她破坏气氛了:“老夫人,郡主说,她很奇怪。今天是中秋佳节,做什么弄这么悲惨的乐曲,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儿个是七月十五呢!”

说完,夏语等几个跟来的丫鬟抿嘴一笑。八月十五变成七月十五,也亏得郡主想得出来。

七月十五,可就不是鬼节。听了这话,配合着悲戚的音乐,还有这朦胧微红的月色,在场的好些媳妇子小丫鬟都打了哆嗦。下面两个小的都往自己娘怀里钻。

“夜色晚了,散了。”老夫人脸色一下阴沉起来。有温婉在,她就没的开心。众人也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大夫人,郡主说,她想趁着今日难得的机会,好好看看府里的夜景。想请一位对府里路都很熟丫鬟带路。”夏影这话一落,大夫人心里了然,观赏夜景是假,为刚才的事找渣是真。

“姑祖母,我扶你进去。”那个丫鬟一步当先,到老夫人面前。

温婉听了,仍然指了指刚才的那个女子,大夫人看着老夫人,老夫人却是指着另外一个“让她带你去看府里的夜景,不过不要看得太晚了,夜色凉,容易感染风寒。”

温婉却是没回话,直直地看着刚才的那个丫鬟。老夫人有些恼怒“枝花,随我进去。”

“郡主,那不是丫鬟。那是老夫人的侄孙女。”大奶奶在温婉耳朵边上,轻声说着。温婉早已了然,看来今天想找回这渣是不能了,冷冷地看了那个女子一言。那目光,饱含警告与威胁。转身离去。

“真是无法无天,无法无天。姑祖母,她欺人太甚。”枝花有些恼羞之色,很是委屈。

“谁让你去捉弄她的。有皇上辟护,连我都不触这刺头。你倒是会给我找麻烦。回你的家去。”老夫人其实一开始就知道,只是不好当着众人发落她。这会没人,非常恼怒把人赶回去了。

回到蘅芳阁,温婉有点恶劣。

“郡主,这是新做的**葡萄羹。”温婉听了,举起来喝了。

由于温婉对饮食特别的挑剔,所以两个人是花了十二分心思在做吃上面。就为了能让温婉多吃点。因为她们的精心,温婉这才天天都能多吃半碗饭。加上适当的锻炼,身子骨也越来越壮实。

中秋过后没多久,平府里的事,也纷纷杂杂来临。

平国公上了折子,请求世子平向城袭爵。皇帝准了奏折,老国公拜了祖宗,选了日子,就让平向诚袭了爵位。然后开始着手分家的事宜了。分家,无外是银子、房产、田地这三大项目。至于古董首饰,两老人还没走,就别指望了。

“爹,我不同意分家。你还正当壮年,怎么就让了爵位,还要分家。你让我们这些儿孙怎么有脸。”三老爷强烈反对分家。老爹当国公爷跟哥哥当国公爷,那是截然不一样的。更何况,那还不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哥哥。他坚决反对。

“是啊,爹。你跟母亲还健在,那里有父母在就分家的道理。爹,我也不同意分家。再者,分了家。二房的几个孩子怎么办。”五老爷也是强烈反对分家的。

“这些不需要你们担心,我已经都有计划了。二房的几个孩子,以后就交给向诚。你们也多帮衬帮衬。至于我跟你娘,只要你们不要给我惹事,让我们多活两年。我就心满意足了。”国公爷有些疲惫。

“不行,爹,我不同意分家。哪里现在就分家了。这次圣上大寿,我们家花了好大一笔钱。家里的财产已经去掉了一大半。现在哪里还有钱分给我们。”三老爷仍然不愿意分家。要是现在分家,可就亏大了。要分,至少也得等十几年后再说。

“我要没费那么大心力添置了重礼,才让皇上免责,没有发落我们。否则,你们哪里还能好好地站在这里。不用说了,分家。分了家,你们就是惹祸,也不会牵连太广。我也老了,还想过两天清净日子。”国公爷说的话,已经让几个儿子知道,分家势在必行了。

“爹,那怎么分?”三老爷急了。

“按照规矩分,明天就把这事办好。”老太爷说完就走了。留下几个人站在房内。三老爷虽然心里恨着,但也不敢对平向诚有什么不满,以后还得看着国公府这个招牌。。

争执一番后,还是按照规矩请了族长跟族老过来做见证。把帐房里的产业拿出来扒拉一通。

“爹,怎么只有这么一点钱?”三老爷根本就不相信,公中的产业怎么只有这么一点,太不可思议了。

“你们占了公主的便宜,以为皇上真不知道。得了那么多钱,还在底下做那么多花样,你以为皇家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皇帝是真的不知道?不要以为皇上现在老了,性子比之前软和了很多,就以为皇帝会心慈手软。花了四十万让皇帝没降罪已经是格外开恩了。要是按照皇上年轻时候的性子,你们全都得蹲大牢去。”国公冷声说道。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不敢再说话。这个家,分得倒也顺利。

最后的结果,大房不仅袭了爵位,还得了一半的家产,按照宗法制度,嫡子是要继承至少七成的家业。能这么分,还是因为世子袭的是铁帽子的爵位。加上平向诚也是个心宽的,不大在乎钱财。得一半也没说什么。剩下的一半,二房跟五房各占二成,得了一万六千两银子跟四十顷地,还有四座宅子,两个五进,一个三进,一个两进。

三房四房则共占一成。这就是嫡子跟庶子的区别。平府这里还算好的,还是平国公开明,世子人心胸宽的情况下。要在其他人家,最多在庶子成亲的时候给几千两银子就让搬出去了,那还算是大方的。平府里的庶子,成亲费用还有平常的嚼用都在府里,现在还能分半成的家产,已经很不错了。这样一翻下来,每人也能分到4千两银子跟一三进一二进的宅子,还有十顷的地。

至于家里的珍宝古玩,国公爷的意思是各房归各家。公中的就拿出来平分。他跟老夫人屋子里的,等他们死后再分。这话本来是没什么问题,大家平常的布置,除了大房要奢侈一些,其他几房公中添置的物件都差不多。没什么嫡庶之别。这大家也都同意,没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