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好男人 > 第839章 召回

大唐好男人 第839章 召回

作者:虎啸山庄庄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7 19:18:04 来源:笔趣阁

“陛下,魏博军、淄青军、卢龙军、义武军、昭义军、宣武军、忠武军以及淮宁军已经将兵权交还给朝廷,眼下在镇北军近左,只有鄂岳军和天平军还不在朝廷掌控之中,请陛下下旨,将天平军和鄂岳军节度使调回长安。”

李长山在群臣之中是极为懂得察言观色的,知道皇帝这个时候最是得意之时,便趁机提出这个建言,以彰显皇帝的威严。

“爱卿所言极是,那就由爱卿帮朕拟旨吧,回头命人去宣旨。”皇帝点头说道。

皇帝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在诸藩镇中的威信最高了,特别是天平军这样的微小藩镇中,当时张墨只顾着收拾宣武军了,天平军这样之后万余军队的藩镇,他都懒得搭理。现在天平军周围都是镇北军了,鼓掌难鸣,皇帝知道自己的旨意到了,天平军节度使只能乖乖的回长安了。

至于鄂岳军,皇帝相信只要自己的旨意到了,鄂岳军节度使也不敢有什么意见,因为在鄂岳军的周围都是朝廷的控制范围。

皇帝很是开心,这要是在平定李希烈和朱滔等藩镇之前,他哪里敢这个肆无忌惮的下旨召回藩镇节度使?即使自己的旨意下去了,人家想理的话,就上个奏折说自己身体不适,不宜长途跋涉;要是不想理的话,干脆就当不知道,他这个当皇帝的是半点办法也没有。

如今的大唐,加上朝廷原有的控制范围,已经是半壁江山都控制在皇帝手中,下一个目标便是西南诸藩镇和西北诸藩镇了。

皇帝知道,即使自己现在不收拢西南和西北诸藩镇的军权,自己的旨意在那些地方也一样有足够的影响力了,至少税赋上面会诸藩镇不会再拖着不交了。估计擅自称王或者是自立的事情在数年之内不会再发生了。

这对皇帝来说已经足够了。他现在需要的就是数年的时间,一是积累银钱,二是继续练兵,等到朝廷的钱足够多了,兵马更为强大了,就是他继续收拢诸藩镇兵权的时候。

“且让你们再逍遥几年。”皇帝在心里想到。

虽然李希烈死了,宣武军节度使进京了,衮海军节度使也在押往长安城的路上,武宁军节度使死了,但是在他们原有的地盘上还有很多的城池没有回到朝廷的管制之中,因此要想将这一大片地盘全部梳理一遍,最少需要三五个月的时间。

皇帝打算召张墨回长安了,这倒不是怕张墨在外擅权,而是很多的事情要听取张墨的意见。至于河南道和淮南道的事情,皇帝觉得交给杨炎和王胖子已经足够了,这些安抚地方的事情,有杨炎这个老宰相在,应该会处理得很好。

于是七天之后,皇帝的旨意便到了宋城,张墨的镇北军中军大帐已经移到了宋州的宋城。

到宋城宣旨的太监把皇帝的旨意对张墨宣读完之后,随后就赶往天平军,然后就是鄂岳军,皇帝打算把这两件事顺便都一起办了。

对于皇帝宣召的事,张墨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因此一接到旨意之后,即刻将军权交给了王胖子和杨炎。之所以选择让王胖子执掌镇北军,是因为王胖子是自己人,比杨炎的关系还要近很多,而且王胖子就是一个太监,还是皇帝极为信任的太监,将军权交给他,更符合皇帝想法。

将镇北军招讨使的大印交到王胖子手中以后,张墨便对王胖子和杨炎笑道:“王大帅,相爷,现在某家是无官一身轻了,梳理地方的事情就麻烦你们两位了,某家明天就跟许大帅一起进京述职。”

原本皇帝并没有宣召许召,但是许召自己觉得自己应该回去长安述职了,毕竟山南东道的六万大军可是在他手中掌握呢,自己趁着这个机会将军权交出去,以显得自己光明磊落,没有半点擅权之心。而且许召想早点回京,先把自己的爵位拿到手再说。

张墨自然同意许召的想法,两个人一起回京,就更显得没有半点私心了,这样一来,就算朝中有人挑毛拣刺的,也抓不住什么实质性的把柄。

王胖子对张墨将军权交给自己十分的满意,在他看来,这是张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举动,他自认为自己和张墨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张墨将镇北军给他,自然是将好处给他。要知道梳理地方就是分配利益的时候,这个利益给谁,就要看对方给自己多少利益了。

“二郎尽管放心,镇北军在咱家手里不会出半点错。”王胖子笑呵呵的将招讨使的大印让自己的亲兵收起,口中呵呵笑道:“咱家会按照咱们先前商量好的去做,有杨相爷在这里压阵,绝不会出半点差错的。”

张墨笑道:“有大帅您在,某家更加放心。只是鄂岳军那里,大帅怕是要操点心才行,我的想法是大帅带着大军到豫州转一圈,让鄂岳军节度使鲁秋有点压力,不然陛下的旨意怕是会被鲁秋拖延,那可是有损陛下威严之事。”

王胖子一拍脑门,笑道:“还是二郎想得周到,后天咱家就带十万大军去豫州转一圈,等鲁秋那个家伙交出鄂岳军以后,咱家在继续梳理地方。刚好淮南道也是咱家首先要梳理的地方,干脆咱家借道鄂岳军的辖地进入淮南道,到时看鲁秋还敢恋权不放?”

杨炎笑道:“王大帅这个办法不错,要是鲁秋敢抗旨不遵,大帅就地就解决了他。”

许召就坐在那里喝茶,看着他们三个商议事情也不插嘴,他不想再参与到地方上的利益分配去了,反正他的利益已经拿到手了,他把自己的四儿子许怀诚放到了汴州去当刺史,把五儿子许怀义放到徐州当刺史,都是富庶的州府。

而且这两个离着长安又近,只要在刺史的位置上厮混个几年,就能调到朝堂上去了。而且汴州和徐州都是上州,自己的两个儿子起点便是正五品下品阶,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跨越五品这个坎,进到四品大员的行列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