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好男人 > 第570章 达成共识

大唐好男人 第570章 达成共识

作者:虎啸山庄庄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7 19:18:04 来源:笔趣阁

到了天黑之时,整个青州城里已经平静了下来。

这次张墨依然是住在刺史府上。青州城刺史邱超今日就在府中大摆宴席,招待张墨。他在青州担任刺史七年之久,先后受两代淄青节度使的摆布,小媳妇一样的侍候着淄青节度使,很怕自己没有命回到长安城去。

现在终于守的云开见月明,等到了张墨带着朝廷的大军来了。

“张爵爷,邱某再敬你一杯酒。”邱超端着酒杯站起身来,说道:“邱某能活着见到张爵爷全靠爵爷的兵贵神速,不过就是一个时辰就拿下了青州城,否则李成要是带着淄青军与朝廷相抗的话,某家只能一死以谢皇恩了。”

张墨端起酒杯与邱超碰了一下,笑道:“这是上天护佑大唐,眷顾当朝皇帝陛下,派遣神灵降下天雷助某家破城,否则某家要想攻下青州城,还不知道要死伤多少士卒呢。”

此时天雷破城一事已经传遍了整个青州城,不光是虎威军在传播这样神奇之事,就连青州城里的百姓也在传言。毕竟那两声雷霆巨响是所有青州城里的人都听到的了,因此在青州城人眼里,这事情是真实无疑的了。

邱超感叹道:“到底是我天佑大唐,有这等神奇之事,看看天下诸藩镇谁还敢逆天而行。张爵爷,这杯酒某家先干为敬了。”说完他便一仰头,将一杯酒喝了下去,然后便问道:“张爵爷,李成要怎么办才好?”

张墨将杯中酒喝完,笑道:“等恒州王武俊送到青州城以后,某家便派人将他们一起送到长安城去。”

“王武俊也别爵爷擒下了?”邱超惊讶的看着张墨,他在青州城受到的限制极大,就连青州城里的事情他都不太清楚,更别说恒州的事情了。

张墨笑道:“某家在拿下魏州城之前就已经擒获了王武俊,四王之中,以王武俊的实力最差,某家只是派了五千商州军就将其擒下了,其辖下的三州也顺势归顺了朝廷。”张墨对这件事还是很得意的。当时突袭王武俊的事情所有将领都不看好,唯有他觉得是个机会,并且及时的将赵赫派了出去,这才使恒、深、赵三州不战而下,这样的战功拿到哪里都值得吹嘘一番。

邱超赞叹了几声之后,又问道:“爵爷,朝廷接下来的安排是什么?”

张墨摇了摇头,笑道:“这个我怎么知道?刺史大人还是耐心的等待一下吧,奏折明日就送往长安城了,我觉得刺史大人也写一封奏折比较好,将青州城的情况向皇帝讲述一番。某家攻下青州城之后,若不是刺史大人协助的话,青州城也不会如此的安稳,本帅已经在奏折上大力的表扬了刺史大人的功绩。

因此本帅觉得刺史大人很有必要给皇帝上一个奏折,介绍清楚青州城眼下的情况,以便皇帝陛下对青州之事有所定夺。某家觉得这李成实在是不适合在留在青州,而是应该与魏博军的田绪一样,送到长安城去。这样刺史大人在青州也就没有了掣肘。不知道刺史大人以为如何?”

邱超自然能听出张墨的话中之意,忙说道:“爵爷说得既是,某家今晚连夜写奏折,到时还请爵爷帮着一起送去长安城。”

张墨笑道:“这都是小事,关键是刺史大人一定要记得,这李纳就是被李成刺杀而死的,你也明白,这种事情还是推到李成的身上比较好,这样大家脸上都有光嘛。至于这话怎么说,我想刺史大人心里也有数吧?”

邱超忙说道:“这个邱某知道,李成贪图李纳之权位,这才派人刺杀了李纳。要不是朝廷大军来得及时,李成就要择吉日登上伪齐王之位了,这件事情某家还要向皇帝陛下详细上奏才行。”

他很清楚这奏折应该怎么写了,李纳被刺杀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但是他绝对不会相信李成会在朝廷大军逼到城下的时候才去刺杀李纳,这李纳之死一定跟眼前这位虎威军中护军大人有关系,要么就是跟皇帝有关系。同时他也知道,自己这封奏折张墨也会检查一遍的。

张墨笑道:“事实就是这样,本帅今日上午已经听李成承认此事了。”

两个人达成了共识,那么接下来喝酒就轻松了许多。

青州城拿下来了,张墨也并没有放松下来,现在淄州和莱州以及登州都还没有归顺朝廷,张墨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

莱州的援军还有两天就到达青州城了,张墨还要派人去截击莱州的援军,当然,如果能够将莱州援军劝降了最好,省得在并肉相见。

劝说其余几个州都归顺到朝廷来这件事,张墨就交给了李成去办,就像是田绪在魏州城做的那样,要劝说其他城池顺利的归顺朝廷。

李成也知道自己若是能劝得更多的城池归顺了,那么自己在长安城就活得更加的轻松,于是李成也不用张墨催促,即刻就一封封的劝降书送了出去。特别是他还在心中着重的强调了天雷劈开青州城城门的事情。

就在张墨将奏折送往长安的第三天,朝廷的旨意也到达了青州城。在旨意中,皇帝到是没有提到青州之事,因为圣旨离开长安城的时候,张墨还没有拿下青州城。但是把尉迟恒担任魏博军节度使和郭纯孝担任淄青节度使的事情告诉了张墨。

张墨算了一下时间,估计再有个十来天也就到了青州城,同时朝廷派来的三万大军也让张墨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只有绝对的兵力优势,才能让淄青军以及魏博军辖下的那些州府即刻归顺朝廷,同时也能够让他迅速的对这些州府做出调整。

枪杆子里出政权,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张墨琢磨了两天,便向皇帝建议将恒深赵三州划归魏博军节度使,管辖同时在魏博军的辖地里,划出两个州给淄青军节度使管辖,如此一来,在行政上做到了统一,同时也方便他对各个州府的军力进行调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