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好男人 > 第1404章 慎言啊

大唐好男人 第1404章 慎言啊

作者:虎啸山庄庄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8:38 来源:笔趣阁

“河西军是朕让张墨留着的,没有了河西军谁来镇守陇右。”皇帝突然大喝道:“陇右失而复得,刚刚安稳下来,若是没有强军镇守,必然又是分崩离析。

突厥和吐蕃哪一个不是对陇右之地虎视眈眈?把河西军裁撤了,谁来保住陇右不失?

节度使,节度使,张墨若是要谋反的话,撤了张墨的节度使就有用了?

李怀光不是节度使,但是朔方军就没有在他的掌控之中吗?朕将二十万朔方军交到他手中,他依然谋夺朕的逐日军。

当年的李纳,不过就是三万军队,他依然是谋反了,这反和不反跟手中的军队多少有关系吗?

张墨自商州城起,一直对大唐忠心耿耿,天下诸藩镇一多半平定于张墨手中。

李谊谋反,张墨带兵平定。李谌谋反,杀害先帝和先后,长安陷落,又是张墨率领河西军奔袭数千里,夺回长安城,迎朕返京。

如此种种,你王耀祖还说张墨要谋反,他要是有谋反的打算的,哪一次不可以出手?

就你王耀祖忠心耿耿?朕看你是其心可诛,要陷害我大唐的栋梁。”

皇帝发了一通的火,指着王耀祖喝道:“你给朕即刻滚出宫去,回到你家里禁足,没有朕的旨意你不得出来。”

王耀祖也被皇帝吓得脸色发白,但是听到最后,不过是禁足自己,心里一下子又松了下来,忙朝皇帝施礼道:“多谢陛下,臣这就回去禁足。”

说完,他便站起身来,退出了延英殿。

见皇帝没有给王耀祖治罪,几位大臣也是松了一口气,这说明皇帝也不是真的就大怒了,而是在表现一个皇帝对臣子的信任而已。

李长山即刻说道:“陛下,王耀祖就是怕张墨兵败,让我大唐再陷入到困境之中,因此才口不择言的,陛下千万别在意,王耀祖的忠心还是有的,只是嘴中笨拙,词不达意而已。”

李长山的这个话说得就有些阴损了,表面上看是在劝慰皇帝,为王耀祖开解,但实际上就是在告诉皇帝,这王耀祖就是一个笨蛋而已,连话都说不明白的人,怎么能委以重任?

但是你要是不深思的话,你还真的听不出他李长山心怀叵测。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诸位爱卿担心西征之事,朕是能理解的,但是不要再怀疑张墨他们的忠心。

朕十几岁就与张墨相识,而且张墨数次救了朕的性命,他是否忠心,朕心里最清楚。

加以时日,诸位爱卿就会看到张墨心向何处了,朕现在跟你们说,你们也是理解不了。

至于西征突厥的事情,你们就不要再说了,此时已经无法撤回大军了。”

他说完,又对韩诚说道:“你去把张爱卿的书信拿来,念给诸位爱卿听听,看看张墨提出来的经营突厥的策略是否可行。”

韩诚依言去取张墨的书信,皇帝便对李长山等人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李怀光已经自裁了。

朔方军何去何从,咱们也要拿出一个章程来才行。

二十万朔方军总要有个去处,不能让他们呆在原地了。”

李长山说道:“陛下,赵赫带着逐日军西征,一旦占据了突厥人的地盘之后,这地盘总要有人驻守才行。

不如就让朔方军跟在逐日军的后面,逐日军负责攻伐,朔方军负责驻守,如此一来才能保证攻占下来的土地不会得而复失。”

李长山也知道皇帝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撤军了,二十万大军已经上去了,而且突厥人的重镇钟良城已经拿在手中了,没有理由再放弃的。

他觉得既然皇帝不肯撤军,那么只能帮着皇帝守住到手的地盘了,要是在接着反对皇帝的话,说不定自己这些人也要被禁足了。

大唐可是不缺人才,随便从下面调几个人上来接手他们的宰相职位,人家一样能做得风生水起,不见得比自己这帮人差。

因此李长山即刻转变了方向,决定还是跟着皇帝的脚步走比较好。

李长山的态度转变了,其余的人自然看出来了,于是也跟着转变了方向。

如今皇帝在朝廷中乃至整个大唐还是十分有威信的,毕竟大唐的节度使时代是终结在眼前这个皇帝手中的。

而且现在因为有张墨这个最支持皇帝的军神在,天下连个反叛的人都没有了,皇帝的威信已经无人敢尝试顶撞。

“陛下,臣觉得现在就调动朔方军上去有些不妥。”郑经说道:“李怀光家祖孙三代都在朔方军中,在朔方军中威信极高。

虽然李怀光已经死了,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朔方军中有心向李怀光的人,若是他们有人心存异心的话,在逐日军后面做些手脚,那逐日军便危险了。

因此臣的建议是将朔方军分别调开,调到各地驻防,然后从河北道、河南道以及河东道调各地驻军跟上去。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逐日军的身后不会有什么危险。”

“陛下,臣附议。”钟观说道。

“臣也附议。”李长山说道。

其余的几个老臣也跟着附议了。

皇帝笑道:“既然你们都同意了,那崔爱卿,这件事就是你的事情了,两天之内给朕拿出一个条陈出来。

如何的分解朔方军,调派哪些驻军西去,你要拿个详细的东西出来才行。”

崔同忙施礼道:“是,陛下,臣回去之后连夜干活儿,明天就能将条陈拿出来,这事儿拖不得,臣是知道的。”

既然统一了意见,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君臣等人将西征之事拿到台面上来说了,从驻防一直到补给等等都商议了一遍,就等着明天在朝会上明旨下发了。

从延英殿里出来,郑经便长叹一声,说道:“想不到陛下对安亲王张墨的信任如此之重,容不得别人说半句话。

这样的君臣之间的信任老夫从来也没有见过。”

李长山闻言,转头看了郑经一眼,说道:“郑相,慎言啊。难道你不希望陛下这样的信任臣子吗?

老夫相信,只要我等拿出与张墨一样的忠心来,皇帝也会如此信任我等。

诸位,还是好好的为大唐出力吧,咱们的努力陛下会看在眼里的。”

李长山的话换来诸人连声称赞,但是他们的心里却是鄙视了一下李长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