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好男人 > 第1103章 广告效应

大唐好男人 第1103章 广告效应

作者:虎啸山庄庄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8:38 来源:笔趣阁

跟随张墨一起去甘州的还有杜熊,他现在已经被张墨委任为甘州刺史了。

对于自己能够调任甘州,杜熊很是高兴,因为甘州不论从城池规模还是人口数量,都要比凉州大上一倍还多。

哪个当官的都想自己的地盘大一些,管的人多一些,杜熊也不例外。

红胡子回长安了,是跟张墨一起动身的,只不过两个人是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跟着红胡子一起回长安的还有黑娃子以及他的一家人。

红胡子是打算好好的培养一下黑娃子,给自己培养一个得力的助手。

李大志已经就任凉州刺史了,虽然皇帝的旨意还没下来,但是有张墨这个河西节度使的认可,他这个刺史便已经可以上任了。

这对李大志来说,绝对是一个华丽的转身,同时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次李大志是真的下了狠心了,他真的就请了一个私人教书先生来教他认字。

每天十个字,这十来天的工夫,他已经记住了百余个字,他觉得要是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可以亲自给胡飞写信了。

现在每天用一个时辰的时间练大字,已经成为了李大志固定的工作,不写完绝对不会睡觉的。

就连张墨也没想到李大志为了当上刺史,居然迸发了如此的学习热忱。

皇帝收到张墨的奏折了,这次他没有把李长山等人叫来商议,而是把太子叫了过来。

他还真的是打算接受张墨的建议,把河西之地变成自家的自留地。

“皇家凉州经济开发特区,哈哈,父皇,张墨总能想出这么稀奇古怪的名字来。”太子看过张墨的密折之后,便对皇帝笑道。

“这跟蓝田的大志工业开发区简直就是如出一辙。”太子笑道:“不过儿臣喜欢他起的这个名字,一看这么名字儿臣就觉得张墨是准备给父皇在那里赚大钱了。”

皇帝笑道:“朕也觉得他这个名字起得古怪。不过他想把凉州变成皇家的产业,朕倒是支持他。

朕今天把你叫来的意思就是让你来管着这个什么皇家凉州经济开发区。

这是家里的事情,就由你来管着吧,朕没有那么多的闲心忙活这事儿。”

太子忙施礼道:“父皇放心,儿臣一定盯着张墨,让他把凉州搞好。”

“嗯,张墨的折子你也看了,朕觉得他说的那些计划倒是可行的。”皇帝说道:“他说的没错,这样的做法在内地未必就能做成。

但是在河西那个蛮荒之地就大有可为了,反正弄不好的话,也不会影响了内地,就由他在那边折腾去吧。

折腾好了就好,折腾不好也没有什么损失,无非就是一些银钱罢了。”

父子两个把张墨关于凉州的发展计划仔细的商议了很久,最终同意了张墨的全部建议,包括让李大志担任凉州刺史一职。

至于其他官员的委任,皇帝也是一体同意了。

只是泾州军那里,皇帝最终还是决定派一个节度使过去,跟其它被收拢了兵权的节度使一样,这个节度使也是一个空架子,泾原军的军权收归朝廷,暂时委托张墨掌管。

皇帝给了张墨充分的信任,就是因为张墨把自己要走的每一步都明明白白的告诉了皇帝。

同时也将其中利弊分析得十分透彻,这就是张墨一直以来实施的阳谋。

正事儿谈完,皇帝便对太子说道:“朕一直听说蓝田县李家镇弄得不错,特别是那个大志经济开发区,朕也是听得多了。

朕打算过些天就去李家镇看看,你觉得如何?”

太子没想到皇帝居然想要去李家镇看看,这倒是少有的事情。

不过既然皇帝说了,他也只能赞成就是。

于是笑道:“不光是父皇想去看看,就是儿臣也想去看看,儿臣想看看这个帮着咱们家赚了不少银钱的大志工业开发区到底是什么样的。

现在银庄里售卖的,都是李家镇大志工业开发区的出品。

光是从银庄的流水上看,以后每年的收益就是极大的。”

“你不说的话,朕把这事儿都忘了,这银庄如今做得如何?”皇帝问道。

太子笑道:“父皇不问,儿臣这几天也要向父皇禀报呢,这银庄经营半年下来,各地的分号已经做了总结上来。

现在银庄里售卖的东西倒是没有什么稀奇的,均是李家镇出产的东西,再加上一些各地的特产。

现在银庄最赚钱的不是售卖这些物品,而是银钱通汇。”

“何为银钱通汇?”皇帝问道。

太子忙把通汇的原理讲了一遍,而后说道:“父皇,儿臣觉得这银钱通汇不但民间可用,以后还可以用到朝中来。

就拿苏州来说,以后苏州的税银就不用通过朝廷解运到长安城了,只要将税银交给苏州府的银庄就可以了。

然后苏州的银庄出个票号,送到长安来,倒是户部直接从长安的银庄里取出银钱交到国库就可以了。

以后朝廷拨付地方的款项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

如此一来,既少了押解税银造成的损耗,同时这时间上也快了许多,更减少更多的人力物力。

按照押解税银的正常损耗,就等于朝廷每年的税收增加了半成还多。

例如去年朝廷的税赋是四千五百万两,如果通过银庄进行交接的话,朝廷就多出了二百二十五万两的收益。”

“竟然有如此之多?”皇帝惊讶的问道:“这些损耗都归到银庄的头上去了,那银庄是如何赚钱的?”

太子说道:“银庄是赚那些商贾的钱,比如商贾从长安运一贯银钱到杭州购买货品,这这路上的运费加上雇佣护卫的花销等等,至少要损耗三成。

但是经过银庄之后,银庄只收他们的两成手续费,这样一来,商贾们就少了一成的折损,而且又不用担心银钱在路途上被劫掠走。

只要身上带着一张票号,到了杭州就能把银钱取出来,这样商贾们省事儿了,银庄也赚钱了。

而银庄之所以愿意免费帮着朝廷给付税银,就是因为商贾们见朝廷都信得过银庄,那他们对银庄还有什么信不过的呢?这就是张墨说的广告效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