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好男人 > 第960章 朝争的风气

大唐好男人 第960章 朝争的风气

作者:虎啸山庄庄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8:38 来源:笔趣阁

“相爷有什么好担心的?您是有从龙之功的。在皇宫里您可是第一向皇后建言要太子摄政的。”张墨笑道:“有这个功劳在,相爷只要身体顶得住,没人能动摇了您的位子。”

李长山摇了摇头,说道:“老夫不只是担心自己的位子,老夫下面还有那么多摇旗呐喊的人呢,这一点,老夫不能不仔细一些才行。

没有了这些人支撑,老夫的钧令在朝堂上也是要打一半折扣的。”

张墨点了点头,说道:“相爷顾虑得是,不过相爷放心,只要陛下在,太子就不会大动的。”

李长山说道:“要尽力使太子不要着急,皇帝若是醒来,太子的地位只会更加的稳固,名正言顺的取得皇位对太子尤为重要,现在太子还年轻,将来也有数十年的皇帝可当。

若是太子将来得位正的话,只要大唐平稳二十年,又一个盛世就会到来。若是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大唐的国运至少还能有两三百年。”

张墨笑道:“大唐以后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我一定要在我活着的时候,保证大唐安安稳稳的。”

李长山笑道:“想不到二郎还有这样的志气,这就很好,老夫相信你能够做到。”

说到这里,李长山沉吟了一下,说道:“老夫还有一件事要跟二郎商量。”

“相爷请讲。”张墨朝着李长山抱拳说道。

“老夫觉得裴山很不适合担任宰相一职,此人没有立场,不适合为相。”李长山说道:“老夫打算向太子动议,将裴山换掉。不知道二郎手中可有人选吗?”

张墨也懒得问李长山裴山为什么不适合当宰相,他在意的是李长山向他要人,这就是李长山施放出来的善意。

朝中如今宰相有李长山、郑经、裴山、钟观和王耀祖五个人。

裴山、钟观和王耀祖三人都是皇帝在征讨李希烈的时候提拔上来的,都是时间不久,最长的裴山也不过就是四个多月的时间而已。

现在在朝堂上,郑经一直就是李长山的死对头,王耀祖在朝中是偏向李长山的。

而钟观则是跟着郑经的,因为两个人是乡党,都是出自一个地方的。

只有裴山是两边不靠,一直左右摇摆。李长山很不喜欢裴山,觉得此人做事都是含含糊糊的,没有一个立场。

如是一般的大臣是这样也就罢了,但是身为宰相,要是没有立场的话,那就十分不合适了。

而李长山之所以找张墨商量宰相的人选,就是因为他想通过张墨来说服太子,在摄政期间换掉裴山。

至于让张墨推荐人选,就是为了让张墨在这件事上出力。而张墨与他现在是一条船上的,这样张墨推荐上来的人也一定会跟他站在一条线上。

张墨沉吟了一下说道:“晚辈手里倒是有一个人人选,只是不知道相爷觉得这个人如何?”

李长山笑道:“二郎尽管讲来,只要这个人能跟二郎是一条心便好。”

张墨点了点头,笑道:“此人就是户部左侍郎罗延中。”

“罗延中?”李长山想了一下,笑道:“此人可以,此人做事历来稳重,他在户部左侍郎的位置上已经做了七年了,丝毫没有动过。

而且他的年龄、资历都够了,也该调整一下了。

二郎,咱们分工,裴山那里就交给你了,而罗延中那里交给我,如何?”

张墨笑道:“没问题,不过换掉了裴山,总要给他个去处才行,不然朝中众臣怕是有意见啊。”

李长山笑道:“既然是要拿下他,自然要罗列他的罪名才好,哪里还会有什么去处?”

张墨摇了摇头,说道:“相爷,晚辈有个想法想要跟相爷沟通一下,您看看晚辈说得有没有道理啊。”

李长山笑道:“二郎尽管讲来,老夫洗耳恭听便是。”

张墨笑了笑,又取出一根雪茄烟点燃了,笑道:“咱们大唐立国以来,除了太宗皇帝的时候没有擅杀大臣的习惯以外,其余的时候都有擅杀大臣的毛病。

晚辈觉得这个习惯不好。

不过就是朝争而已,弄得家破人亡的,实在是太过惨烈了一些。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大唐的暗杀之风也是愈演愈烈,结果就把朝争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厮杀,这样也不好。

晚辈认为朝堂上最好的情况就是,只有政争没有政杀才是最好的。这样一来,就能够做到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除了谋反之罪,皇帝不杀大臣。除了杀父之仇与夺妻之恨,众臣之间彼此不相杀。这样的朝堂才是最好的朝堂。

相爷,花无百日红啊,张墨这也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做铺垫,晚辈可是希望自己能够安安稳稳的死在自己家里的床上,而不是身首异处。相爷卢杞和郭不精就是前车之鉴啊。”

听了张墨的话,李长山便开始沉吟起来。张墨的话对他的触动还是很大的,因为张墨那句花无百日红说得十分在理。

自太宗皇帝之后,朝中的宰相更替,往往就伴随着抄家灭族,能够得到善果的宰相不足四成,其余的都是家破人亡。

要是能够自太子这个时候起,一改风潮的话,自己将来就算是被罢免了宰相,也能落得个好下场,哪怕是回去老家当个富家翁,也比被砍了脑袋强上一万倍啊。

沉吟了许久,李长山这才说道:“二郎说得有道理,以后的朝争是不应该太过惨烈,至少也不能落到一个抄家灭族的地步才行。

只是咱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张墨笑道:“现在才是最好的时机。太子刚刚开始摄政,正是没有执政特点的时候。因此咱们应该尽量的给太子塑造出一个形象出来,那就是将来使太子成为一个仁君,然后通过太子,给大唐以后的皇帝立下一个规矩,那就是除了谋反之外不杀大臣的规矩。

这一点晚辈觉得并不难做到,只要太子过了纯孝这一关,再让太子立下这个规矩就不难了。而裴山就是咱们改变朝堂风气的一个尝试。相爷,你觉得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