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好男人 > 第904章 长安动荡

大唐好男人 第904章 长安动荡

作者:虎啸山庄庄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8:38 来源:笔趣阁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七个族长对张墨的计划极为赞赏。继嗣堂开门的两个生意都是大唐从来也没有过的生意,这就说明其中蕴藏了极大的商机。关键是张墨将这两个生意讲得很清楚,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能够看透其潜在的利益有多大。

五姓七族的族长看重的是未来的潜力,而不是当下的,这是千年世家眼界。

继嗣堂的人都是七家挑选出来的,也都拜见了张墨。上一次张墨将李波三人赶回去,让余下的人都知道张墨的眼里是容不下沙子的,同时这次各个族长也是再三的提点自己家的人,让他们都守好张墨定下来的规矩。

接下来的两天,李长善等人就在李大志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大志工业开发区,以及昌隆和昌兴两个工业区。

这次七个族长以及继嗣堂的人算是开了眼界,他们没想到仅仅一个大志工业开发区就养活了两万余人。再加上昌隆和昌兴两个工业区,整整有三万余人在李家镇上做工,整个李家镇已经足有八万余人了,这已经达到了一个下等县治的人口了。

李家镇的三个工业区里的设施,让七个族长和那些继嗣堂的人瞠目结舌。各种吊车吊塔,铺着精钢制成的轨道,靠着牛马拉动的车斗,整齐规划的厂房以及一起用餐的食堂。这些他们想都没有想过的东西,现在都出现在他们眼前。

最令他们惊讶的是李家镇上居然有一个大志小学,只要在李家镇上生活的人家,都要把自己家六岁到十四岁的孩子送到大志小学里上学,不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而且这是强制性的,不管是谁家,只要有不上学的孩子,那么这家人就必须离开李家镇,不许在李家镇做工和生活。

大志小学是免费的,在学校上学的学生免费供应午饭。这个小学已经存在三年了,是李大志刚刚到达蓝田县后,就开始兴办了。学校里不仅仅是教孩子认字,还传授一些简单的算术,也就是加减乘除什么的。

同时开设了各种手艺课程,比如打铁、木工、厨师、泥水工、织绣等等,所有在校的学生必须学一门手艺,而且必须达到精通才允许毕业。因此所有的学生都是上午读书学习,下午的时间就是学习各种手艺。

“大志兄,你这是大功德啊,一下子培养了这么多的读书人,这是前无古人之事啊。”郑勋惊叹的说道。

李大志笑道:“这都是我那个女婿的主意,他说这些孩子不一定都要去科考,但是都必须识字,不求精通四书五经,但是书信总是要能写才行。而且让他们学一门手艺,就是让他们有一技傍身,不管到什么时候,只要不懒惰就不会饿死。”

他说着指了指那些操场上玩耍的女孩子们,笑道:“这些女孩子将来都是懂得识字算术的,再加上精通织绣,你说这样的女子将来还不是各家抢着娶回家里去的?

现在这些个学生回到家里以后,都能够帮着家里记账了,都是有学问的人,将来继承家业以后,只会让家里更加的兴盛。二郎说,只有这样,大唐的每一代人都会比上一代人强,这才是大唐兴盛的根本。”

王凤山拍着巴掌赞叹道:“如此下来,李家镇当成为大唐的第一镇。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某家回去太原之后,也要兴办这样的义学。大志兄,有此义举,你李大志的名字便能载入大唐的史册。”

其余的人也是连声的赞叹,把李大志捧得嘴都合不上了。

“二郎说,这钱是永远也赚不完的,这钱多了,就要回报大唐才行,要不是皇帝陛下接连平定诸藩镇,我们李家镇也不会如此快速的兴起。”李大志将张墨交给他的那些场面话都搬了出来,说道:“二郎说,我们这些富裕起来的人,一定要帮助陛下教育他的子民才行,否则就枉为大唐人了。”

诸位族长纷纷点头称是,赞叹不已。他们自然听得出这都是场面话,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张墨和李大志的赞赏。不管人家怎么说场面话,这数千的学生都是李家镇上才有的,这就是功德,而且是大功德。

“诸位,李镇长的善举咱们都要学学才行,就像李镇长说的那样,咱们不能只是低头赚钱,也要回报陛下才行。”李长善说道。他实在是不愿意喊李大志一声叔爷,因此只好喊李大志为李镇长。

而这恰恰是李大志最喜欢的称呼。他这个李镇长虽然是自封的,但是在李家镇上,还真的只有他李大志说了算,就连蓝田县衙也是默认了这个称呼,而且李大志也是有官阶在身的,当一个镇长是绰绰有余的。

李长善的话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几个族长也拍着胸口说,回去之后一定学李大志这样,办一个这样的小学,为地方上的百姓造福。

就在七个族长和继嗣堂的人考察李家镇的时候,长安城里已经闹翻了天。

九朝客栈发生了灭门惨案,连着东家和掌柜的以及那些个伙计,总共十五人,在一夜之间就被人杀了一个干净,但是住在九朝客栈的客人却是一个也没有出事。

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的人都要疯了,不过就是两三天的时间,长安城里已经发生了四五十起命案,虽然死的都不是长安人,而且都是些看上去就不像好人的人,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命案就是发生在长安城的,不管是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还是金吾卫,都是有责任的。

自大唐开国至今,长安城里从来也没有这么集中性的发生这么多的命案。这些个命案已经惊动了朝堂,甚至是惊动了皇帝。这里是天子脚下,这样接连不断的命案,不管是谁,都会坐不住的。

现在长安城里已经是风声鹤唳,只要天色一擦黑,整个长安城的大街上,甚至是各坊的内街上都是空无一人,没有人敢在街面上走动了。特别是九朝客栈十五人的命案发生以后,长安城里的大小客栈都不太敢接纳客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