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好男人 > 第639章 四个美人的大礼

大唐好男人 第639章 四个美人的大礼

作者:虎啸山庄庄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8:38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一早,血狼就带着十三个手下搬离了西来客栈,自己令找了一个地方去住了。

毛成山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血狼只听朱滔一个人的,除了朱滔以外,谁的面子也不卖。

在客栈里吃了一餐早饭之后,毛成山就带着辆车礼物和四个美女,又找了一个向导,然后直奔卢杞的府邸。

到了卢杞的府邸,毛成山就下了马车,亲自拿着拜帖去敲门。

卢杞今天要上朝,因此大门口倒是没有求见的人,这也算是毛成山的运气好,要是赶上卢杞沐休的时候,这宰相府外面还不知道要排多少人呢。而且给卢杞送礼的也没有人像毛成山这样把礼物都用大车带来的,大家都是拿着一张礼帖就可以了,在礼帖上写明送给卢杞什么,然后天黑之后才会派人送来。像毛成山这样光明正大送礼的,一定会被卢杞给赶走的,有道是宁叫人知末叫人见就是这个意思了。

毛成山虽然在幽州担任的官职不小,但是长安城的规矩他是一点也不明白。好在今天卢杞府邸门前没有别人,卢杞也不在家,否则他连拜见卢杞的机会都没有。

卢府的大门打开,门子探出半个身子来,看着毛成山问道:“你有何事?不知道今日相爷朝会吗?”

毛成山把拜帖递上去,笑道:“某家是范阳来的,家里那边让给相爷带一些特产过来,更要某家跟相爷汇报一点事情。”

那个门子一听毛成山是范阳来的,自然就知道这是卢杞家乡来人了,便换了脸色,收下那拜帖,笑道:“原来是相爷家中来人啊,那自然不同了,只是相爷要午后才能回府,要不您下午再来?”

毛成山笑道:“下午再来就不太方便了吧?”他说着指了指身后的几辆马车,然后回过身来,两锭银子就塞到了那人手中,笑道:“先把东西送进去,某家就在府上等着相爷回来好了。”

那门子一想也是,这要是下午有人来拜见相爷,再看到这一幕就不好了,别人不会可不会想着这是相爷家乡人送来的一些特产,没准就觉得是送大礼的呢,这可就犯了相爷的忌讳了。

“行了,从那边的门拉进去吧,你和某家就到客厅里等候相爷吧。”那个门子指了指远处墙角那里的一个门,那是专门进出马车的。

毛成山朝着那门子抱拳笑了笑,就跟在那个门子的身后朝着远处墙角的那个门走去,他带来的四辆马车也紧跟在后面。

那门子将毛成山带到府邸中,马车刚刚停好,就见毛成山已经从一个马车上请下来四个美人,他顿时一愣,便觉得毛成山的来头没有那么简单了,怕是不仅仅是相爷家里的人。这门子在卢杞家中多年,迎来送往的事情做得多了,自然能够看出一些门道来。

“这些马车就放在这里好了,让你的人看着,等相爷回来再做定夺。告诉他们千万别乱走,不然被府中的护卫拿下了,可别怪某家没有提醒你。”那个门子说道:“至于你和那几个美人就随某家去客厅里等候吧。”

毛成山笑道:“到了相爷府上,自然要听从你的安排,某家这就去嘱咐他们几句。”说着就回身去跟那四个护卫嘱咐了几句,然后就带着四个美人跟在那门子的身后朝客厅的方向走去。

就在毛成山等人离开的同时,他的马车下面即刻溜出一个娇小的身影,悄无声息的滑到旁边的花丛里,转瞬就不见了身影。

与此同时,朝堂上也就李希烈的问题发生了争论。朝堂上也分成了三伙,一伙是支持皇帝调动淮南道周边藩镇防范李希烈。

一伙是反对皇帝在没有见到李希烈真正的反迹之前就兴师动众的,免得造成误会,让明明没有反意的李希烈趁势反了,而且他们提出皇帝的消息去到来源不对,不能依靠刺探来的消息就枉下结论。

第三伙就是骑墙看热闹的了,这些人做事都是可以的,但是绝对不参与任何一伙的决议。只要皇帝定下来了,他们就执行,皇帝没决定,他们就看热闹。

张墨自然是主张对李希烈进行军事威压的,兵部尚书钱潮自然是支持用兵的,包括宰相李长山几个人也是支持皇帝的主张的。

杨炎是属于骑墙派的,极少参与争议,他是朝堂上中间派的领袖。

卢杞倒是赞同皇帝对李希烈进行威压的,但是他不支持皇帝调动周边藩镇对李希烈实施威压,而是要说服皇帝将张墨的大军从魏州和青州抽调回来,转而威压李希烈,其理由就是朝廷无法支持两边同时作战,只能兼顾一边,而且朱滔已经自请王爵,实在是没有必要兵戎相向。

跟着卢杞持同一意见的人还是不少的,因此朝堂上的争论一直在持续了。

“陛下,臣觉得在撤回禁军的同时,也应该派人去庐州李希烈处斥责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告诫他对抗朝廷他是一点胜算也没有的。这也是想天下诸藩镇表明朝廷已经对李希烈仁至义尽,他要是再反的话,那就是他失义在先。”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禁军的事情就不要再议了,朕已经决意对卢龙军用兵。至于派人去庐州斥责李希烈之事,朕觉得倒是可行。卢爱卿,你提议谁去庐州为好。”

卢杞说道:“臣觉得鲁郡公颜真卿最适合此事,严鲁公文采斐然,能言善辩,最适合不过。”

皇帝转头朝颜真卿看去,正想问问颜真卿的意思,就听张墨说道:“陛下,臣反对卢相的提议。鲁郡公今年已经七十有四,已经是古稀之年,从长安到足有千里之遥,这一路舟车劳顿的,一旦病倒在路途上,怕是连到庐州的机会都没有了,如此一来,不但耽误了陛下的大事,而且也伤了鲁郡公的性命。因此臣建议陛下换一个年轻力壮的去比较好。”

张墨之所以阻止颜真卿去,是因为他记得在历史上,颜真卿就是死在了李希烈的刀下。他对颜真卿十分的尊重和敬佩,不想他因此而丧命在庐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