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好男人 > 第445章 皇帝的手笔不小

大唐好男人 第445章 皇帝的手笔不小

作者:虎啸山庄庄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8:38 来源:笔趣阁

八百里加急从均州城到长安城只需要五天的时间,所以在五天之后,红翎急报就送到了皇帝的手中。当皇帝看过了王胖子的报功奏折以后,便仰天大笑,笑得声嘶力竭的像是一下子就把历年积累下来的郁气一下子都发散出去了。

皇帝这大喜若癫的笑声,把身边那个宠妃吓得花容失色,以为皇帝得了失心疯,差点就要喊御医来了。好在皇帝大笑了一阵之后,一拍桌子,高声喝道:“王大伴好样的,张墨好样的,果然没有辜负了朕的期望。”

那妃子忙问道:“陛下,您这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从出兵,到平定叛军,迫得梁崇义自裁,王大伴和张墨只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这让朕如何不喜?”皇帝激动得在寝宫里转来转去,一会儿,又拿起王胖子的奏折仔细看了,然后吩咐服侍的太监说道:“去,传朕的旨意,着许召进宫来见朕,还有,把杨炎和钱潮也喊来见朕。”

那小太监刚走,皇帝又喊住他,说道:“杨炎就不用喊了,只把许召和钱潮叫来就可以了。”

对于皇帝来说,这是安史之乱之后,朝廷打赢得最痛快的一次大战,而且没有半点的妥协。这让已经厌烦了妥协的皇帝十分开心。同时最令皇帝满意的是,王胖子在奏折里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分化军权,同时将节度使的职权控制在民政上,为以后撤销节度使一职做个铺垫,这正是他削减节度使军权的最终目标,现在从山南东道节度使开始做起,这很好,非常好。

那妃子见皇帝开心,便说道:“陛下,要不要叫歌舞来让您放松一下。”

皇帝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这样就很好。你知道吗?这是朕当太子以及做皇帝以来,最开心的一天。”他说着,走到那妃子身边,将她搂在怀里,使劲的揉搓了一下,笑道:“今晚朕就到你那里住,你要想好了怎么侍候朕啊。”

那妃子咯咯笑道:“陛下,您在臣妾那里还不是想怎样就怎样?只要陛下能开心,您要臣妾怎么做都可以。”

皇帝在那妃子的小屁屁上轻拍了一巴掌,笑道:“那你现在就先回去准备一下吧,哈哈,真要跟臣子聊些事情。”

那妃子知道皇帝这是要安排政事了,也不敢纠缠,便起身告辞了。

其实许召和钱潮要过来还要点时间,但是皇帝很想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的安静一下。他又将王胖子的奏折拿出来很仔细的看了一遍。王胖子的奏折写得很细,字数也很多,把战场上的经过也细致的写了出来,而且还是夹叙夹议的那种。

皇帝知道这是张墨的手笔,因为张墨在突袭吐蕃人的时候送回来的书信都是这种风格,唯恐写得不详细。皇帝是很喜欢这样的奏折,没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恭维话,只是拍了几句马屁后,就开始讲事情。

这样细致的手法,让皇帝能够产生联想,不由自主的会去想象战场上的惨烈厮杀,同时也会认可战场上取得的战绩。

后世人已经把这一套玩出了理论,张墨自然会拿来用在皇帝身上。

半个时辰之后,许召先到了。皇帝等他见礼了以后,也没有多说废话,直接把奏折给了许召,让他自己去看。

许召一看这奏折的行文风格和整篇的大白话,就知道这是张墨的手笔了,因此他也看得很细致,而且每看到精彩之处,便拍腿赞叹。最后当他看到奏折里建议他去担任节度使,他就知道这是张墨在给自己争取机会了,虽然这节度使做的是民政,但在许召看来,如此才是最好的,自己又没有什么野心,当个这样的节度使最好不过,在下面转上一圈,回到朝廷,最少也是正三品上的大员了。

许召很开心,他将奏折放回到皇帝面前,直接问道:“陛下的意思是要臣走一趟山南东道了?”

皇帝笑道:“自然是如此,朕的意思你很明白,朕只要你管好了山南东道的民政就可以自,军伍之事你无权插手,到时后朕会晓谕各军的。你这里没有什么问题吧?”

许召起身施礼道:“回陛下,臣这里没有问题,臣虽然是武将出身,但却是最想我大唐天下太平的,臣经历过安史祸乱,家里人也是生死离别,因此,臣是最支持陛下收拢诸藩镇兵权,臣就是想在朝堂里当个一官半职的,然后一家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子孙后代都平平安安的。”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要是诸藩镇都是你这么想就好了,朕也不用头疼了。你是王大伴推荐的人,朕相信你。朕就委任你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赐金紫光禄大夫,兼御史大夫,除了军事之上的事情以外,山南东道的文官,朕任你调换,只要你上奏了,朕就会批准。

朕希望你将山南东道给真管好了,给天下诸藩镇做个表率,只要山南东道安稳,三五年后,朕便调你回朝,朕会给你一个开国候。”

许召一听,心中大喜,翻身拜倒在地,叩首说道:“臣许召多谢陛下,臣一定确保山南东道安稳无虞,必不负陛下圣恩。”

对许召来说,皇帝的这个许诺不可谓不重了,开国候啊,那可是可以世袭罔替的,也就是说,只要他许家不做祸国殃民的事,不造皇帝的反,许家就一直是大唐的贵族了,这世代的荣华富贵就是跑不掉了。

皇帝这也是下了狠心了,拿出了开国候作为赏赐,他就是那许召做个样板,告诉各个藩镇的节度使和观察使等等,只要你们交出军权,朕一样可以给你们荣华富贵,而且是世袭罔替的那种,比当一个朝不保夕的节度使要强很多了。

在皇帝看来,这无职无权的开国候,再多点也无所谓,不外乎就是一些土地和银钱而已,他这个皇帝给得起,也舍得给。

许召也是聪明人,知道自己就是一个给天下诸藩镇做的一个样子,但是他无所谓啊,他就没有想过占个地皮当土皇帝,现在能有一个世袭罔替的开国候,对他来说已经是莫大的赏赐和荣耀了。

【作者题外话】:第一更来也,各位,银票何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