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好男人 > 第176章 谁都一样啊

大唐好男人 第176章 谁都一样啊

作者:虎啸山庄庄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7 19:18:04 来源:笔趣阁

大厅里又是一阵惊呼声。

“各位各位,静一下,某家还有话没有说完。”李大志喊道。

等大厅里静下来,李大志这才继续说道:“给大家免费制版,免费印书,我们李记印书局也是有条件的。”

这一句就让整个大厅里真的静下来了,有人就心道:“我就知道,他李家不会白白的帮忙印书,哪有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

“其实条件也很简单,就是以后各位的书只能由我李记印书局独家专印和专卖,当然,以后每加印一本书,都会给各位一些润笔费,也不多,假如您的书卖一贯钱,那我们就给您书价的一成润笔费。不过您的书要不要加印,那就是我李记印书局来决定了,您的书越好,我们就加印得越多。”

大厅里又一次议论起来。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啊,加印书还有钱拿,以前都是给别人钱才能印书,现在好了,书卖出去还有钱收,这种好事哪里找去。

大厅里的这些人倒是都没有想过自己的书有没有二次加印的机会,都觉着自己的书写得很好,可以无数次的加印下去。

李大志说的这些话,都是张墨教他的。也是大家伙坐在一起商量好的。

张墨在前一世的时候也写过一段时间网络小说,知道写网络小说的辛苦,更见过那些写网络小说的一个个苦逼一样的码字,最后却换不来几个钱,顶多就是赚个烟钱,还是三四块钱的那种烟。因此他也很想在大唐弄一批专门想靠着写书发财的憨货,看看在大唐靠着码字能不能活着。

不过有一点张墨可以很肯定,那就是一旦书籍的印刷方式改变了,那么大唐迎来的将是一次文化的变革,一个文学的风潮,因为小说话本肯定会风行起来。

张墨已经决定在李家就成立一个话本创作中心,把那些读书不成的半吊子都弄来写话本,专门写几十万字上百万字那种话本,就用三个月一更新的方式。张墨很有信心在大唐打造一个新的起点文学或者是塔读文学。

方塘。张墨准备把李家的小说话本创作中心定名为方塘文学创作中心。而且张墨也决定,以后所有方塘文学创作中心写出来的小说话本都用方塘这个名字作为笔名,他要把方塘的大名传到整个大唐。

这是张墨的恶趣味,他想知道无数本方塘写的书在大唐风行开来以后,方塘这个名号会不会成为大唐的书圣。

就在张墨胡思乱想的工夫,李大志那边已经把李记印书局印制和发行书籍的条款都说清楚了,商州城的那些文人一个个兴高采烈,心情大好。

马前锋低声问张墨:“二郎,这么个玩法能赚钱吗?”

张墨笑道:“马大人放心,这大唐有多少读书人?一人一本就够咱们赚的了,咱们靠的是什么?是量,只要数量上来了,这银钱就上来了。”

马前锋想了想,觉得是这个道理。如今的一套书少说也要十几贯,这要是用李记印书局的方式来做的话,一次弄个几万套还真不成问题。哪怕一套只赚一贯钱,这银钱就已经海了去了。

李大志讲完了,便是马前锋训话了。

到底是进士出身的,马前锋的话讲出来可以说是精彩绝伦,把在座的读书人弄得无比兴奋,想着自己的书能够风行大唐,想着自己能够靠着写书就能发财,一个个的陷入了沉迷之中。

马前锋讲话完毕,便请张墨上去讲几句。

如今张墨的诗词在商州城已经传开了,因此他虽然没有得过什么功名,甚至连秀才也不是,但是商州城的读书人都把张墨当成了文人。没有人敢说一个能够写出这么好诗词的人是一个莽撞的武夫。

张墨站在台上环视了一圈,见大家都是很安静的看着自己,便微微一笑,说道:“张墨是一个武夫,能够得到太守大人的抬爱,张墨愧不敢当。

不过今日对大唐的读书人来说是一个盛事,马大人和某家已经准备把今日的情况上报给朝廷,作为我商州的祥瑞敬献给皇帝陛下,这天下还有什么事情比得上文事兴盛?还有什么祥瑞比得上文事兴盛这个祥瑞?为了今日,张墨写了一首诗,各位看看写得可有道理。”

张墨要写新诗了,这让在座的这些人大喜。张墨的诗词都是从长安城传过来的,没有一首在商州城先出现的,因此商州城的文人也就有质疑张墨的。如今张墨新作出来,这些人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在大厅里就有现成的笔墨,有人就取了来,铺好了纸张,等着张墨的诗词出来。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张墨把宋真宗在写的一首《励学篇》背了出来。

“好,好一个书中自有黄金屋,好一个书中自有颜如玉。”张墨的话音刚刚落下,就有人拍案叫绝。

马前锋也高声喝道:“二郎好诗词,给我等文人涨气势,这首诗本官拿回去写好了挂在中堂,以劝励后辈需认真读书。”

大厅里的众人也是齐声赞好。

李家的李记印书局的开业典礼很成功,在一天之内整个商州城的读书人都知道了李家印书局的大名了,也正是如此,商州城的写书风潮一下子涌了出来,形成了一股出书热。

就在第二日,李家就在商州城内贴出了布告,要聘请读书人,也不要学问很高,只要是经历过秀才考试的就可以,至于有没有考中秀才都无所谓了,只要能够写得文章就好。

李家一次招收一百人,每人的月钱六贯,而且每月还有花红可分,只是要签五年的聘书而已。

商州城里还是有不少读书人的,读书不成,又做不得事情,又都是上有老下有下的,正是每日里愁着油盐酱醋的,如今李家一下子给出了六贯的月钱,他们哪里会不去?天大地大,没有肚皮大,只要是活着,都要为五斗米折腰。

唉……,谁都一样啊。

【作者题外话】:第二更来了,老虎也一样啊,要为五斗米折腰,各位,有银票的给老虎吧,这哥们儿太可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