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玄清卫 > 第826章 佳作

玄清卫 第826章 佳作

作者:剑如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1-17 16:16:56 来源:笔趣阁

一场并没有多少人参与的小聚,第二天却很快被无数人知晓。

就在封日城里一间才重新开张不久的茶社里,几个文士打扮的人正津津有味的围坐在一起,表情兴奋的看着中间桌上放着的那一幅字。

字很漂亮,苍劲有力,是边上捉笔的一位老者所写,这人个子不高,年岁将尽七十,但精神不错,双目炯炯有神。

落下最后一笔,这老者心满意足的轻抚长须,不住点头,对自己这字很是满意。

“好字!好字啊!齐老您这不愧为字画双绝呀!厉害!”

“对对对!这字苍劲有力,还有一股金戈铁马的味道,想来这和齐老早年间入过军伍有关系,这字用在这里绝对是绝配!”

“赞同!这字和这诗当真是绝配!”

老者就是齐永宇,也就是之前帮沈浩新居画上中堂上山虎的那位画师。不过这位擅长的不仅仅是画画,字方面也是一绝,主要是其字极其锋锐旁人难以模仿,就像刚才旁边一人所说,齐永宇早年从军,这字上的气势应该就是那时候灌注到他身上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被人赞赏,齐永宇也很开心,哈哈大笑,指着桌上的字道:“这字老夫练了大半辈子了,从军时落下的习惯,字里行间总是杀气太重,平日大家吹捧但也确实少有用武之地,寻常文章诗词用老夫的字抄写那就完全不搭,老夫也深以为憾。

不过谁曾想到这次居然机缘巧合之下领了一份帮沈大人画中堂的差事,趁机会去催了沈大人两句,哈哈,沈大人倒也给老夫面子,这不,新作不就来了嘛!而且还是合乎老夫这一手字的佳作,难得,真的难得!”

齐永宇高兴得有理由,他前些日子才去沈大人新居里画了画,可惜沈大人闭关未能见上一面,只是请沈府管家带他捎了一句话,就是催一催沈大人,外面文人圈子可是等他的新作早就等得心力憔悴了。

没想沈大人还真给面子,这才多久?新作不就来了吗!

“沈大人如今官运亨通,又手握靖西黑旗营大权,公务繁忙,恐怕少有闲暇作诗的心情,却被齐老您这么一催便拿出佳作来,这还是齐老您的面子大呀!”

“对对对!齐老,您的字配上沈大人的这首诗气势决绝,将诗中之哀诗中之勇展现的淋漓尽致!想来也是沈大人之前随军所见所闻,被前线将士所感染,有感而发才创出如此佳作来。”

“不得不说,沈大人大才!”

“呵呵,那些说沈大人才尽的人这下肯定是没话说了。真想把这首诗甩在他们脸上,看看他们是个什么表情。”

“哈哈哈,张兄说得对,我也很想看看那些唱衰沈大人才尽的人是不是没脸没皮,有这首诗出来,才尽之说只能是无稽之谈。”

几人都是文人圈子里的,有些是封日城的本地人,有些人这是皇城圈子里的,但他们都和齐永宇交好,属于字画大圈子的文人,同时他们对于文人的心头好诗词也是极其热衷。

不论是《一剪梅》还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甚至《卜算子·我住白江头》,都是他们认为近几年来极其优秀的诗词。

就好比钓鱼,喜欢的人对于钓鱼是会有瘾的,欣赏诗词也一样。若久了没有新的佳作问世的话心头就会痒痒难受。所以他们自然就将目光聚向最近几年诗词圈子里风头最劲的沈浩。

如今得偿所愿,自然是聚在一起就跟过节一般。

再之后,那副由齐永宇写的字立马受到所有人求索,但都没好意思提钱,文人都囊中羞涩,拿得出手的只有自己家中的各种收藏,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求齐永宇的这幅墨宝。当然,不谈钱也就显得更雅致一些,文人嘛,矫情一些也情有可原。

不过齐永宇自己也很喜欢自己写的这幅字,所以笑着一边婉拒一边将晾干的字小心的收起来。这幅字等过段时间这首诗传开了肯定还会价值飞涨的,暂时他可没有出手的意思。

其实不单单是齐永宇,也不单单只是书画圈子,甚至不单单只是文人圈子,沈浩昨晚酒后聊性大起,然后回想起当时在南面军中的点点滴滴,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幕幕闪过,当真是有感而发才从记忆中拿了一首勉勉强强算是能够应他心中情感的诗出来。

因为是对战争的情绪宣泄,天然就会带有一种家国情怀在内,加上沈浩在军中也属于中低层,更多的着眼点也是最普通的军卒,这样就更容易在这个特别的时期里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而不仅仅只是文人圈子。

比如说同样收到消息的军伍中人,他们虽然没办法和那些文人一样一边喝着茶一边细品这诗中的意境,但他们却更能感同身受这诗中的情绪。

“好诗!”

一个只不过识字的军中莽夫大声的评价一首文豪的新作,看似好像有些突兀,但实际上却也说明这首诗彻底的打破了固有圈子,可以预见其传播的范围将远远大于沈浩之前的那几首。

仅仅三天,这首打破文人圈的诗就在整个靖旧朝的地界上流传开来,甚至顺着各方汇聚而来的辎重物资被人带到了南面前线。

即便如今战事已经开始消退热度,但这首诗的情绪依旧让一线的将士们心头一热,双眼发烫。

“写得真他娘的好!”

甚至这首诗的传播还伴随了一个不知真假的故事。

说,这首诗的作者是如今靖西黑旗营统领衙门的沈浩沈大人,而沈大人在之前还是边军的杂事总管,是左帅亲定的内务大管家,军中的急救队、饮凉白开、统一入厕、消毒纱布等等法子都是沈大人教下去的。并且在剑川一役中沈大人还身先士卒死战不退,是军中之楷模。

而沈大人写这首诗的灵感来自于他当初从乌湖前往剑川途中途经鱼池兵站时被兵站遭遇的惨烈战斗所感染,激发了沈大人身为文豪的灵感才有佳作问世。

一个人,一首诗,一个故事。无形中再一次将沈浩推到了一道浪花的最上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