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贞观开酒馆 >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学生的能力(一)

刘在看着手中纸张,纸上写着的就是跟随自己的学生所写的税收改变方法。

他看完后,忍不住摇了摇头,道:“王小波,你可知道,你给我的办法中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地方。”

“还请刘大人指教。”王小波说道。

刘在说道:“这里有一条写着,对于杂耍艺人收取他们收入的二十分之一。”

“没错,杂耍艺人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准时在街上卖艺,可是刘大人,每次经过时,都没有收取他们的税。”王小波回答道。

刘在说道:“那是因为我们已经抽取占地税,每月只收取一次,一共一贯钱,这个是陛下体恤民情,你可知道?”

王小波摇了摇头,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多谢刘大人提醒。”

刘在笑了笑,随后将王小波给他的那张写满意见和处理办法的纸给揉成一团给扔了。

王小波看着自己的心血就这么被扔了,拳头不由的捏紧了,可是他想起了李峰嘱咐,于是就缓缓的放开了拳头,缓缓的走到纸团旁,弯腰将纸团捡了起来。

刘在笑道:“王小波啊,你拿着这破纸还有什么用?”

“我要给书院看,这是我的作业。”

“好吧,那你就好好的保存着吧。

不单单是王小波的被扔了,五百个学生能被真正接受的只有少数几个人,那是因为,他们是唐俭真正的心腹。

所以他们知道李峰的用意,也因此,知道唐俭有多佩服李峰。

因此还是有不少学生的建议以及方法被放在唐俭的桌子上。

唐俭看过后,不由的连连喊妙。

“真是太妙了。”

他身边的一个官员问道:“大人,什么事情如此开心?”

唐俭笑着回答道:“当然是好事,你自己看吧。”

旋即他将纸给了身边的官员。

官员看过后,不由自主的说道:“竟然将税收和银行挂钩,只要户部在银行中开一个户口,每个月让百姓们自己向户部的银行账户转钱

如果我们知道对方的每个百姓的收入情况,那就可以了。”

“你说的没错,不过我关注的不是这条,而是另外几条。”

“大人莫非说的事,将一切的苛捐杂税都用银子的形式来缴纳。还有增加摊位税,放弃游商们的税收?”

唐俭颔首道:“没错,我最喜欢的就是将一切税收都用银子的形式来收税。

如此一来,百姓们就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朝廷征调,只要国库有钱,那么完全可以用招牌的形式来请百姓工作。

如此一来,我们也不用担心工期问题,也不用担心百姓们的生死问题。

你也知道,但凡被百姓们征调干活的民夫,经常会受伤或者死亡。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各地官府拼命压榨这些民夫导致,但是朝廷又不能过分追究他们,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干的,不这么干,工期完成的就会晚,政绩就变差。”

“大人所言正是,但是这件事想要通过的话,可能很难,因为我们很难衡量银钱的标准。”

唐俭说道:“这不是有五百个学生帮我们吗,我们户部怕什么。出了事情也有蓝田候来顶着。”

“大人英明。”

户部的五百个学生就开始有了新任务,计算长安一年的税收会有多少,就按照百姓们只缴纳银子的情况下。

还有,百姓们一旦用银子交税,他们的收入会不会因此而变成负数。

还有长安的劳动力会不会因此而增多,导致劳动力廉价而让百姓的收入减少等等。

任务非常庞大,但是那些学生却一个个提起了高昂的斗志,势必完成任务。

……

门下省,它的主要职责是审核复奏,中书省所拟诏敕有失当之处,门下省有权予以封驳,要求重拟。对于各部门呈上的重要奏章,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门下省认可后,方准送中书省呈交皇帝批阅;如认为有不妥之处,可驳回修改。

而在门下省中,最大的官称之为侍中。

崔民干则是门下省的侍中,他此时看着眼前一言不发却又

十分恭敬的学生,不由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程三。”

“程咬金的程,还是其他成?”

“学生有幸和程将军一个姓。”程三再次说道。

他的回答简单明了让崔民干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崔民干说道:“你知道这次来干什么吗?”

“知道。侯爷说了,学习为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力所能及,我这里干的都是国家大事,你确定你能干的了?”

程三摇了摇头,道:“侯爷说了,谁也不是天生什么都会的,不会的就问,就学,如果还不会,那不是说我笨,只能证明我不是这块料。然后去学习别的。”

“如果都不适合呢?”崔民干说道。

“那就老老实实的去种地,侯爷说了,种地不丢人。”

崔民干道:“你说的没错,种地不丢人。”

“那是侯爷说的,不是学生说的,另外,学生也觉得侯爷说的很对。”

“那你在书院学习什么?”

程三说道:“前三个月我们主要学识认字和数数,接着三个月我们开始学文章和更深奥的数数。

又三个月,我们开始分班,有人喜欢研究药材,那就去了医学科,有人喜欢……”

看着程三滔滔不绝的讲述着书院的事情,这让从来没有了解过书院,认为书院和自家的私塾所学的一样的崔民干很是震惊。

“书院所教的内容会根据你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给你分班,如果你不喜欢读书,对读书没有兴趣,那么也可以离开。

按照书院夫子的话,读书是给自己的,不是读给别人的,你今日所学不定他日有用。”

崔民干点了点头,道:“好一句今日所学不定他日有用,如果不学,他日只能茫然。

本官冲你这句话,给你一个机会,这里有一份中书省刚刚发下了奏折,你看一看。”

程三愣了一下,道:“侍中大人,侯爷说过,朝廷有很多机密,所以不管干什么都要先询问是否能接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