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806章梁王仁义

武布中华 第806章梁王仁义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高欢在百官的劝进之下,决定先班师回朝。

在安排好朝鲜事务,以及改高名衡督师河北后,高欢便率领大军沿着运河返回南京。

一路上各州县百姓,纷纷相迎,齐齐劝进高欢称帝。

高欢知道这都是周延儒安排,看着营造出来百姓无不拥护他的景象,高欢颇为满意。

这时高欢一路南下,抵达扬州时,高欢站在船头,问道:“爱卿!各地官员的奏疏都到了吗?”

周延儒笑道:“回禀君上,大梁境内大到各省三司官员,小到知县,都上了劝进奏疏!”

高欢哈哈一笑,遂即摆手道:“好!既然如此,那就启程回京吧!”

几日后,南京城皇宫内。

朱由崧穿上常服,史可法等几名大臣,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陛下,不可啊!”

朱由崧叹息一声,“诸位爱卿,大明国运不在。如今天下百姓,皆知梁王而不知朕,大明已被绅民抛弃,朕这个皇帝不当也罢!”

史可法痛声道:“陛下,大明二百七十余年基业,若是拱手让人,怎么对得起太祖皇帝和历代先皇啊!”

朱由崧有些恼火,“够了!如今局势朕有选择吗?大明有今日,你们都有责任!”

语毕,朱由崧一扶衣袖,便走出大殿。

史可法和吕大器等人,微微一愣,遂即捶胸顿足,嚎啕大哭起来。

南京东郊,十里长亭外。

朱由崧和梁国文武出城相迎,远远的看见高欢在旌旗的簇拥下过来。

朱由崧内心惶惶的站在人群中,脑海中一团乱麻,担心自己的处境。

“陛下,梁王到了!”何腾蛟提醒道。

朱由崧回过身来,抬头一看,高欢骑着战马已经到了身前,顿时骇得他脸色惨白,小腿打颤。

这时高欢却翻身下马,行臣礼道:“臣高欢收复河北,光复北京,凯旋而归,特向陛下复命!”

朱由崧反应过来,连忙扶起高欢,“梁王快请起!”

高欢没等他手扶到,便站起身,抓住朱由崧的手,盯着朱由崧约有深意的笑道:“臣谢过陛下了!”

当下君臣二人,拉手上了马车,在百官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返回南京。

马车上,朱由崧坐着动都不敢动,高欢微笑道:“陛下不必紧张,臣并非是李际遇那样的莽夫,不会做出自毁名声之举,况且大明驱除蒙元,有大功于天下,臣不会伤害陛下!”

朱由崧没想到高欢这么直接,不过听了高欢的话,内心却安定了一些,他擦汗道:“梁王英明神武,理应做中国圣主,臣一切都听梁王安排!”

高欢看给朱由崧吓得脸色煞白,汗流浃背的样子,又想到这些年来,朱由崧还算老实,没有给自己整什么衣带诏之类的幺蛾子,还一直努力想给自己生个媳妇儿,便沉声道:“陛下退位之后,有什么心愿?”

朱由崧忙道:“如果可以,臣做一富家翁足矣。”

高欢摇了摇头,“陛下退位之后,寡人会封陛下为王,先安置在北京,等今后寡人在海外获得一块合适的拓植地,便将陛下封到海外去,如何?”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要高欢不要自己性命,那什么都行。

朱由崧忙道:“一切都听梁王安排。”

高欢见他配合,遂即真诚道:“前朝皇帝留在中原,朕心中不安,陛下想必也睡不踏实。日本这个地方不错,文化与我中原相近,除了喜欢地震之外,其它都还行。等寡人征服日本,将其肢解后,就择一大岛封给陛下吧!”

高欢能这么说,足见其真诚。

若是留在梁国,朱由崧确实也难以心安,时刻担心高欢改变主意,将自己毒杀。

封到海外其实不错,日本距离中原不远,而且那里的倭女很味道。

这些年来高欢对朱由崧其实很好,除了不让他碰军政大事外,吃喝玩乐方面从不缺他的。

他当皇帝这些年,高欢几乎每年都为他进献美人,这其中不仅有江南的小家碧玉,还有朝鲜、倭国的,甚至还有白藩和黑藩,各国风情都体会过。

这个待遇也只有梁王的老父亲高有才能比一比。

想到这里朱由崧觉得高欢虽夺了朱家江山,但对自己还是很仁义,于是提起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臣都听陛下安排!”

高欢哈哈一笑,遂即与朱由崧一起回到南京。

这时随着高欢回到南京,梁王殿下将要登基为帝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大街小巷,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天下扩散。

对于李际遇和张献忠而言,高欢称帝代表着巨大的压力,预示着决战将要来临,对于梁国的百姓而言,则是振奋人心之举。

近几十年来,明这个国号带给百姓的多是痛苦,“明”已经逐渐失去号召力,百姓们迫切希望进入一个兴兴向荣的新朝,摆脱腐朽明朝的影响。

现在梁王终于要登基称帝,建立一个全新的朝代,这让士绅百姓都对新王朝都充满了期待,想早日结束战乱,开启新的朝代。

此时,随着消息传开,南京城内的街头巷尾,客栈酒肆,以及秦淮河上的青楼,到处都在谈论梁王将要称帝之事。

在南京各家酒楼内,到处都能听到议论声,而食客们讨论最多的,还是关于国号的问题。

“我说啊!新的国号应该是梁。这汉高祖刘邦起初为汉王,唐高祖李渊起初为唐国公,后来他们的国号,便是汉、唐。梁王殿下登基后,肯定是梁朝,你们说对不对?”

“我觉得可能是魏,或者是郑,梁王老家就是那边的!”

“不妥!不妥!明太祖起初号称吴王,可后来却取明为国号。梁、魏、郑这些都不能显示梁王殿下的功绩,也不能衬托殿下的英明神武。”

在民间对国号进行讨论之时,梁王宫内,高欢与几位议政,也正在讨论国号和年号,将要完成称帝前的最后准备。

在称帝之前,国号、年号、首都这些事情,都必须定下来。

其实关于新国号,议政院已经进行过多次商议,几位议政都各抒己见,引经据典,可谁也说服不了谁。

现在弘光帝已经决定禅让,梁王也同意登基,并且确定了吉日,新国号确定也就迫在眉睫了。

几位议政坐在书房内等候,并没有像在议政院时一样进行激烈的讨论,而是安静的坐着,但气氛反而显得紧张。

这时,门外侍卫一声高喝,“君上驾到!”

各人慌忙起身,便见穿着常服的高欢走进来,笑道:“怎么样,诸位爱卿商议好了吗?”

李岩起身行礼,“还请君上定夺!”

周延儒也忙道:“还是需要君上乾坤独断。”

(求月票,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