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703章非暴力不合作

武布中华 第703章非暴力不合作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高欢解决了南京的明朝勋戚,北方的明朝勋戚,由于北明的建立,没有遭受大清洗,许多人都还在。

这些人跟随朱慈焕来到山东,很快就与吴三桂的军方一起,占据了山东的资源。

这次梁军攻击山东,洪承畴带着朱慈焕北逃,吴三桂也率残兵逃入河北,他们见北明大势已去,立刻就发动叛乱,改旗易帜,投靠了梁国和弘光朝廷。

当时高欢急着攻击河北,许多州县都让他们站着,而这些人则趁此机会,大肆侵占官田,还有吴三桂和官军的军田。

临时行宫内,高欢听了李武的禀报,冷笑一声,“明天继续派人去城外村镇清丈,放出风去,让他们清楚去哪里清丈,寡人好看看情况。”

“是。”李武忙点了点头。

这时高欢又询问道:“这次北征,缴获多少。”

李武从袖口内取出一份册子,呈到高欢身前,“大王,兖州之战后,洪承畴撤得匆忙,各地的钱粮物资大都没来得及运走。大军突入河北后,从八旗旗庄中,也缴获了不少物资。”

高欢面露微笑,展开册子观看,上面首先统计斩获,梁军共计斩首七万六千余级,俘获各族兵马将近十万人,缴获刀矛、弓箭、火绳枪、盔甲数以万计,还有大批火炮、帐篷、军用物资,以及五万多匹战马,还有七八万匹死马和伤马。

在钱粮方面,梁军共计缴获白银,一百三十万两,银元二十余万,粮食四十万石,布匹、茶叶若干。

高欢看了缴获,还算比较满意。

李武道:“钱粮主要是从洪承畴、吴三桂府邸抄出来,再就是被大军直接夺取的城池。那些反正的州县,都没有上报,府库的钱粮和物资,估计都被地方反正的勋戚和大户瓜分了。”

高欢眉头一挑,敢拿寡人的钱财,这下更加不能放过他们了。

这时高欢与李武又交谈几句,李武便行礼告退,去准备明天的事情。

~~~~~~

周奎府邸,众人正在商议,忽然有下人来报,说官府明天要派人去济南城外的柳庄清丈田亩。

那里的土地,真是周奎家的。

众多勋戚听后,脸色都沉了下来,高欢刚回来,清丈就继续进行,让各人都神情凝重。

事关自己的利益,周奎自然不会怂,他沉声说道:“这次我们反正献城也算有功绩,我已经让人散播消息,说梁王意图篡位,所以才打压我们这些皇亲国戚和大明旧臣。届时梁王逼我们太紧,朝野便会愈加同情我们。明天官府派人清丈,我依旧让佃户去阻拦,让梁王看看民意。”

明朝的百姓之所以愿意,带着田产投献到士绅大户门下,主要还是为了逃避官府的赋税。

在张居正的改革成果被万历皇帝毁了之后,明朝的财政收入便急剧恶化。

明朝从士绅大户这里收不上税,只能欺负没有靠山的官田佃户,还有自耕农,使得他们的负担沉重。

佃户和自耕农不堪压迫,一看官府欺负他们没靠山,加征他们的赋税,便索性带着田地,投靠到大户门下,成为大户的家奴。

这样一来,他们就躲避了官府的赋税,只需要向士绅大户缴纳一笔钱财,负担远远低于给官府纳税,而且成了士绅大户的家奴,也就没人敢欺负他们,他们甚至可以反过来欺负其他穷人。

这就使得各地投献成风,原本属于国家的财富,都流入大户手中,而朝廷能征税的自耕农和官田佃户变少,便又使得朝廷为了赋税,进一步压榨这些自耕农和佃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周奎等人有底气阻拦清丈田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家奴和佃户大多站在他们一边。

毕竟以前官府压榨太狠,他们投献到大户门下,不仅不用交税,而且官府也不敢征他们的徭役,只需每年给主家一些孝敬就可以了。

读书人只要考上举人,生活立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原因就在这里。

不仅是亲戚朋友会带着田地来投靠,乡里人也会与他们私下签订投献协议,来逃避赋税。

各人听了周奎的话语,都是心事重重,有些担心把事情玩大,不过既然是清查周奎的田亩,由周奎挑头,各人也愿意看看事态怎么发展。

~~~~~~

次日,清晨天不亮,柳庄的村民就被动员起来。

在村里的晒谷场,挤满了本村的百姓,还有附近抽调过来的骨干。

不过,周奎也不敢和官府硬拼,而是非暴力不合作,交代百姓都不许拿兵器和农具,就是赤手空拳站在田间地头,阻拦官员清丈。

这时周府的管家,鼓动村民道:“大家都别怕,我们在自家的土地上,官兵不敢拿我们怎么样!”

勋戚赌的就是高欢不敢打百姓,裹挟着百姓来对抗官府。

“官府清丈了土地,以后大家就得给官府交税。大家想想以前的日子,再想想老爷庇护你们的日子。”管家继续煽动道:“大家别听官府说得好听,老爷让我告诉大家,官府收三成的话,大家以后给老爷两成就够了。若是官府收两成,那老爷就要一成!”

村民听后,不禁一阵欢呼。

远处,一处山头,魏藻德看向周奎,没想到铁公鸡居然会给出这样优惠的条件,他都是与佃户对半分的。

“周国丈,下血本了啊!”魏藻德感叹一句。

周奎冷哼一声,“没办法!不这样怎么能够让这些泥腿子跟着我们闹事。在说等这阵子过去,只要官府退让了,以后我们还能涨回来嘛!到时候,他们还不随我们拿捏。”

魏藻德内心不禁感叹,周国丈深谙割韭菜的套路,这时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官府的人怎么还没来?”

正说着话,一人跑过来禀报,“老爷,清丈的人来了!”

这时从济南出来的人马,似乎是怕柳庄的百姓没有准备好一般,吃过早饭,快到中午时,才来到柳庄外。

领头的官吏一看,好家伙,村子外的田埂上,人山人海,百姓把道路占据,官吏根本无法清丈。

这时,护卫的捕头遂即上前,大声呵斥道:“官府清丈土地,大家都配合配合,赶紧让开道路。”

村民们却无动于衷,无论捕头怎么劝说,一个个就是不动。

这让捕头相当恼火,忍不住怒骂:“都想造反吗?再不让开,都去吃牢饭!”

“官府还不让我们走路了!这么多人,你抓的完么?”

“我们村不欢迎你们,赶快离开这里,别耽搁我们种地!”有人躲在人群中喊道。

捕快听了大怒,“娘个劈的,谁说话,老子看见你了。”

“我们说的!”数十个声音一起回应,“你还能把我们都杀了。”

村民见官府不敢动手,一时间气焰更甚。

~~~~~

这时,在远处山头,高欢用千里镜看着柳庄的情况,一旁周延儒提议道:“大王,这些人闹来闹去,就只有煽动百姓一招,要不要按着抚州的例子,把柳庄给围了。”

高欢摇了摇头,沉声道:“他们很清楚,寡人根本不怕他们,他们只有裹挟百姓,才能让寡人有所忌惮。从情报来看,这些人为了对抗新政,也算下了血本,居然许落租子和孝敬比新政的赋税还低。”

周延儒沉声道:“他们这是吸取了江南那边的经验,官府一说田赋十税三,免除其他所有杂税,江南的百姓立刻就站在了我们一边。现在这群人提出,不管我们收多少,他们都减少一成,对百姓的诱惑力确实太大了。”

高欢看着柳庄外,起码聚集了上万百姓,有难有女,有老有少,让高欢派去的官吏,仿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

这时李武道:“大王,这些勋戚鼓动百姓逃税,他们收多少,都是净赚,但是藩府要养兵,要治理地方都需要花钱,三成赋税不可改变。现在百姓继续被他们煽动,对藩府危害极大,臣建议大王立刻将旨,将他们拿办。”

对于勋戚和大户而言,他们不用承担国防、教育、治理的责任,不用往外掏钱,只要百姓投献到门下,把本来给官府的赋税交给他们,无论多少他们都是净赚,可不管赋税流失后,对国家造成的影响。

高欢放下千里镜沉默片刻,忽然问道:“寡人问你,参与的勋戚和士绅,你都摸清楚没?”

李武迟疑一阵,还是如实道:“几个主谋已经确定,不过详细的名单暂时没有。但是大王只要抓捕周奎、魏藻德等人,就能顺藤摸瓜,其他党羽便不难查出来。”

高欢却摇了摇头,“这样难免有漏网之鱼。这次如果不能一网打尽,他们必定隐藏得更深,以后想办他们就不易了。”

周延儒闻语明白了高欢的意思,微笑道:“大王要引蛇出洞!”

高欢微微颔首,“让清丈的人撤回去,再放出消息,寡人考虑到山东民情,暂缓清丈之事,并召集山东贤达,咨询山东新政问题,请在朝在野的勋戚、士绅百姓畅所欲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