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867章兖州大捷

武布中华 第867章兖州大捷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黄昏时分,战场逐渐归于平静,逃生无望的清军和伪明军,不是战死,就是投降。

数以万计的敌军,脱下铠甲,丢弃兵器,自己搬着木材和车辆修筑营地。

在大汶口之南,方圆数十里的战场上,到处都是清军和伪明军的尸体,梁军士卒穿行其间,清理着战场。

这时,高欢站在一座山头上,目光扫视战场,被满地人尸、马尸所震惊。

在战场南部,层层叠叠的八旗、蒙古,还有战马的尸体,铺满旷野。

五六万敌军骑兵,横七竖八的躺着,兵器散落,旌旗斜插着,残阳如血,战场格外凄凉。

战场北部,清军和北明军的步军尸体,一直蔓延到大汶口两侧山脚下。

步军身上插着刀、枪,地面上躺着旌旗、盾牌,还有各种兵器,战场的情况惨不忍睹。

梁军士卒穿行在尸体之间,押走成串成串的俘虏,收缴着各种兵器,寻找着伤员。

这时,欢呼声首先从大汶口的阻击部队中响起,他们先是奔袭数百里,而后血战数日,在敌军主力和援兵的夹击下巍然不动,成功切断敌军主力北逃的路线。

阻击部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换来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将士们站在山坡上,看见自己的成果,情不自禁的喜极而泣。

战场各处,看押俘虏,清理战场的梁军各部士卒,遂即发声风起云涌的欢呼,二十多万梁军士卒,挥舞着兵器,发泄着心中的喜悦。

自甲申以来,梁军与清军数战,虽然多次取胜,但是战斗多是在梁国境内进行,每次梁国都损失惨重。

这次大战,梁军一举击溃清军和北明联军的主力,取得了自双沟之战后又一次决定性的大捷。

此战清军八旗和北明精锐都惨遭重创,梁国的战略处境瞬间好转。

这时,高欢骑马驻立高地,环视四周,听着士卒们的欢呼,心中也不禁一阵感慨,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此战之前,梁国虽强,但是如果满清、北明、顺国、西国、郑芝龙真的联合起来,五国齐心伐梁,梁国还是有亡国的危险。

此战之后,即便五国真正联合,高欢也不惧了。

这时,战场附近的一众将领打马过来,奔驰到山坡下翻身下马,高欢看着众人遂即翻身下马,亲自上前迎接。

此战二十万敌军,斩杀俘虏近八成,清军和伪明军遭受致命打击,可谓是一场大捷。

一众梁军将领面对这样的胜利,内心都无比激动,各人匆匆爬上山坡,便兴奋道:“大王,大捷啊!”

高欢爽朗大笑,扬鞭指向战场,“这都是将士们的功劳!此战过后,谁还能阻碍寡人,一统天下的步伐?”

各将听后,都是内心振奋,明白此战的意义。

这时众人站在山头,环视四周,不禁嗟叹,被清军进攻袭扰了多年,今天终于出了一口恶气,总算是解决了选在头顶的威胁。

高欢扫视众将一眼,目光忽然落在李元胤身上,遂即走上前,爽朗笑道:“李元胤,这次你部昼夜行军,成功在大汶口拦住敌军,当为此战首功。”

李元胤浑身都是乌黑了的血污,眼睛中满是血丝,身体十分疲惫,但精神依旧亢奋的抱拳,“这都是大王运筹帷幄,制定了正确的战略,臣只是执行而已,不敢居功。”

高欢拍了拍他的肩膀,“无需谦虚,要不是你率部死守,寡人岂能大破敌军。”

说着,高欢目光扫视众人,忽然问道:“孙爱卿呢?”

李元胤抱拳道:“孙督师向北追击满达海去了。”

高欢在大汶口之南,大破清军主力之时,北面赶来增援的满达海,发现情况不对,大汶口之南的清军,停止攻击梁军的背面,知道多铎已经战败,遂即仓皇率军北撤。

孙传庭见此,当即下令大军掩杀,追着敌军向济南方向进军。

高欢闻语,捋了捋胡须,沉声道:“孙传庭去追击满达海,寡人当收拢人马,向北进发,以免孙传庭孤军深入。”

虽说高欢击败清军和北明联军,敌军暂时应该无法组织像样的反击,但是满达海毕竟还有十万大军,高欢不能不防备。

这时,梁军骑兵正向西掩杀,溃逃的敌军骑兵,袁时中等将则向西,追击逃入沂蒙山区的敌军,梁军大部还在抓俘虏,清理战场,不过高欢还是让李平远率兵数万,通过大汶口,向济南方向挺进。

夜幕降临,大股梁军收拾收拾,便继续北进。

黑夜中,梁军士卒打着火炬,继续清理着战场。

此时,在层层叠叠的尸堆中,一具尸体被推开,博洛艰难的地上爬起来。

他刚跌跌撞撞的站起身来,还没走两步,便有一队梁军围上来,“这里有个活的。”

济南,内阁。

洪承畴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堂内,桌前摊开卷宗,手里拿着毛笔,墨汁滴在纸上,却没有察觉,整个人像是木雕一样,纹丝不动。

高欢声南击北,以孙传庭率部五万,突破河防后向山东腹地突进穿插,将联军主力挡在兖州地界。

高欢则亲率近二十万大军,向北急进,追击着北撤的联军主力。

现在梁军应该已经追上联军主力,双方估计已经爆发大战。

这次梁军兵力不弱于联军,而且事前经过周密的谋划和布置,以有心算无心,联军恐怕凶多吉少。

虽说满达海已经率领怀庆的十万清军,前去增援,接应联军主力,但是就怕已经来不及。

洪承畴坐在书案后,坐等消息的滋味,让他十分难受,只能希望满达海能够救出联军主力。

这样一来,凭借济南城,便可以继续梁军周旋,等待李际遇、张献忠、郑芝龙出兵后,局势还有可能朝着有利于北明的方向发展。

这时,洪承畴正失神,一名官员火急火燎的闯进来,临到门前被门槛绊了一跤,帽子调在地上也没捡,爬起来便急匆匆跑到洪承畴的身前。

“阁老,前方急报!”官员慌张道。

洪承畴回过神来,见他的神情,心中立时一凛,不过作为北明大学士,洪承畴必须保持着镇定。

洪承畴将毛笔放在砚台上,冷声道:“天塌不下来!什么事情,说吧!”

“阁老,前方揍报,豫王爷和平西王大败,满达海带兵仓惶北返!”官员却依旧急声道。

洪承畴闻语,脑海中顿时如同惊雷炸响,整个人瞬间呆立当场。

从官员的禀报来看,满达海没有接应出联军主力,自己就带兵跑了。

这让洪承畴内心狂震,难道二十万大军全完呢?

当年洪承畴领着十多万明军,救援锦州,与清军主力交战,即便战败,还在松山坚守了大半年。

整个松锦之战,从开战到结束,持续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在洪承畴看来,二十万联军主力,或许会有些损失,但肯定能回来大半人马,可是却没想到,满达海一个都没接应出来。

现在洪承畴不敢想象,联军主力覆灭的后果。

吴三桂所率十多万北明军,是北明朝廷的全部家底,一旦损失殆尽,北明朝廷可怎么办?

一瞬间,洪承畴整个人,只觉得脑壳一阵眩晕,天塌地陷了一般。

“阁老!阁老!”官员见洪承畴失神,哭丧着脸问道:“现在怎么办?济南怎么办?”

洪承畴闻语,却忽然站起身来,他脸色阴沉,不发一言,半响忽然急声道:“速派人去探查,一定要弄清楚平西王的具体情况!本阁去皇宫禀报陛下!”

说完洪承畴便往外面走,临到门口,一个不慎,被直接绊倒,整个人脸先着地,砸在坚硬的地面上。

门口的侍卫,连忙惊呼一声,将洪承畴扶起,却发现洪承畴摔得鼻血横流,门牙也摔掉两个,以后讲话,肯定漏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