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633章新政府

武布中华 第633章新政府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孙可望听了夏完淳的话语,内心感到很大的压力。

这样下去,陈留县铁定吊车尾,而他绝对不能接受这种情况出现。

在得知夏完淳的作为后,孙可望忽然理解了高欢的豪横。

梁国这种行事风格,国家想不富裕都不行。

当下,孙可望索性放下包袱,跟着农民打扮的夏完淳,深入田间地头,看看他在杞县怎么干。

夏完淳对百姓搭建土屋,整理土地,都会亲自指导。

而他带来的一群人中,有几个身穿华服,带着高帽的,尽然就是夏完淳从江南请来的商人。

第一届梁国百官大会圆满结束,会议中的内容,令商人们看到了机会。

现在江南已经饱和开发,而豫东拥有大片没被开发的土地,商人们与夏完淳是一拍即合,要把杞县建成原料产地。

孙可望看着夏完淳和百姓打成一片,又拿着图纸,给商人们介绍,这一片种什么,那一片种什么,不禁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之中。

中午,夏完淳带着商人们看完了杞县的规划,有几个商人当场表示,要追加数万两,扩大棉麻种植规模,要求杞县保证他们的原料供应。

这让孙可望傻眼了,头一次见到,不用刀抢,商人就抢着自己掏钱的。

“孙知县!我在县衙备了酒菜,招待江南商贾,你要不要也去喝一杯!”夏完淳笑道。

“不了!县里还有许多事情要办!”孙可望拱了拱手,“夏知县!这次感谢了!”

夏完淳微笑道:“同僚之间,都是应该的。而且杞县和陈留相临,到时候还有许多需要合作的地方。”

“哈哈哈~到时候一定!”孙可望大笑一阵,拱手道:“本官还有事情,下次夏知县到陈留来,我请你吃饭。”

夏完淳微笑拱手,“孙知县自便。”

当下孙可望便领着王文达往回走,路上向他了解各县的情况。

现在他的陈留县,无疑已经走到了后面。

不过孙可望聪明,夏完淳一说,跟着一看,他也就懂了,知道该怎么做。

藩府给的钱粮不够重建,要让百姓留下,首先要宣传,梁军不会让建奴再打进河南,其次是想办法让百姓挣钱,让他们觉得留下,以后生活会更好。

孙可望明白了,可是要做起来,其实很难。

毕竟,他不了解梁国的情况,也没有人脉和资源。

高欢让他与夏完淳这些人比,其实很不公平。

夏完淳是江南人士,家里是士绅大户,人脉和资源极广,而他作为降臣,单打独斗,很难拉到资源和投资。

这时孙可望一边往回走,一边对王文达道:“回县里之后,我们也要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联系几家作坊,让他们给县里提供一笔钱粮,帮着安置百姓。”

王文达道:“大老爷,夏知县是江南大族,那些商贾相信他,才会答应先给钱粮,可我们未必行。”

孙可望皱起眉头,“你不是在南京读过书么,你且走一遭,试试看。若实在不行,到时候便找夏完淳,看他能否帮忙!”

王文达点点头,“那卑职就去趟江南。”

这时孙可望又问道:“藩府在偃师,是不是有个铁厂?”

王文达点点头,“偃师确实有国营矿场、冶炼厂……”

王文达话说道一半,忽然道:“大老爷的意思是,给百姓谋个铁场的差事!”

打破了固有的思维后,两人的思想都活跃起来。

孙可望微微颔首,两人边说边聊,很快就到了河边。

这时,一百多男男女女见他们过来,纷纷站起身来,“大老爷!”

孙可望挥挥手,“大家不要害怕,也不要紧张。现在本官知道你们的顾忌,也明白了你们的想法!不过也请你们,听听本官的话语。若果觉得有道理,那么就留下来,与本县一起重建陈留。”

孙可望在河滩上坐下,招呼众多百姓道:“大家都坐!”

百姓们见此,遂即纷纷坐下,王文达也一屁股坐在孙可望身旁。

虽说孙可望是民军出身,但民军其实等级更严,他这是见夏完淳如此,才入乡随俗。

“大家想去江南,可是江南人满为患,你们过去照样没屋宅,没有土地耕种。即便你们找到工作,一个月……”孙可望问王文达道:“江南那边雇工,一个月工资多少?”

“大概一个银元!”王文达道。

“才一个银元,一年到头,不吃不喝,也买不起一亩地!”孙可望语重心长,“你们留在县里,男丁立刻就可以,领十亩地,女人可以领五亩。藩府这么好的政策,你们为什么要走呢?”

百姓们议论一阵,一名中年男人道:“大老爷,我们其实也没办法,藩府虽然分地,可是我们要自己建房子,还要开垦荒地,手里没有钱啊!这地又不能卖了换钱,也没地主可以借钱,给在多地,我们也没钱开垦和耕种啊!”

另一人道:“还有建奴会打来!”

孙可望道:“钱粮的问题,县里来给你们想办法,让你们有地方挣钱,而且工钱不比江南少。至于建奴,下次就该大王打他们了。”

孙可望好说歹说,将他们一百多人劝了回去。

回到陈留县后,孙可望不敢再迟疑,连忙让王文达去江南,以陈留县的民意,去找商人投资,而他则亲自前往偃师,去拜见国营铁厂的总理。

前不久,清军攻破虎牢关,偃师遂即失陷,铁厂遭到清军的破坏,矿场不少俘虏,趁机逃离。

现在铁厂正缺人手,孙可望便与铁厂达成协议,挑选一批青壮过来,给铁厂采矿,等铁厂发了工钱,汉子把钱送回去,家里人就能盖土房,开垦土地了。

十一月间,孙可望送走了第一批去偃师的矿工,而王文采在江南跑了一圈,四处碰壁,返回河南时,反而遇见了一个榨豆油,生产豆粕的商人自己找上门来。

在河南重建,逐渐进入正轨之时,高欢发的第一批短期国债,也终于到了对付的时候。

(求月票,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