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543章三家分楚

武布中华 第543章三家分楚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武昌对于高欢来说,确实十分重要。

湖广之地,荆州、襄阳、武昌三地,放在天下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得荆州之地,可以割据一方,春秋战国之际,楚国都于此地,成为一方霸主,后来国都被破,迁至寿春一带,自此便不行了。

襄阳的得失,则关系南北攻守之势,一般而言,襄阳若失,南方割据政权,便完全处于被动防守之态了。

武昌对于南方政权来说,比襄阳更为重要。

失去襄阳,还可以苟延残喘,失去武昌,便距离灭亡不远了。

虽说高欢现在不算是南方政权,但是湖广之地,对于高欢而言,依旧非常重要。

农乃立国之本,梁国要强大,就缺湖广这个粮仓了。

高欢沉声道:“湖广之地,寡人确实早欲图之。若得湖广,我大梁左携楚右带吴,粮食和赋税充足,国力必定大增。只是南阳、襄阳、荆州之地,在李自成手中,急切不可图之。”

高欢对于湖广,早就垂涎欲滴。

掌握货币,掌握世界,控制粮食,控制人心。

现在高欢就李自成一个盟友,广州的丁魁楚势力太弱,不值得一提。

若是与李自成翻脸,那梁国必然陷入天下势力组成的高欢包围网,而梁国扩军计划才刚刚开始进行,并没有独自挑战天下的实力。

现在梁国势力还不够强大,高欢还不想陷入群殴之中。

周延儒道:“如今李自成控制襄阳,荆州为西贼所夺。近年来天下纷争,唯蜀地得安,献贼破曾英,败秦良玉,一统全蜀,可谓兵精粮足,而今又欲跨连荆、益。若西贼得全楚之地,我大梁之西,立时多一强敌矣。因此臣以为,大王即便不能并吞全楚,也要夺取武昌之地,实现三家分楚,遏制西贼向东!”

张献忠称帝后,重用其义子孙可望,处理国中事务。

这个孙可望内政方面是一把好手,历史以云南贵州贫瘠之地,养兵二十余万,与占据天下八分的满清抗衡,而且还险些取得了胜利。

后来清廷实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税,也是源自孙可望在云贵的改革,施行的“条编半征,人丁不论上、中、下全征”的政策。

有士人作诗,“覆亩科租法最奇,畜肥兵饱士民饥。”

便是士绅说孙可望实行新法后,牲畜长膘,士卒吃饱,唯独他们这些士绅挨饿了,用诗词发泄心中的不满。

现在,西军没有满清给予的巨大压力,与孙可望在云南施行民六官四不同,西军推行的是,两年减免,然后士绅百姓十税三。

张献忠靠着楚王和蜀王藩库,以及在四川屠戮士绅地主,吃了两年大户,熬过了两年的免税期。

如今大西已经收了一年多的赋税,西国已经完成向政权的转化,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相比高欢,西军在政治上,更加偏向普通百姓,对于士绅地主的打击,比高欢还要严厉。

张献忠在统一四川后,对于前朝贵族和士绅地主毫不留情,进行了血腥的清洗。

大多数人,总是容易走向极端,容易被更加极端的政策所吸引。

相对温和的高欢,与走极端的孙可望一相比,百姓看高欢这边只是抑制豪强大族,维持经济的运转,而孙可望只接杀了地主老财,大家分田分地,然后重头再来,显然是直接杀人分钱,更加刺激。

人就怕比较。

因此高欢在政治上,很排斥和反感与他差不多的孙可望,甚至欲除之而后快,因为他会吸引走一部分认同高欢的百姓。

高欢听了周延儒的话,不禁笑道:“昔日诸葛亮隆中对,言跨连荆益,不想快让献贼实现了。”

高欢调笑一句,然后话锋一转,沉声道:“若献贼跨连荆益,实力将不容小觑。先生之言有理,李自成据襄阳,张献忠据荆州,寡人必夺武昌,来个三家分楚。只是如今藩府上未完成扩军,兼有江西吕大器未附,却不宜操之过急。”

周延儒道:“江西吕大器,实力弱小,不值一提。大王可让钱谦益、姜曰广等人,书信诏之,许以议政之位,并许落委任一些东林旧人,为江西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藩府只要都指挥使一职,吕大器必然归顺。”

高欢不禁颔首,遂即微微笑道,“就依先生之言,先派人招之,若不至,则假道伐虢,先取江西,再灭左梦庚!”

“大王英明!”周延儒立时行礼。

这时,高欢又想起一事,他从情报之中得知,左良玉死后,长沙何腾蛟蠢蠢欲动,意图驱赶左兵,在湖南自立。

“既然以书信找吕大器,不如以弘光的名义,再发道旨意给何腾蛟,委任他为湖广总督,以便配合寡人,夺取武昌、湖南之地。”高欢决定有枣没枣打一竿子。

既然手里有弘光这么张牌,便能用就用,也过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瘾。

周延儒笑道:“臣明白,臣这就让人去草拟旨意。”

高欢闻语摆摆手,“好!先生退下吧!”

周延儒遂即行礼告退,高欢则起身来到地图前,目光盯着李自成控制的南阳和襄阳,还有张献忠控制的荆州,怎么看怎么碍眼。

李自成控制的南阳和襄阳,便似老李从关中伸出一条毛腿,放在了高欢身上,让高欢十分的不舒服,可是又不好,对李自成下手。

可不拿下南阳和襄阳,河南就无法直接与湖广相连,只能从汝宁翻越大别山,或者绕道江淮,进入湖广。

今后,即便高欢占据武昌,襄阳和南阳在顺军之手,对梁国而言,也非常不方便。

这时,高欢正站在地图前琢磨,杨彦忽然进来,行礼道:“大王,陈参判前来禀报,祭祀春耕的典礼,已经准备好了,大王是亲自参与,还是委派大臣主持春耕仪式?”

高欢闻语回过神,转过身来,沉声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寡人当然亲自参与。”

(求月票,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