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471章大年三十

武布中华 第471章大年三十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21:08:56 来源:笔趣阁

临近新年,才从北京大牢里出来的汪乔年,又进了南京监狱吃牢饭。

同他一起被投入大狱的士绅,都是内心凄惨,没想到自己会在牢房中渡过新年。

多尔衮期望搅乱高欢后方,让高欢自乱阵脚,从而击败高欢,可是目标却并未实现。

一六四四年,年底。

高欢准备离开洛阳,前往虎牢关大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天平,逐渐向着梁军倾斜。

在清军困顿开封城下之际,养精蓄锐数月的梁军,开始向前线集结,兵工坊制造的兵器、衣甲,以及大量火器,补充进入军队,一场反击正在运量之中。

腊月二十五,小年,梁国公府邸。

“虽然过完年,天气就该变暖和了,不过夫君在外面,盔甲里还是要多穿一些!”

为了激励士气,高欢没打算在洛阳过年,而是准备去军中,与梁军将士一起渡过春节。

罗桂英一边亲自给高欢挑选衣物放入包袱中,一边嘱咐高欢。

高欢见她忙碌,想着不能陪她过年,心中有些愧疚,“夫人,让丫鬟收拾就行,你别忙了,过来坐会儿!”

罗桂英动作停了下,却继续收拾着,“没事儿,一会儿就好!”

高欢看着她的背影,想着自从娶了她,对于家中的事情,自己从来没怎么管,都是她在操持,眼下临近过年,自己又要离家,便道:“这次又不能陪你过年~”

“那么多将士不也没能与妻儿相聚么?”罗桂英走过来,将包袱塞进高欢手中,“我的夫君,是梁国公,顶天立地的英雄,该打跑建奴,让将士们都能回家过年!”

高欢还想温存一阵,不想这婆娘,这么英气,反而让他显得有些女儿姿态了。

“藩主!都准备好了!”这时扬彦忽然跑进来。

高欢见此提起包袱,对罗桂英道:“好!那为夫就打退建奴,再回来与夫人相聚。”

说完,高欢便跟着扬彦,离开了国公府,来到府门外。

这时,刘黑塔已经牵来战马,高欢将行李丢给扬彦,便跨上马去,回头深深望了罗桂英一眼,便一鞭挥下,领着亲卫疾驰而去。

罗桂英站在门前,望着高欢的背影,嘴中喃喃念道:“战场刀剑无眼,夫君可要小心,定要得胜归来啊!”

一旁红娘子不禁笑道:“方才不说,怎么走远了才说哩!”

……

高欢离开洛阳后,带着大批猪羊、面粉、棉衣等物资,来到虎牢关大营。

梁军将士们本来对不能回家过年,都有些怨气,看见高欢携带大批物资,来陪他们过年,一时间士气大振。

大年三十夜。

在梁军大营内,伙头军正在宰杀猪羊,高欢和将领们一起合面、擀面皮,与士卒们一起抱着饺子。

营地内士卒们坐在戏台前,看着宣教司的各种表演,不时发出一阵哄笑。

大过年的,还要打仗,为了激励士气,让将士们在军中,也能过个好年,高欢不仅一口气杀了上千头猪羊,还令宣教司请开诸多戏班、说书人来军中表演。

这时,戏台上正演绎着一部宣教司立项的戏目《钓鱼城记》。

戏曲从立项,到开唱,总计只用两个月的时间,是应高欢的要求,以及战争需要,临时下达给宣教司的任务。

故事是讲述,南宋时期,蒙古人南下,围攻钓鱼城,最终被钓鱼城军民,打死蒙古可汗的故事。

戏曲娓娓道来,向梁军将士展现了一副,可歌可泣的画面,看将士们对戏曲中的蒙古人咬牙切齿,为钓鱼城军民担心,便知道戏曲的完成度很高,是部好剧,绝非烂戏。

这时,戏曲落幕,火头营的士卒,遂即抬来煮熟的饺子。

梁军将士每人都端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再抓了把蒜,坐在戏台前。

“将士们!”高欢拿着铁皮喇叭,站在戏台上,朗声对近万将士道:“今天是大年三十,大家本该在家里过年,可是鞑子南下,不让我们与家人团聚,你们说怎么办!”

“打鞑子!”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声,在营地中响起。

高欢满意的颔首,挥舞着手臂,激情澎湃的演说,“对!鞑子不让我们过年,那我们就打鞑子,把他们赶出我们的家园。”

“打鞑子,保卫家园!”梁军士卒,纷纷挥拳回应。

高欢遂即又道:“今晚我们吃猪肉馅的饺子,可是你们不要忘了,在开封城中,我们还有数万弟兄,被鞑子围着攻打。”

“打鞑子,救开封!”梁军将士刚看了《钓鱼城记》,与开封城中的将士感同身受,又齐齐发出一阵高呼。

高欢等将士们欢呼一阵,最后大声赞叹一句,“好!吃饭!”

……

开封城。

三十夜晚,城外的清军火炮,依旧不停的轰鸣着,猛砸开封城墙。

在城池被围困两个多月后,城中粮食虽还充足,但是像虎牢关大营一样,大块吃肉,是不可能了。

此时,梁军士卒点着篝火,坐在城墙背面,啃着玉米棒子,吃着烤地瓜。

一枚炮弹,砸在城墙正面,使得墙体震动,灰尘哗啦啦的落下来,落在梁军士卒的身上。

军官们吹了吃地瓜上的灰尘,用衣服擦了擦玉米棒子,继续淡定的吃着,早已经习惯了清军的炮击。

士卒们不禁骂道:“狗鞑子,过年也打炮!”

“哈哈!因为鞑子急了!你们有没有发现,建奴的炮击,比以前稀疏了!”陈永福按着刀柄,领着一群将领,巡视过来。

“将军!”众多士卒连忙站起来行礼。

陈永福摆了摆手,“本将看建奴的火药、物资都耗得差不多了。大家在坚持坚持,用不了多久,开封就会解围!”

梁军将士听了他的话,都打起精神,坚定了守城的信心。

……

进入十二月中旬后,梁军在许州、陈州等地,开始对清军发起了小范围的反击。

高欢麾下的赤备马军,转进至许州等地,对于深入梁国腹地劫掠的清军,进行主动迎击。

这使得清军南下劫掠的骑兵难以取得成效,相反梁军在河北、山东的破坏,却没有被清军压制。

这时多尔衮不得不改变策略,派遣骑兵回援山东、河北,结束了对梁国腹地的袭扰。

这时,清军大营内。

多尔衮穿着盔甲,领着一群将领,巡视着营地。

虽说八旗兵困顿城下,但是看着各旗士卒,都围坐在篝火旁,啃着玉米棒子、吃着饼子,秩序井然,多尔衮不禁感到欣慰。

如果是别的部队,久攻城池不下,士气肯定低迷,但八旗还保存着斗志,不愧是大清的八旗勇士,不是蛮子兵可比。

这时多尔衮正欣慰颔首,忽然就听见前面传来一声吼道:“娘个劈的,天天吃地瓜,老子都快吃吐了!老子要吃肉,给老子拿肉来!”

清军在河东抢了不少地瓜、玉米,最近又在梁国,抢了一批,多尔衮留下一些做种,剩下的便当做军粮。

这东西开始吃还好,可是天天吃,便让八旗老爷受不了。

多尔衮闻声眉头往中间一挤,腮帮一鼓,脸上顿时露出怒意,向那发声的旗兵牛录走去。

那牛录三十多岁,虎背熊腰,坐在篝火旁,地上一个地瓜,摔在地上,肉瓤沾满了泥土。

在牛录面前,跪着一名枯瘦的包衣奴,正手足无措,满脸苦相,乃是曹尔玉。

“狗奴才!没听到老子说话吗?老子要吃肉!”牛录见曹尔玉不动,站起身想要打人。

这时,忽然有人从后一脚,将他踹倒在地。

牛录爬起来勃然大怒,却发现自己的属下和包衣奴,全都跪在地上。

“摄政王!”牛录这才看见多尔衮一行人,于是吓得也连忙跪地,解释道:“王爷,这狗蛮子听不懂奴才的话,奴才让他去拿点肉来吃!”

多尔衮阴沉着脸,没有理会那牛录,而是走过去捡起那个地瓜,递到那牛录面前,忽然暴怒道:“把他给本王吃了!”

牛录闻语一愣,还没意识到哪里错了,“王爷,都沾泥了,还怎么吃!”

“喂他吃!”多尔衮勃然大怒,两名白甲兵立时上前按着那牛录,将地瓜塞进他嘴里。

多尔衮环视四周,冷声喝道:“军中再有浪费粮食者,斩!”

(明天四更吧,今天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